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臨水宮

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田臨水宮,又稱臨水順懿廟,始建於唐貞元八年(792年),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洋中村,總佔地面積8003.13平方米。

臨水宮是宋代淳祐間(1241年-1252年)朝廷封號的祀典宮廟,為供奉臨水夫人信仰的祖廟。整個建築群分為臨水宮主廟祭祀建築群、宮外祭祀建築群和服務區建築三部分。呈座東北朝西南方向。正殿中軸線北偏東25度。組群建築包括儀門、主殿、配殿、偏殿建築。

2013年3月,古田臨水宮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陸上媽祖”陳靖姑之祖殿-古田臨水宮
--------------------------------------------------------------------------------
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距縣城39公里。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緻的仿唐代宮殿
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佈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田臨水宮
古田臨水宮
臨水宮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內外公認的“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宮殿。據史料記載,陳靖姑(公元767-792),生於福州下渡,其夫劉杞系古田人氏。相傳陳靖姑曾赴閭山學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年方二十四就毅然施法祈雨抗旱,為民除害而殞身於古田大橋臨水。死後英 靈得道,成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女神。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歷代帝王加封敕賜,五代閩王賜予三十六婆官,樹碑紀念;南宋淳佑年間,理宗帝追賜為“慈靖夫人”,賜額“順懿”;清乾隆帝封賜其為“太后”。歷代帝王封賜,歷代重修,使臨水宮成為一座巍峨壯觀,瑰麗絕倫的宮殿。陳靖姑信徒數以萬計,主要分佈在閩浙、台灣和東南亞國家地區,近年來,來到古田臨水宮的朝聖者和旅遊者絡繹不絕。
歷史上曾稱順懿廟、龍源廟、龍川廟,奉祀“順天聖母”陳靖姑,為海內外順懿(臨水宮)祖廟。臨水宮依山而建,紅牆綠瓦,參差錯落,是一座風格別緻的唐代宮殿建築,宮門頂上嵌掛著南宋朝理宗皇帝御賜“順懿廟”匾額,全宮有前、后、左、右四個分殿。前殿臨南牆設兩重儀門,越數級台階達大院。院內有古戲台、鐘鼓樓、拜亭和正廳,以精雕細刻的廊柱斗拱、雕樑畫棟形成大小藻井。正廳中間供奉著相傳以陳靖姑真身塑造的神像,泥金彩塑,神采奕奕。身旁左右供奉著與古田毗鄰的羅源縣女神林九娘和連江縣女神李三娘。相傳三位異姓女神情同手足,共同斬妖除惡,造福百姓,深得民心。正殿神龕下,體態魁梧的文臣武將分列兩旁,另有四尊類似金剛的守護神兩兩相對,神態威武。整個正殿氣象仿若皇宮,又寓在於諧,沐浴在陳靖姑神像慈祥的目光中。

建築結構


臨水宮依山建築,紅牆綠瓦,參差錯落,氣勢恢宏;與周圍層巒疊嶂遙相映照,更加雄偉壯觀。全宮佔地 2000多平方米,土木結構。正門嵌有“敕賜臨水宮”匾額,山牆上有雙龍戲珠,虎子嘗泉等浮雕。宮內分前後左右四分殿:前殿南牆設兩重儀門,越數級台階達大院,院內存有古戲台、鐘鼓樓、拜亭和正廳,以精雕細刻的廊柱、雕梁、畫棟、斗拱扶搖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廳中間供奉著相傳以陳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塑有三十六婆官像;後殿由陳母葛夫人殿、梳妝樓、三清宮組成。臨水宮周圍還散存著與陳靖姑身世相關的百花橋、梳妝橋、順天府宮、夫人潭等10多處遺跡,是人們探幽訪古,遊覽觀光的勝地。近年來,許多美、英、法、荷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港、澳、台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及國內學者、專家、遊客紛紛到臨水宮考察旅遊。
建在山坡上的臨水宮,飛檐翹角,重重疊疊,就象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宮。宮門頂上嵌掛著的是南宋理宗皇帝御賜的"順懿廟"匾額。臨水宮佔地3000多平方米。全宮設有前、后、左、右四個分殿。前殿有兩重儀門,前殿大院內有古戲台、鐘鼓樓、拜亭和正殿。走進前殿,古代輝煌的藝術令人眼花繚亂。正殿是木構架式與抬梁結構,兩邊的鐘鼓樓,是雙層閣樓,雕樑畫棟,精美絕倫。正殿有一幅對聯:我本無私,畢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媚,當思惟德是馨。正殿的神龕下,體態魁梧的文臣武將分列兩旁,另有四尊類似金剛的守護神兩兩相對,神態威武。整個正殿顯得格外莊嚴肅穆。臨水宮的主持黃光輝介紹說,臨水宮始建於唐貞元八年,經過歷代重修擴建,到現在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當時最初是農民為了紀念陳靖姑娘娘建了一個小廟,後來威望大了,皇帝知道了又封她臨水宮。陳靖姑娘娘的廟在唐朝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廟,經過歷代皇帝一直加封給我們順天聖母,臨水夫人,一代一代把她封得越來越大,廟宇慢慢的擴建。最後一次就是光緒年間,皇帝封我們順天聖母皇太后的時候,把這個廟宇蓋大了。道光皇帝封我們陳靖姑娘娘為皇太后,所以我們臨水宮的建造都是按皇宮的建造,左右排六部神像,下面古戲台,旁邊文武百官。

