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石門山位於曲阜城東北25公里處,原名龍門山,因山有二峰對峙,狀如石門,故名。右側的勝涵峰為全山主峰,海拔406米,有水雪洞、蟠龍洞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門月霽為勝景。山上有孔子學《易》處,子路宿於石門處,李白、杜甫燕集處等遺址。

石門公園是在1960年建立的國營大嶺山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1995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是經原林業部批准的第一個國際森林浴場。

歷史沿革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寺在勝涵峰山腰之陰,是曲阜唯一的一座寺院。宋、元時為全真觀,明景泰七年(1056年)歸僧家所有,改稱五泉寺,后依山名改為石門寺。全寺一佛殿為主體建築,前後建有二層樓閣數座,西面建有配房數十間,均為民國時建築,今寺已廢,遺址尚存。石門寺西北里許處為孔尚任隱居處,遺跡尚存。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孫。三十五歲前隱居石門,結草廬三間,名“孤雲草堂”,后受康熙賞識,步入官場。罷官后重回石門山,直至去世。石門山附近,距市區15公里處有石門書院,為曲阜舊時四大書院之一。舊為佛、道、儒三教之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遷佛、老之像於廟東北隅,在原址建大殿,獨奉至聖先師像,春秋致祭。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景觀


石門山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是一座看不透的山,壯美的自然景觀,豐厚的人文底蘊使得它“精氣神”十足,韻味獨特。
自古以來,石門山一直是著名的旅遊和佛教勝地。石門山岩石奇特,其中含珠台、照玉鏡、芙蓉岩、滾丹坡等都是以石取勝的景點,成為石門二十四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中各種樹木多達33科146種,形成了石門山獨特的“天然氧吧”。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不僅如此,石門山更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老子曾在這裡講學,孔子晚年在山中整理過《易經》,子路曾經投宿石門。李白、杜甫曾結伴遊覽石門山,並在含珠台飲酒話別。清代劇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更是對石門山情有獨鍾,達到了“即之不能離,離之不能忘”的痴迷程度,疊石結廬,兩度隱居石門山。石門山原名龍門山,也叫雲山、雲亭山。又因兩山對峙如石門,俗稱石門山。自古以來,以"奇、秀、險、幽"而聞名,是著名的旅遊和佛教勝地。山上有孔子學《易》處,子路宿於石門處,李白、杜甫燕集處等遺址。

文化活動


石門遇樽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開石門山有深厚的文化內涵。相傳秦始皇曾經到過石門山。據載,秦始皇“封泰山、禪云云”。古代祭天叫封,祭地叫禪。“雲”就是雲山,即石門山,至今仍有祭地時的黃土台。傳說,堯王也非常鍾情石門山,死後葬於黃山之前,至今仍有堯王墓遺址,當地老百姓稱為王林圈。
石門山之所以長期為著名的道觀,與老子在這裡講學有著密切的聯繫。相傳,老子曾在石門山講學,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姓李名耳,生來白首,故稱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認為“道生萬物,德養萬物”。做人要講道德,要寬容。按《史記孔子氏家》記載,孔子晚年很喜歡易經,曾經住在石門山中研讀整理易經,至今仍留有孔子學易處。清代文學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兩度隱居石門山,他有詠石門山的詩作:“山尾山頭拖翠長,吟鞭搖雨路蒼蒼。不成村舍三家住,稍有田畝半段荒。鋪地雲容如海市,遮天峰勢似邊牆。溪回嶺轉無窮志,直到門前見夕陽”。孔尚任被石門山的美麗深深地吸引住了,罷官后,又回到石門山。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李杜相遇

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春夏之交,中國文壇上的兩顆巨星———李白、杜甫在洛陽邂逅相遇了。第二年秋天,也就是公元745年深秋,二人相約到石門山拜訪好友張叔明,當時,李白45歲,杜甫34歲,二人風華正茂,一起飲酒賦詩,一同求仙訪道。“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足跡踏遍石門山。然而,好景不長,杜甫要西入長安,李白也要南下江南。面對短暫的相聚和長久的別離,李杜二人來到石門山含珠台上,飲酒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