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星星
2006年吉安尼·阿梅利奧執導電影
《消逝的星星》是由義大利、法國、瑞士、新加坡聯合製片,吉安尼·阿梅利奧執導,塞吉·卡斯特里圖、周婷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06年9月5日在義大利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工廠維修專家文森佐無意中向前來購買機器的中國代表團隱瞞了該機器曾致人死亡的真相,為了不發生事故,他隻身來到中國尋找這台機器的故事。
一個中國代表團來到義大利採購機器設備,工廠維修專家文森佐(塞吉·卡斯特里圖飾)本著職業道德,專程找到中國代表團負責人,告訴他們機器可能存在缺陷,因為過去曾經發生過嚴重的事故。當文森佐終於確認機器的毛病並且找到了解決辦法時,卻得知中國代表團早已帶著機器返回中國。文森佐不遠萬里自費帶著改進的零件來到中國上海,卻得知購買設備的工廠破產,進口設備易主的消息。於是,文森佐從上海輾轉武漢,再到重慶,坐輪船,搭卡車,在好心的中國翻譯劉華(周婷飾)的幫助下,四處找尋機器的新主人。“你好”、“謝謝”是他唯一會說的中文,像流浪漢一樣的文森佐風餐露宿一直找到內蒙古的包頭鍊鋼廠。當他面對對他的改修零件提出讚譽的中國同行,並將這個至關重要的寶貝交給對方時,如釋重負的文森佐眼神終於陰霾散盡,笑得比孩子還要天真。卻不知在工廠的車間里,不知內情的工人,隨手就將這個小小的東西扔進了垃圾堆。
消逝的星星劇照
角色 | 演員 |
文森佐 | 塞吉·卡斯特里圖 |
劉華 | 周婷 |
年輕的工人 | Angelo Costabile |
Chong | Hiu Sun Ha |
中國部長 | Catherine Sng |
特勤人員 | Enrico Vanigiani |
首席執行官 | Roberto Rossi |
上海辦公室主任 | Xu Chungqing |
特警局長 | Biao Wang |
學生 | Jian-yun Zhao |
貪婪的年輕人 | Qian-hao Huang |
巴士男孩 | Xiu-feng Luo |
奶奶 | Xian-bi Tang |
孩子 | Lin Wang |
地下室的男孩 | Yong Guo |
卡車司機 | Ping Duan |
Barbiere | Zhen-duo Li |
Impiegato acciaeria | Qing Ma |
製作人 | Marco Chimenz、Giovanni Stabilini、Riccardo Tozzi、Zaihirat Banu(聯合)、Fabio Conversi(聯合)、Therese Scherer-Kollbrunner(聯合)、Giorgio Innocenti(聯合+執行)、Mario Cotone(執行) |
原著 | Ermanno Rea《La dismissione》 |
導演 | 吉安尼·阿梅利奧 |
副導演(助理) | Sergio Basso |
編劇 | 吉安尼·阿梅利奧、烏貝托·康塔雷洛 |
攝影 | 路卡·畢格茲 |
配樂 | Franco Piersanti |
剪輯 | Simona Paggi |
視覺特效 | Massimiliano Bianchi、Pasquale Catalano、Germano Natali、Fabio Traversari |
錄音 | Davide Palmiotto、Remo Ugolinelli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文森佐
演員 塞吉·卡斯特里圖
工廠維修專家,無意中向前來購買機器的中國代表團隱瞞了該機器曾致人死亡的真相。當他意識到這可能引起下一場事故時,他親自帶著修理好的零部件來到中國。在女翻譯劉華的陪伴下,從上海到中國各地尋找這台機器。
劉華
演員周婷
來自中國的女翻譯,是一名年輕的大學生。因為好心,她對隻身來到中國卻不懂中文的文森佐提供了很多幫助。而在她的幫助下,文森佐也開始加深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逐漸放棄了自己對中國的偏見
(該片的主要劇情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參考資料來源..)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2006年9月9日 |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米摩。羅台拉基金獎 | 消逝的星星 | 獲獎 |
帕西內蒂獎-最佳男演員 | 塞吉·卡斯特里圖 | 獲獎 | ||
金獅獎 | 消逝的星星 | 入圍 | ||
2007年6月14日 | 第51屆義大利大衛獎 | 影評人獎 | 塞吉·卡斯特里圖消逝的星星 | 提名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義大利 | 2006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
義大利 | 2006年9月8日 |
加拿大 | 2006年9月14日(多倫多電影節) |
法國 | 2006年9月27日(阿訥西義大利電影節) |
西班牙 | 2006年11月4日(塞維利亞電影節) |
俄羅斯 | 2006年11月24日(莫斯科電影節) |
摩洛哥 | 2006年12月2日(馬拉喀什電影節) |
法國 | 2007年1月24日 |
德國 | 2007年2月11日(歐洲電影市場) |
俄羅斯 | 2007年4月5日(限定) |
比利時 | 2007年5月23日 |
希臘 | 2007年6月18日(DVD版) |
荷蘭 | 2007年8月9日(阿姆斯特丹) |
丹麥 | 2007年9月24日(哥本哈根電影節) |
波黑 | 2007年9月27日 |
西班牙 | 2008年1月11日 |
加拿大 | 2008年11月16日(渥太華歐洲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8年11月30日(溫哥華歐洲電影節) |
阿根廷 | 2009年8月8日(TV版) |
劇照
影片中在女主角翻譯劉華缺席使文森佐不得不獨自面對外界時的中國對話都被刻意省去了字幕翻譯。不僅男主角文森佐不得不面對語言不通的困境和尷尬,導演引領其他西方觀眾一起,體會這種面對陌生的異國文化無法理解溝通的孤獨無措。在每一個試圖被導演客觀還原的攝像鏡頭下,觀眾都可以感受文森佐的情感和混亂。無論在輪船還是卡車上的顛簸,和觀眾一起演進的,是主角文森佐的理想主義面對現實的具體展現。
導演在片中特別留出了許多關於孩子的場景戲,生動獨特,為影片平添了一種脈脈溫情。這個中國背景下的故事想要傳達的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文森佐為了保證賣出設備的安全來到中國,歷盡艱辛找尋機器主人替換零件,卻不知自己的寶貝已經變成工人身後的垃圾。自以為任務圓滿完成的文森佐,如釋重負。這個殘忍卻又喜劇的結果,由此染上了一層灰色消極的效果:真相有時候並不重要,現實世界里的許多東西都是假象,而正是這些表象往往才是被人們看到和感受的。
好在影片結尾,文森佐和重逢的翻譯劉華緊挨著坐在蒙古小站上,前方,是兩條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平行鐵軌。這個寓意深刻的結尾,多少給影片注入了一點希望和憧憬。即便觀眾不能解開所有的困境,但也應該嘗試找尋一種方式,和諧、努力地解決問題。(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