特產


古田臨水宮
古田臨水宮
臨水宮所在地大橋鎮是閩東著名僑鄉,位居景色秀麗的古田翠屏湖畔,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柿丸、柰干、銀耳、香菇、竹蓀等名優特產品聞名於世,暢銷海內外。
修葺一新的臨水宮,興建了賓客大樓等旅遊設施,名宮勝地正以秀麗的新姿,優質的服務,喜迎四方嘉賓前來旅遊、觀光、考察。

景觀


千年古戲台
千年古戲台
在臨水宮中,與陳靖姑神像咫尺相對的古戲台十分引人注目。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台高2.07米,寬6.42米,長6.12米。台的三面圍有矮欄,欄下環飾戲曲故事的浮雕;“文化大革命”期間,該戲台遭到破壞,80年代后已漸次修復。這座戲台飛檐翹角,木雕精美,流光溢彩,風格獨特,專家認為可與清朝慈禧太後宮中的古戲台媲美,並被列入《中國戲劇志》精品戲台名錄。臨水宮道長黃光輝介紹說:"這個古戲台北京故宮有個,瀋陽有一個,我們古田臨水宮有一個,因為當時沒有皇帝封的不能建這樣皇宮建築的戲台,這個戲台已經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了。每一個石柱都雕刻的很精美,象上面雕龍畫壁都是雕刻的精華。"
幾經滄桑,久歷風雨,這座古戲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台上前後楹各有朱底黑字油漆的:"天下事渺茫如此,古今人大概相同。"凝神相望,頓覺古戲台彷彿就是一個時光老人,看人間花開花落,任天上雲捲雲舒,但不變的仍是平常心,自然情。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不求名垂千古,這也許是優美的陳靖姑傳說留給世人一個永遠的啟迪。

歷史大事記


唐貞元八年(公元792),邑人建廟古田臨水祀陳靖姑,其神跡遂流傳八閩;
南宋淳祐間(公元1241—1252),時任福州知州徐清叟以陳靖姑救產靈跡奏請於朝,朝廷敕封陳靖姑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並賜“順懿”,臨水宮大規模的修建始於此;
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掌管天下道教事務的玄教院道官玄教大宗師吳全節,派弟子王既明“往主夫閩臨水廟神之祠”。古田臨水順懿廟首次由國家道教機構派道官駐宮任主持;
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臨水宮整修竣工,景象壯麗巍峨,為後來的臨水宮宏大規模奠定了基礎;
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臨水宮大規模修葺,現臨水宮儀門前兩側所遺,駐緣道士陳福海倡捐抱鼓石一對置於儀門前;
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福州名士王應山著《閩都記》,在記載羅源縣黃重下里西洋嶺順懿廟之臨水陳夫人時,稱“事具古田祖廟”。此為福州文獻首次記載臨水宮為陳靖姑祖廟;
清雍正七年(1740),加封陳靖姑為“天仙聖母”;
民國三十三年(1944),林耀華先生在美國發表名著《金翼——一部家族的編年史》。該書多次出現對古田民俗與臨水夫人信仰的描述。其後,該書以《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為名在英國出版;
1991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古田臨水宮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6月,古田臨水宮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推薦申報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6月,國務院頒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田縣“陳靖姑信俗”列入名錄中。(文件:國發【2008】19號,序號:992,編號:X—85)
2009年10月,古田臨水宮祖廟陳靖姑金身巡遊台灣,先後在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的15座宮廟或行宮開展巡遊和祈祥法會,繞島行程4000多公里,受到百萬信眾的虔誠朝拜;
2013年3月,古田臨水宮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代初創

臨水夫人陳靖姑生卒的年代,大多數學者一般都認可為唐大曆二年(767年)至貞元六年(790年)間。從元人張以寧《臨水順懿廟記》所述此廟“肇基於唐”來看,大概陳靖姑卒后不久即受鄉人的香火祀奉而講的。
比較早的記載陳靖姑早期靈異事象及歿后被立祠祀的是元代無名氏的《楓涇雜錄》。據該書稱:
唐大曆中,閩古田縣有陳氏女者,生而穎異,能先事言,有無輒驗。嬉戲每剪鳶蝶之類,噗之以水,即飛舞上下。嚙木為尺許牛馬,呼呵以令其行止,一如其令。
飲食遇喜,升斗輒盡。或辟穀數日,自若也。人咸異之。父母亦不能禁。未字而歿,附童子言事,鄉人以水旱禍福叩之,言無不驗。遂立廟祀焉。宋封順懿夫人,代多靈跡。今八閩人多祀之者。
其靈異之事,與其生前為巫有關,而從“未字而歿,附童子言事,鄉人以水旱禍福叩之,言無不驗”來看,其最早的供奉是在巫壇。而不久以後影響巨大,受到鄉人的關注,於是便有“遂立廟祀焉”之舉。
這大概是唐中後期以來,陳靖姑受到鄉祠祀廟供奉的真實情況,其年代應在唐貞元八年(792年)或相近一段時間。此為陳靖姑信仰宮廟的初創期。

