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橋村

義橋村

義橋村一名崎橋,片村。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城庵埠西北20.4千米,鳳塘鎮政府駐地西南5.3千米,三利溪在村西南,對岸與揭東縣玉窖鎮相望,屬鳳塘鎮。主要種植咖啡、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31畝,荒山荒地10119畝。有金礦、銅礦等資源。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齊全。

村情概況


義橋村一名崎橋,片村。含義南、義北2個自然村。人口1293人,明初創鄉,有蘆、刑、歐、林、張等姓,因村中有一溪相隔,把村分成兩部分,由石橋相連交通,雜姓聚居,取“仁義相處”之意,得名義橋,村以橋名。聚落呈塊狀分佈,建築為貝灰磚木結構平房,有耕地416畝,農業種植水稻、甘薯。兼種瓜菜、柑桔,“義橋蓮藕”是當地特產,以其質楹,味香可口,藉粉多,可作清涼劑,聞名遠近,村有機磚廠、修配站、廢品收購站和水上運輸等,有小學一所,有鎮道從村東經過。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184畝(其中:田1726畝,地3458畝),人均耕地3畝,主要種植甘蔗、烤煙、木薯、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5095.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5畝,主要種植咖啡、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31畝,荒山荒地10119畝。有金礦、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村轄內無路燈。全村有333戶通自來水,有9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7%、20%)。有43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1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運輸車6輛,拖拉機29輛,摩托車16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93畝,有效灌溉率為34.91%。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1戶;建有小水窖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9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在其他結構房屋。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5萬元,佔總收入的57%;畜牧業收入115萬元,佔總收入的1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50頭,肉牛23頭,肉羊725頭);漁業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0.37%;林業收入35萬元,佔總收入的4.4%;第二、三產業收入174萬元,佔總收入的22%;工資性收入8萬元,佔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2801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烤煙、木薯、糧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人,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2戶,共鄉村人口1730人,其中男性954人,女性776人。其中農業人口1696人,勞動力107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族、傈僳族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05人,傈僳族64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0.1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96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08人, 占人口總數的17.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室面積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7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全村人畜混居的農戶266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85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235人,距離中學1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9人,其中小學生173人,中學生56人。
全村建有圖書室1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4人,少數民族黨員4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7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木城鄉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2006年被木城鄉人民政府評為鄉級文明單位。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埡口、小寨、老廠、新寨、鄭家寨、包包寨、打電窪、上弓背山、下弓背等9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