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天蒜的結果 展開

天蒜

藥物

天韭,中藥名。為百合科蔥屬植物玉簪葉韭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Mzt.的全草。植物玉簪葉韭,分佈於陝西、湖北、四川等地。具有散瘀止痛,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外瘡腫痛,衄血漆瘡

物種簡介


別名

天蒜、鹿耳韭陝西中草藥》,玉簪葉、茗蔥《新華本草綱要》,岩蒜(湖北)。

主要價值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肺經。
功效
散瘀止痛,止血,解毒。
主治
外瘡種痛,衄血,漆瘡。
配伍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天韭)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採收,鮮用。
論述
《陝西中草藥》:“散瘀鎮痛,祛風,止血。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衄血,漆瘡。”

形態特徵


鱗莖單生,狹卵狀圓柱形,粗0.5-1.5厘米;鱗莖外皮黃褐色或黑褐色,有時帶紅色,紙質,條裂,有時近纖維狀,在標本上常因外皮脫落而僅余灰白色的膜質內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比花葶短或近等長,寬0.5-1.5(-2.3)厘米,先端漸尖,鈍頭。花葶圓柱狀,高(15-)30-50厘米,中部以下被葉鞘,稀僅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具長喙,有時喙長可達7厘米,宿存或早落;傘形花序多花,鬆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果期更長,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花被片常具綠色中脈,長3-5毫米,寬1.5-2.5毫米,內輪的卵狀矩圓形,先端平截或鈍圓,外輪的卵形,舟狀,稍短;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片,齒片高1.5-2.5毫米,頂端具2至數枚不規則的小齒,外輪的錐形;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疏林下。分佈於陝西、湖北、四川等地。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山西、河南(西部)、陝西(南部)和四川(北部和東部)。生於海拔1400-2000米的陰濕山坡、溝邊或林下。鱗莖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