宋元鼎革

宋代革新
自中唐貞元至南宋約450年間,臨水夫人信仰一直在民間傳播。而據史書記載,至南宋淳祐初(1241年-1245年),由於時任福州知州的徐清叟將陳靖姑的神跡傳說報請於朝,於是才有來自皇朝的賜封,臨水宮之最大規模的鼎建當在此一時期。此廟賜建事,除宋代縣令晉江進士洪天錫曾有碑記其事外(碑已佚),其後元無名氏《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元張以寧《臨水順懿廟記》詳載其事。嗣後,明天順五年(1461年)李賢《大明一統志》、弘治三年(1490年)黃仲昭《八閩通志》、正德十五年(1520年)葉溥等修《福州府志》、嘉靖二十年(1540年)范嵩等修《建寧府志》、萬曆九年(1581年)王應山修《閩大記》、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劉曰暘等修《古田縣誌》等府縣誌書亦多詳載其事。因宋代文獻之缺,無法詳悉敕賜“順懿”時的建宮情況及其規模,但可想象其受封賜額后大興土木之勢在必然。

元代興修

元朝,是蒙古族以金戈鐵馬征服宋朝而建立的王朝,其對中華文化曾有毀滅性的破壞,但是在宗教活動方面卻具有一定的寬容性。為了統治的需要,其利用道教正一派之“玄教”,加強全國的宮廟管理,甚至“遍禮名山大川,屢增祠官之秩,以敬鬼神,輔政教。”古田臨水宮由於其在閩浙贛地區的影響,受到元皇朝的關注。因此,於元延祐二年(1315年)由掌管天下道教的玄教大宗師派雲錦(即龍虎山)道士到古田任道官,以“主夫閩臨水神之祠”。
元代,臨水宮在宋建基礎上又一次進行更大規模的興建,元張以寧《順懿廟記》記述了宮廟修建的全過程,其中一段說到修建后的宮廟規模時稱:
新作香亭外內者二六,神祠、生成宮各一。重修儀門、前殿,后寢、梳妝之樓,下馬、飲福之享。像設繪飾、丹漆,圬塓之工,咸極精緻。前甃石垣,以翼龍首,后浚水渠,以殺潦勢。又辟生祠,以報承務公之德。經始於丁亥,迄戊子春落成。壯麗輝煥,怵心駭目。邑之耆老,敬祭聳觀,以為有廟以來,未觀斯盛。
從張以寧的記文中,知元代重修之頗多周折。
元統元年(1333年),有浙東宣慰使都元帥李實(字允中)來謁廟,並倡議擴建廟宇,但未成議。而至正七年(1347年),邑人陳遂於福州府任官時,亦曾感慨神之威靈,向朝廷報告臨水宮神跡,申請加封,請以重建。雖江浙省臣同意上請,但一直未見批複。其時任光澤縣典史的陳遂,正回鄉居家,於是致力廟宮倡修,率同仁共同承擔籌建事宜,由於時任古田典史的魏、薛二君的配合,以及拆巨資財,感動了信眾,受其鼓舞,遠近信眾紛紛樂捐和投力,使臨水宮之整修擴建很快完成。
本次重建除了內外香亭數個外,計有神祠、生成宮各一;重修儀門、前殿,后寢殿、梳妝樓,及下馬、飲福亭,並且進行了塑像、彩繪以及宮廟之丹漆粉飾等配套工程建設,使神宮壯麗輝煌,精彩眩目。其始修時為元至正七年(1347年),於次年至正八年(1348年)春天竣工落成。此為臨水宮最大規模的一次擴修。明清以來雖多次修茸,亦未完全改變其規模格局。廟之正殿、殿後之梳妝樓、生成宮,其形制依然未變。當時在人口尚稀、經濟不發達的山鄉來說可謂無比壯觀。難怪當時之耆老們大加讚歎其“為有廟以來,未觀斯盛”時張以寧樂見其成,故“勃然奮興”,有感而發,受眾人之請,於元至正九年(1349年)正月為之撰文以志其事。

