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況鍾園林的結果 展開

況鍾園林

況鍾園林

況鍾園林,位於靖安縣城東面,原為靖安縣林業科學研究所的林地,1984年開始改建為“靖安縣森林公園”,1986年元旦剪綵開園。為紀念靖安縣歷史名人、明代清官況鍾,於1995年改名“況鍾園林”。

園林景色


園林大門系宮殿式磚石結構門樓。況鍾園林總面積47.36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積38平方公里,湖泊面積1.67平方公里,建築面積0.87平方公里,園內有景點10處,亭閣8個,湖泊2個,兒童遊樂園1個,森林賓館1個,旱冰場兼露天舞池1處,電視塔1處,綠色長廊1條,大佛1尊,況鍾銅像1座。
園內有250多種珍貴和觀賞樹種,松、杉、竹林挺拔蔥蘢,垂柳、龍柏婀娜多姿,臘梅、含笑、櫻花等400多種花卉絢麗多彩,山風過處,竹浪涌動,松濤陣陣,四處芳香,叢巒密林中,畫眉、黃鶯、斑鳩、八哥叫聲悠揚動聽,好一派花香鳥語、山巒聳翠的森林景觀。在綠茵下、湖水邊,又建設了獅子仰賢、湖心賞月、雙龍噴泉、金猴跳澗、仙洞攬勝、竹林留夢、龍潭觀魚、踏雪尋梅、松林聽鶴、葉底藏春10個景點。
況鍾園林
況鍾園林
園內石級起伏,小徑曲折,既有森林公園的野趣,又有江南園林的韻味。況鍾墓在此重建,又豐富了人文內容,因此況鍾園林是靖安城郊一處美好的休憩娛樂場所,是寓教於游的理想課堂,是三爪侖風景名勝區的一個富有特色的景區。

主要景點


況鍾雕像

入況鍾園林大門,迎面可見一尊高5米,佔地面積2.2平方米的況鍾銅像巍然屹立,銅像凈高3米,其座高2米,用銅2.2噸。所塑的況鍾像儀錶威嚴、和藹,是培養人們公僕意識,廉政自律的一面明鏡。
況鍾一生為官清政廉明,除暴安民,為我國古代三大青天(包青天、海青天、況青天)之一,他的生平事迹是教育後代子孫的重要教材。銅像由宜春地區行署林業局捐資20萬元,江西銅廠塑造,靖安縣人民政府主辦而成。

況鍾墓

明朝清官況青天的陵墓,位於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的神仙山萬家尾。
1383年始建的況鍾墓分三級,前為停轎坪,中有蜂場和八字道口墓,後有墓誌銘。
1966年8月“破四舊”時被毀。
1983年為紀念況鍾誕生600周年,靖安縣人民政府在縣城森林公園內重修況鍾墓,重修的況鍾墓位於況鍾園林園門左側松林中,墓基高1米,陵基周長10米,墓室面積12平方米,墓室深2米,懸棺高1米,佔地200平方米。
墓仍分三級:
一級為八字式墓碑三塊,高低錯落的花崗石柱相連,碑面鐫刻“明敕中議大夫蘇州知府擢升按察使司署知府事況鍾之墓”;
二級為橢圓形墓,高1米,用花崗石砌成;
三級為墓誌銘3塊,高2米,由石蓋頂、波形石條、石點組合。
況鍾墓、清風亭、況鍾銅像是況鍾園林的主題內容,況鍾墓的重建,更豐富了況鍾園林的觀賞學習內容。

清風亭

靖安是明代清官況鐘的家鄉。況鍾居官廉政,被蘇州百姓譽為況青天,為了紀念況鍾誕辰六百周年,
1983年12月12日,靖安縣人民政府在森林公園內重建了況鍾墓,
1985年在墓邊修建一亭,名“清風亭”,以頌揚況鍾兩袖清風的高貴品質。
清風亭位於況鍾墓後山頂上,高3米,六角六柱翹檐,石結構。亭內刻有況鍾畫相、《清風亭序》以及況鍾所作的《餞別詩》四首,亭名即取自其中的“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亭柱上寫有讚揚況鐘的對聯:“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遊人於亭中小憩,領略況鐘的清正廉明和高風亮節,頓感陣陣清風徐來。

革命烈士公墓

在況鍾園林烈士塔背面不遠處,有一座烈士墓,呈長方形,墓基高1m 多,長約20m ,寬約5m。四周青松翠竹環繞。
靖安縣是革命老區,1926年就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靖安小組。在黨組織領導下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靖安人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艱苦卓越的鬥爭,許多同志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丹心照月,氣貫長空,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後人,1983年靖安縣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建墓,告慰英靈。

烈士紀念塔

位於況鍾園林園門北側山頂的綠樹叢中,塔高13.8米,底邊長5米,石質方柱狀轎頂,正面書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雄渾有力的大字,碑座四周嵌有青石板,石板上鐫刻著70位烈士的英名和簡歷。
紀念碑聳立在舒味三烈士當年就義的地方。
舒味三,1895年生於靖安縣城葉家塘邊,曾任《正義日報》編輯,
1927年受黨組織派遣回鄉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被害於此。
1985年在此建烈士紀念塔,緬懷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