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增生性腸病
豬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豬增生性腸病是生長育成豬常見的腸道傳染病。病豬和帶菌豬是該病的傳染源,該病在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
豬增腸病稱增腸炎,育豬腸傳染病。稱壞死性腸炎、增生性出血性腸病、豬迴腸炎、迴腸末端炎、豬腸腺瘤。該病臨診表現主要為間歇性下痢,食慾下降,生長遲緩。育成豬及後備母豬有時血樣下痢和突然死亡。剖檢特徵為小腸及迴腸黏膜增厚。病理組織學變化以迴腸和結腸隱窩內未成熟的腸細胞發生腺瘤樣增生為特徵。該病在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
引豬增腸病病細胞勞森菌,該菌曾稱腸細胞共菌,腸細胞專厭氧菌,含細胞培養基,僅鼠、豬腸細胞系,革蘭氏染陰,鞭毛纖毛。
病豬菌豬該病傳染源。染豬糞含壞脫落腸壁細胞,且含量病菌。病菌隨糞排,污染環境,隨飼料、飲,消化染。豬較易,般齡及豬易病。
該病的發生與外界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氣候驟變、長途運輸、飼養密度過高、轉換飼料、並欄或轉欄等應激以及抗生素類添加劑使用不當等因素,均可成為該病的誘因。此外,鳥類、鼠類在該病的傳播過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病原菌主要侵害迴腸黏膜,使迴腸內層黏膜增厚。首先感染的部位是腸隱窩細胞,感染了細菌的上皮細胞不能成熟,並持續進行有絲分裂,高度增生,即形成豬增生性腸病。
在細胞增生的基礎上,由於機體的代償和修復作用,使病變重疊發生。隨著表面纖維化反應的延伸及縱深發展,炎性變化範圍凝結成壞死,構成壞死性腸炎病變。以上這些腸黏膜的病變阻礙了營養吸收,導致體重減輕,飼料轉化率下降。
該病常發生於6周齡~20周齡的生長育成豬,有時也發生於保育子豬和成年公母豬。臨診表現可以分為以下三型。
該型較少見,可發生於4月齡~12月齡的成年豬。表現為血色水樣腹瀉,病程稍長時,排黑色柏油樣稀糞,並可發生突然死亡。後期轉為黃色稀糞,皮膚蒼白,精神沉鬱。有些突然死亡的豬僅見皮膚蒼白而糞便正常。嚴重者發病率高達40%。
該型最常見,多發生於6月齡~12月齡的生長豬。表現為食慾減退,精神沉鬱,間隙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或呈糊狀成水樣,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患豬消瘦,被毛粗亂,皮膚蒼白。如癥狀較輕及無繼發感染,有的豬在發病4周~6周后可康復。但有的豬則成為僵豬而被淘汰。
感染豬雖有病原體存在,但無明顯癥狀或癥狀輕微而不引起人們的關注,但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下降。
豬增生性腸病剖檢病變多見於小腸末端50厘米和結腸螺旋的上1/3處。腸壁增厚,腸管外徑變粗,漿膜下和腸系膜常見水腫。腸黏膜呈現特徵分支狀皺瘤,黏膜表面濕潤而無黏液,有時附有顆粒狀炎性分泌物,黏膜肥厚。壞死性腸炎的病變還可見凝固性壞死和炎性滲出物,形成灰黃色乾酪樣物,牢固地附著在腸壁上。局部性迴腸炎的肌肉呈顯著肥大,如同硬管,習慣上稱“襪管腸”。打開腸腔,可見潰瘍面,常呈條形,毗鄰的正常黏膜呈島狀。增生性出血性腸病的病變同增生性腸病,但很少波及大腸,迴腸壁增厚,小腸內有凝血塊,結腸中可見黑色焦油狀糞便。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
該病目前尚未有疫苗預防,並認為是多種因素引起,對該病的防治,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外界環境不良因素的應激,提高豬體的抵抗力。
2.實行全進全出飼養制度。出豬空欄時,欄舍徹底沖洗消毒,空閑7天後,方可進豬。
3.有條件的豬場,採用早期斷奶,多地生產。
4.加強糞便管理。由於母體糞便是主要傳染源,故哺乳期間應盡量減少子豬接觸糞便的機會,有條件的豬場要做到隨時清糞。
5.加強滅鼠等工作,切斷傳播途徑。
6.在流行期間和調運前或新購入的豬只,可在飼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預防。
7.在發病時,飼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可有效地預防該病。
治療較為顯著的藥物是妙立素,各豬場可根據該場發病情況,採用間歇式給藥方法。每噸飼料添加妙立素125克,連用7天,可有效控制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