明代修葺

明代,臨水宮基本保持宋元宮廟格局,從各方面文獻看,僅局部修建,無大修跡象。有明一代,史志文獻對於臨水宮修繕少有記載,故其宮廟變革不得其詳。但從相關文獻中可見臨水宮附屬結構及設施的增設情況。
修建儀門
在臨水宮大門外之門樓(儀門)外,左右有對抱鼓石,其鼓面一側各有銘文,從其抱鼓石與銘文看,如其左門石鼓題刻銘文所載:“大明成化甲辰,住緣道陳福海砒(妣)造門逑(球)一完,伏願各人子孫昌盛、門庭清吉平安者”字樣,隱約揭示儀門於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所建。
銘文中除書明“住緣道”(即住廟道士)造門球一對外,其他參與者還有古田縣仁壽坊信女林寧姑,四十六都檀越賴佛、賴璟、賴富、賴寧,信士陳長林、陳祖居、陳瑲、陳玹、陳璣、鄭廷溪、鄭成、鄭弼、張成、張瑤、張宣、張仲、張端,四十四都信士陳道泳、彭祖,三十八都吳宗顯、游宗進等舍銀獻米以襄助。此外,外縣還有南平縣余東里張墩境清水坊信士陳糞,保福里上庄坊陳道生、陳林森、陳宗建,象湖坊陳政、陳廣、陳公玉,仙橋里衢亨境溪西坊王允吉、王允淵、王仕堅、王應禮,沙縣八都劉坑坊勸緣謝法傳、信士魏宗海、媿元慶、信女鄧明娘等。說明明成化二十年臨水宮有修建儀門等處之舉,所捐之錢顯然是為了造門樓工程,不會只造一對抱鼓石而興師動眾。
建造梳妝橋、百花橋
為了使臨水宮成為臨水夫人信仰完美的聖地,當地官員和民眾在臨水溪流域早就有一種將臨水聖地完善化的宏圖,故在明代即有與臨水宮境區相應的建築設施。據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古田縣誌》記載:
梳妝橋在大橋鎮南往臨水宮的路上,百花橋是臨水宮南往福州方向約300米處,兩橋均為陳靖姑信仰傳說最重要的發生地。梳妝橋是傳說中林九娘收長坑鬼的地方,百花橋則是陳靖姑信眾祈子及過關度厄的地方。兩橋在民間傳說中具有很神聖的地位,一前一後,與臨水宮形成一個具有神聖性的聖地空間整體。
臨水宮之設厲壇
臨水宮外部設施有一所厲壇,此為明代奉諭建造的全國秩祀場所。據明萬曆《古田縣誌》載:
壇壝:各里鄉厲壇,洪武二十四年,頒諭每里,約百戶內立壇一所,祭無祀鬼。
壇制:南向,四方各一丈,高二尺,壇下前一丈五尺,東西各一丈,北六尺。每歲三祭,亦同縣期。祭出該年裡甲隨俗致辦品物。儀頗與邑厲壇同。……四十六都壇在臨水宮前。
鄉厲壇本建於鄉里之中心區域,其時選擇建於臨水宮前,顯見臨水宮在四十六都(臨水溪流域十個村子)的突出地位。臨水宮與八聞及浙南地區宮廟的祈祥納福的宗旨及氛圍雖不盡合,但因朝廷諭旨之設,以及宮廟醮儀有賑濟度孤之科儀,清乾隆《古田縣誌》仍沿舊制,有厲壇之記載。

清代修建

清代中葉前的宮廟修建情況,宮廟文獻以及碑石破壞,已無從考證。據殘餘之碑文及志書記載的修建情況均為清中葉後期。
嘉、道朝修繕
嘉慶九年捐款
臨水宮尚存清嘉慶九年(1804年)樂捐碑一通,由緣首陳景賢、陳開光、張元半立。其中樂捐者47人,樂捐總數一百三拾四千八百文。此碑文雖未說明此款作何使用,但顯然不是無故之舉,應是宮廟修建之用。
道光重塑金身
臨水宮中尚存清道光《臨水宮重修碑》,其年代為“道光廿四年八月”,碑名稱“重修順懿元君金身寶像善信題捐碑石”,題捐者由知縣趙人同及邑中稟生、生員、外地信眾等上流社會人士共10人,由“本都溪沙村貢生林煥章監修勒石”。雖然,重塑順懿元君寶像是個小工程,但不會僅塑幾尊神像,應有相應的修繕、彩繪等工程同時舉行。
光緒遭火之大修
清光緒元年(1875年)臨水宮遭受火災,廟中古迹損毀,於翌年動工重修。據民國縣誌載:
清光緒元年,廟火。二年,城鄉董事募緣重修,規模宏敞,視昔有加。
由於過火面積大,翌年臨水宮按照舊貌修建,且比舊廟更為壯麗。其中部分建築及設施,在清光緒二年(1876年)完成,如大殿、戲台、梳妝樓等。
而有些結構則於稍後幾年中完善之。如大殿前之拜亭,大約建成於光緒七年(1881年)間,其中一個對聯為邑中進士曾光斗所撰書,其聯曰
劍角鎮山靈,護國佑民,金闕綸音崇祀典;
宮牆新聖跡,伏魔保赤,玉田香火達神京。
其落款時間為“光緒歲次辛巳首夏穀旦”,即清光緒七年(1881年)。可見此拜亭於臨水宮峻工后5年完成。其次如太保殿之三幅楹聯聯均為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情況分析,可知臨水宮修建的時間延宕至光緒十二年(1886年)才結束,時間長達10年之久。由於社會各階層的關注,臨水宮仿宮廷建築的設計,並根據地理條件進行構建,使之成為獨具匠心和別具格的宮廟建築風貌,一直受到世人的讚賞,成為中國宮廟建築的獨特式樣而保存至今。
據民國縣誌記載,臨水梳妝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七月圮於水,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百花橋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圮於水,後由邑令張廣珽重修。

當代修繕

民國三十多年間,臨水宮廟貌無大變化,社區十三境“夫人會”維續祖廟請香接火活動如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反封建迷信運動”,宮廟大型活動停止。1958年後,臨水宮被改作煉鐵廠辦公室,復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革”之浩劫,雖有少數宮廟文物被信眾冒險藏,但多數廟中可移動古文物遭毀,千年古廟建築結構所幸得以保存。1980年後,民俗活動得以恢復,臨水宮的修繕亦隨之逐步展開。至於臨水宮有規劃、大規模的修繒與擴建,則是2001年古田臨水宮管委會成立之後。
恢復與維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當地村民發起整修臨水宮,在當地政府及文化、宗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經三年時間修繕,於1984年祖廟重現原貌,並開始恢復和接納海內外謁祖和請香接火之信眾。
廟外梳妝橋為平樑木橋,抗日戰爭時已拆,50年代修公路時改建為石拱橋。百花橋年久失修,行將倒塌,1982年由中村群眾倡議拆橋修水泥拱橋,由政府撥款補助、群眾樂捐,改建為石拱橋,橋面恢復廊橋結構。
臨水宮的拓建
2001-2003年,古田臨水宮管理委員會按照《古田臨水宮景區總體規劃》,先後搬遷了國家糧食倉庫,拓展土地2000多平方米,完成香客樓、圍牆、石欄桿、內外牆刷新、觀音閣、十二姐妹殿等項目建設。2002年8月,完成臨水宮內所有神像的彩繪貼金與燈光照明系統工程。2003年完成高壓消防池的建設,布置了消防管網及其整個消防系統建設。當年6月,《順懿廟記》與《重修臨水宮記》石碑鐫刻完成,立於大門口宮道兩旁。以上建設項目接收海內外樂捐及古田縣政府投資,共計300萬元。此後廟外興建附屬建設項目還有:
2004年6月,文昌閣竣工。2005年1月,憩園竣工,內立臨水夫人斬白蛇塑像。
2007年3月,臨水夫人石雕神像與敬香台工程竣工。以“護婦保赤”為標誌的臨水夫人塑像高96米(包括基座),重達43噸。9月,作為臨水宮後殿的葛太夫人殿整修工程竣工。2008年10月,臨水宮梳妝樓完成傢具裝飾擺設,建成大型停車場13000平方米;11月,臨水宮篆壇建造動工,2009年8月完工。

主要建築


綜述
臨水宮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宮始建於唐貞元八年(792),歷代改、擴建,現存主體建築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火災后重修。
臨水宮是一組群式建築,其規模宏大,總佔地面積8003.13平方米,主體建築依山勢層層高起,附屬建築由兩翼次第展開。大門位於正殿東南方,門壙牌樓式,正上方豎列“敕賜臨水宮”五個陰刻鎦金楷書大字;大門之內,拾級而上,經一道磚砌的拱門,進入主殿。主殿面寬19.76米(含牆體),總進深47.25米,面積1054.57平方米,紅牆黑瓦,挑檐翹角是地方宮廟風格的完美體現。中軸線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戲台、拜亭、正殿、後殿,戲台兩側建二層的廂房,拜亭二側分立鍾、鼓樓;主殿東側有太保殿、西側有婆奶殿,後殿東側則排列梳妝樓、三清殿等建築。

戲台

臨水宮的戲台位於正殿的正前方,正面面闊一間,4.2米,進深三間四柱,7.91米,單檐歇山頂。前台立四柱,上覆八角形藻井;柱子四面向外懸挑,上加卷棚軒,下飾掛板、牛腿,形成三面通透的表演空間。戲台四面出檐3米,老角梁之上加支戧柱,檐口起翹達2.66米,使整個戲台的屋面曲線呈現出極度誇張的伸向天際的表現力。臨水宮古戲台作為福建地方戲台的傑出代表,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特點,被載入《中國戲曲志·福建卷》。

拜亭

戲台之後為拜亭,重檐歇山頂。單間,四柱,面闊5.76米,進深3.43米,上覆八角形藻井天花天花之上,立柱位置內移,並向前、左、右三面各出四跳斗拱,外側加45度如意拱,拱下加各式泥塑,形成極其繁複而有強烈藝術表現力的屋面建築意象。

鐘鼓樓

拜亭兩側,左為鐘樓,祀虎將軍,右為鼓樓,祀馬將軍。鍾、鼓二樓形制相同,面闊一間,2.60米,進深二間,2.57米,重檐歇山頂,上下三層,樓梯設在進深之第二間內。樓底層祀神,二層周有迴廊,內置鍾、鼓:三層為草架,結構與拜亭相似。

正殿

拜亭之後為正殿,是臨水宮的核心建築。正殿面闊五間、19.76米(含牆體),進深六間,15.4米(含后牆),單檐二坡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明間寬5.72米,次間寬4.74米,二側的梢間較窄,僅1.46米,用來放置神像,梢間外側無柱,檁條直接擱在山牆之上。正殿前二間為廊,進深分別為2.32、1.32米,頂部做成二個軒頂的形式:第三、四間抬梁減柱,上覆八角藻井天花,進深分別為2.44、2.40米;第五間上覆平板天花,進深4.43米;第六間進深(至牆)2.53米,
當心間設為臨水宮正神龕,臨水夫人神像居神龕正中位置,林夫人、李夫人神像居左右。神龕上方為數層斜面向上的浮雕大楣,神龕裝飾以金箔貼附,神龕的裝飾手法浮雕透雕並用。神龕上方的木雕藝術裝飾,因受香火熏烤,已呈現赭黑色,給人以歷史滄桑感。
神龕前有一大型石供案桌,長4米,寬0.9米,高1.5米,石桌外側刻有“大德曰生”的楷書字樣,桌上放置宮中鐵質古香爐和大型燭台。第二張石供桌長4.6米、寬0.85米、高2.03米,上置銅香爐和銅燭台三副,該桌於清光緒年間製作。在此桌兩旁各擺放一張木案桌,供道士設壇念經、擺放法器、舉行科儀及信眾擺放供品之用。
二梢間做成上行的台階,通往後殿。

後殿

葛夫人殿,為臨水宮正殿之後配殿,亦為臨水夫人的家神殿,後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穿斗式構架。該殿沿主殿後兩側邊梢間上行台階10餘級直達後殿。後殿比主殿略高5至7米,中間用一堵牆相隔,後殿面闊五間、寬為19.76米,進深二間、約1.5米,面積29.6平方米。後殿神龕主祀陳臨水夫人之母葛太夫人,亦稱葛媽殿。
後殿神龕主祀臨水夫人之母葛太夫人神,神像高1.8米;兩側神龕分祀臨水夫人的兄弟陳法通和陳法清;中龕前部有騎虎、騎馬的少年二人,此即傳說中的臨水夫人之子靈通舍人和義子白舍人;其他各神龕中還有神將,相傳均為夫人神的協神黑白二將軍,王、楊二太保,高、朱二元帥等。

太保殿

太保殿,居正殿左側。祀周、盧二太保。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面積122.78平方米。殿堂用八柱,方形單開間,寬6.8米,深5.5米,穿斗式均構架,其上另採用官刀拱和如意拱的斗拱木雕技藝。頂棚用藻井,井內向出斗拱雙層,呈螺旋疊七層狀。堂中設木雕俠案,龕上匾額書“威靈顯赫”。殿中面積12.8平米。正中神龕48立方米,太保殿南北兩壁計有11幅壁畫,內容為《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總面積約22平方米,以四方連環圖形式組成,畫面大小均等。唯外側兩幅較大,長2米,寬0.9米,其餘均0.9米見方。壁畫作於清光緒年間,用紅、黃、黑等各色礦物質為顏料。故雖經歲月侵蝕,畫面依舊鮮艷,具有色純質樸之感。
正中神龕中供周、盧二太保,盧居左,周居右,兩神均身著戎裝,為臨水宮護殿神。殿前二卒,左牽駒、右帶馬。傳說兩太保均為閩清神,因與陳靖姑鬥法不勝,而坐於配殿。但地方百姓十分尊重這兩尊神,每逢節慶及臨水夫人神誕,臨水宮供品先供配殿再供正殿。昔日廟中演戲都先給太保殿獻《加官》祝賀。正月初,各宮廟道壇到廟請香火,都要先到這裡獻香“寄馬”,以示尊敬。

婆神殿

三十六宮婆殿,又稱婆姐殿,位於正殿右邊門牆外側,1980年後重修。單開間,前有天井。進深四間,面積80平方米。正中神龕65立方米。兩旁神龕長5.9米,寬1.1米,高3米。每個神龕1947立方米配殿正中神龕主祀神為陳林李三夫人。左右兩邊神龕各供十八位婆姐神像。其造型精巧,形態各異,體現婦女生育及育兒之眾生像。據民間傳說,各位婆神均有籍貫與姓名。

梳妝樓

梳妝樓,又稱生成官,系夫人神盥洗梳妝處。結構較為精緻,其殿面寬8.6米,深9.7米,面積83.4平方米。殿門口楹聯為:“行閭山正法道傳閩中地,展臨水慧心德聞海外天。”
梳妝樓四周壁上繪有記述陳靖姑神活動的壁畫計32幅,為清光緒二年(1876年)屏(南)邑人周承述所繪,其故事情節取自清嘉慶間福州坊間小說《臨水平妖志》和《閩都別記》,頗具藝術文物價值。因屋漏滲透宮牆,壁畫多已受損,模糊不清。
台內正中神龕供臨水夫人軟身木雕神像,可抬動,用於出巡遊境。神像小於正殿臨水夫人神像,高2米,著端莊婦人衣飾。每年春節前,按例請鄉中具有福壽雙全的中老年婦女,為之沐浴更衣。而“臨水十三境”之巡遊,皆用此軟身神像,巡遊之俗現已廢。此宮因具家庭氣氛,可供婦女於神前訴說情懷及表達願景,為婦女上香最頻繁的宮室。2009年10月2日至11月3日金身游台灣的臨水夫人軟身神像亦供於此殿。
2008年,台灣草衙三奶宮張宏圖敬獻桌、椅、床、櫥、梳妝台、衣櫃、屏風等進行裝飾擺設,全套皆用雞翅木材雕刻而成。此宮常年封閉,只供觀覽。

三清殿

三清殿,又稱法主殿。原來僅供閭山法主許真君及閭山眾神。1984年重修該殿,於中神龕塑三清神像,供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神;左龕塑玉皇大帝;而將閭山法主許真君和張、蕭、劉連四聖者及諸神移於右龕。該殿面寬105米,深97米,面積101.9平方米,四周壁上繪有道教壁畫計22幅。殿中楹聯曰:“尊坐鎮靈山煥彩,清靜無為勝境呈祥”。

儀門與門樓

臨水宮的門樓有兩重,一為儀門,在前;一為門樓,在儀門后。二門均側向於主殿之東南方。儀門,即宮門,為牌樓式。儀門上方正中央,以兩條主體浮雕青龍托著一塊長方形豎匾,匾中陰刻“敕賜臨水宮”字樣。青龍兩側各侍立一持笏賜福天官的浮雕像。門樓兩旁的紅牆上各鑲有雙龍戲珠、金獅戲球的浮雕圖案。門兩邊青石浮刻對聯一副,上書:“廟貌壯千秋鼎新有象,母儀昭百代坤厚無疆。”落款為“信官徐應麒”。儀門外側左右設有一對青石抱鼓石,為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間打造。
門樓居儀門內,歷階數級而至。門樓頂層為歇山頂。兩脊鵲尾雙翹,曲線和諧優美。脊上有“平安有象”的泥塑,檐下壁牆有人物立體浮塑。第二層為半歇山頂,兩端脊尾向外翹起,檐下壁堵各鑲浮塑人物形象一組,蕉葉兩片。蕉葉上題字:“崇祀典”、“廣恩波”。第三層牆頭為雙波頂,檐下壁堵上有古瓶古鼎等器物形狀浮塑。

附屬殿堂

文昌閣,祀文昌帝君。2004年,由浙江省溫州市鹿域區家樂聖壇捐建,門口楹聯為:“臨登科士精琢成器,水涌山潤匯流為澤”。文昌閣邊長均為4.6米,面積21.2平方米。
土地廟,2000年,土地廟建成,廟寬4.7米,深5米,面積23.5平方米。門口楹聯為:“育生機地利春耕夏耨,施福德時招雨順風調。”神龕中供土地公和土地婆。
觀音閣,2001年,觀音閣建成,深寬均為12.3米,面積151.3平方米。門口楹聯為:“佛在靈山萬遠處,靈山只在人心頭”。神龕中供觀音菩薩。神像於2002年重塑並貼金。
十二姐妹殿,2003年,十二姐妹殿建成,深12米,寬1.8米,面積14.6平方米,為西班牙華人塗姓信眾獻建。居中神龕供三奶夫人神。左右兩邊神龕供跟隨陳靖姑神一同學法的十二姐妹。

附祀殿宇

梳妝橋
梳妝橋,位於臨水宮溪流下游一公里處。創建年代不詳。該橋橫跨下明溪入臨水溪出口處,溪面二丈之餘,橋為平梁式木構廊橋。橋上原設神龕,供奉林夫人,其橋祀功能與臨水宮相輔相成。
相傳林夫人在此梳妝,以青絲髮誘捕藏於橋下的長坑鬼。該橋毀於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現僅存左側橋墩(右側圮於水)及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該橋的石碑一通。
百花橋
百花橋,位於臨水宮上方300多米處,古橋原為木拱廊橋,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縣令王繼祀創建。原祀陳林李三夫人之廊橋,為聞名遐邇的“請花祈嗣”之祀所。后多次圮於水,清道光二十年(1841年)縣令張廣珽集資重修。民國十四年(1925年)又延聘名匠丁秋香改換拱木、加固橋身。
廊橋長26.11米,寬5.36米,高7.64米。拱梁用48根長10米、尾徑30公分的大杉木,廊橋上面豎40根木柱,十排四柱,兩兩相對。橋柱上有些楹聯,頗為膾炙人口。
原在木拱橋上設神龕,祀陳林李三夫人。閩浙各地信女多來求花、取繡鞋,以求子息,香火十分興盛。1984年,地方政府撥款及民眾集資,重建為石拱廊橋,可通汽車。改建石橋后,橋頭兩端各設小神龕,分別祀衛房聖母江夫人和李夫人。
順天府
順天府,原稱拓主廟,為中村境社神。廟寬8米,進深15米,為土木單層建築,廟中由正殿、天井、廊廡構成。正殿供祀臨水夫人陳靖姑和其夫劉杞。
該殿於1996年重修,並正式定名為“順天府”。廟中僅存文物兩件,一為清順治六年已丑(1649年)鐵香爐,一為清嘉慶二十三年戊寅(1818年)木牌匾。

宮外建築

臨水宮自21世紀以來,宮外建築佔地面積擴至8000平方米。新建山門、臨水夫人石雕神像台、憩園、碑林、香客樓、賓客樓、停車場等設施,與宮廟景觀配套,使祖廟組群建築和宮外建築渾然一體,構成臨水宮景區的主體,表現出極具道教特色的神廟景觀。
門樓、牌樓
臨水宮設兩道山門樓,以壯觀瞻。
一為靠近公路的正門樓,位於臨水宮圍牆的正中間,高12米,寬12米,系鋼筋水泥結構。兩條邊長為0.9米的水泥立柱,上覆1.5米的水泥板為檐板,上置四方形的水泥橫批板,內塑“臨水宮”三字,橫批板上方兩端塑立體青龍一對。為進入臨水宮的第一道山門。
二為臨水宮石階正門牌樓,該山門建於1994年夏,為祖籍古田的台灣碧潭觀光廟宇臨水宮創建人吳芳先生所立。山門呈八柱三門牌樓式,系鋼筋水泥結構,中門寬1.6米,邊門寬1.2米,高均為8米。正中門上為主體青龍托起牌匾,上書:“敕賜臨水宮”。兩旁畫框內塑護衛將軍神像。門拱上為瓷貼圖案的鯉魚跳躍、孔雀開屏、松鶴映日等圖案。牆堵上方屋頂覆綠色琉璃瓦,飛檐翹角,屋脊塑立體青龍一對。兩個邊門略低於中門,門拱上各有泥塑一幅。進此山門后,再登49級台階即到達臨水宮儀門口。山門匾題“永懷祖廟以表達其本人及台灣廣大信眾對祖國、祖廟的眷念之情。此外,又新建山門兩座。
碑林
臨水宮現存石碑98通,除儀門內6通,山門內2通,其餘分佈在廣場上方及宮外小停車場后側。廣場上方宮牆分佈上下兩層石碑計5通,停車場后側宮牆外上行道分佈39通。有清代石碑3通,民國石碑1通。最古老通為清嘉慶七年(1802年),其餘均為1980年後所立。從立碑者屬地分,有台灣的15通,馬來西亞2通,福建省外1通,環境省13通,古田縣8通。其中記事碑5通,余為樂捐與進香紀念碑。

服務區建築

香客樓
原香客樓址在現觀音堂處,民國年間有單間土樓二、三座,均為浙江溫州及閩東各縣宮廟捐資所建,為每年正月初到臨水宮請香歇息之處,其功能如同設臨水祖廟驛站。20世紀50年代,原地土房改為二層磚木房,為香客招待站。2003年5月,臨水宮左側後山新建二層樓的香客樓,上層為香客接待房(個別宮廟仍有號房),下層為食堂和餐廳。樓房面積共700平方米。
賓客樓
位於臨水宮山門對面,1999年由台灣省宜蘭縣爐源寺捐資興建。該樓為三層賓館式樓房,佔地面積639平方米,並設餐館,可接待300人。古田臨水宮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於三樓。古田縣道教協會亦設於樓中。
停車場
停車場有三處:一為山門內停車場1147.5平方米,二為賓客樓內停車場390平方米,三為位於夫人潭路邊的大型停車場,2009年建成,面積13000多平方米,可停放車輛500輛以上。

歷史文化


臨水夫人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最有影響的女神之一。由於她的信仰傳說與歷史上廣大社會底層之城鄉民眾的生活需求有著密切聯繫,因之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同時,由於時代風氣及各種地域文化因素,使之成為婦女、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保護神,從而得到社會的公認,使得這種信仰不斷得以充實、發展和升華,成為一種文化底蘊很深的人文現象。
陳靖姑又名進姑、靜姑、四姑、四娘、十四娘臨水夫人是陳靖姑大眾化的尊稱。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因此,她還有奶娘、娘奶、奶娘媽、夫人媽、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昵稱,並且還有順懿夫人、慈濟夫人、通天聖母、順天聖母、平天聖母、仙天聖母、太后元君、臨水陳太后等與封號相關的稱號。

信仰習俗

主詞條: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臨水夫人的信仰習俗,伴隨於民眾的社會生活,貫穿於節日時令與人生禮儀各方面。因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護胎救產、保赤佑童,而在婦女生育和兒童的護養方面,影響最顯著。隨著信仰的廣泛流播,各信仰圈內的民眾不斷將之地方化。與之相關的還有以臨水夫人陳靖姑為主神的道教閭山派及其道壇活動,其科儀項目中有許多為人們舉行禳災納吉的內容與形式,構成了豐富多樣的陳靖姑信仰習俗,而備受社會關注。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習俗的內涵深厚、形式豐富,與民眾世俗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結合緊密,於2008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地址:福建省古田縣大橋鎮洋中村福古公路旁,距古田城區約30公里。
交通:由古田汽車東站購票乘車可至臨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