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燉牛肉

起源於匈牙利的家常菜

土豆燉牛肉(BraisedBeefwithPotatoes),準確地來說起源於匈牙利,乃匈牙利一道名菜,此後,它傳入了前蘇聯,成為了前蘇聯所謂的“共產主義”生活典範,更進入了中國普通百姓家庭,成為我們中國的一道家常菜。

在肉類中,牛肉以其所含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而深受人們的青睞,尤其對於肥胖者、動脈硬化者,吃牛肉更為適宜。中醫認為,牛肉是滋養強壯的補品,具有健脾養胃,強筋壯骨之功。因“地下蘋果”的土豆,使之營養更為豐富,因此家中常吃此菜有利於全家人的健康。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牛肉500g
土豆2個
西紅柿1個
1塊
1段
大料、香葉、花椒、桂皮適量
味極鮮3湯匙
老抽1湯匙
蚝油1湯匙
白酒或料酒1湯匙
10g
冰糖8顆
豆腐乳半塊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牛肉塊洗凈,放入鍋中,倒入冷水(一定要冷水),沒過牛肉。放入兩片生薑、一勺料酒,水燒開后,撇去浮沫(一定要撇去浮沫,不然會很腥)。焯水兩分鐘左右,撈出。
步驟二西紅柿切塊;準備配料:大蔥切段、姜切片、大料2個、花椒十粒左右、香葉1片、桂皮2塊、山楂片一把。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鍋里放比平時炒菜多一些的油,小火,炒香配料。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先倒入牛肉塊,翻炒均勻,再倒入西紅柿塊,翻炒均勻。不要炒太久,不然牛肉容易緊。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放三湯匙味極鮮、1湯匙老抽、1湯匙蚝油、1湯匙白酒、六顆冰糖、半塊豆腐乳和一點豆腐乳的湯汁,翻炒均勻。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半鍋熱水(一定要熱水),沒過牛肉。放入幾瓣山楂片(山楂可以起到促進肉質軟爛的作用)。水可以多加一些,因為燉牛肉耗時比較久。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大火燉5分鐘,轉中火再燉25分鐘。加三勺鹽(約10克),放入土豆塊,燉15分鐘,土豆基本上就燉軟了。加一點香油,出鍋,撒蔥花即可。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牛腩兩斤
西紅柿2個
土豆1個
黃豆醬一勺
蔥姜蒜適量
干辣椒,冰糖,大料適量
洋蔥半個
老抽,生抽各一勺
料酒,三勺
開水一碗
兩湯匙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水放入牛腩,開鍋撈出牛腩。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洗乾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油下鍋,加蔥姜蒜大料冰糖干辣椒。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加黃豆醬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放入牛腩,炒。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入老抽生抽料酒炒上色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加入開水,開鍋小火燉40分鐘。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準備好土豆西紅柿洋蔥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把西紅柿土豆加入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燉20分鐘,收汁。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出鍋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牛肉300克
西紅柿1個
土豆1個
洋蔥半個
胡蘿蔔30克
蘋果少許
山楂干幾個
植物油2勺
3勺
1勺
料酒1勺
生抽半勺
白鬍椒粉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牛肉洗凈,切小丁。用肥瘦相間的牛肉或牛腩更好。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土豆、胡蘿蔔、洋蔥和蘋果都切成丁備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西紅柿放入沸水中汆十來秒,取出。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剝皮後備用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牛肉丁汆一下水,瀝凈備用。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熱鍋熱油,倒入洋蔥煸炒。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下胡蘿蔔丁稍炒一下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放入削成大塊的西紅柿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炒勻后加入牛肉、山楂干、土豆丁和蘋果丁、糖、鹽、料酒、生抽、白鬍椒粉。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加稍多的溫水,大火煮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沸騰后撇去浮沫,改中火,蓋上蓋子燉20分鐘左右。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用勺子將部分土豆丁碾成泥,混在湯中。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加入剩餘的土豆丁,小火燜熟。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燜至收湯即可。也可以留適量湯汁拌飯,根據個人喜好吧。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成品圖

做法四

食譜原料:
主料:牛肉(肥瘦)(500克)、土豆(250克)
土豆燉牛肉
土豆燉牛肉
調料:料酒(10克)、大蔥(10克)、姜(10克)、花椒(3克)、八角(2克)、鹽(5克)、味精(3克)、色拉油(20克)。
製作方法:
1、將牛肉切成塊,用開水燙一下撈出。
2、將土豆洗凈,去皮切成小塊,用清水浸泡備用。
3、姜切片,蔥切段。
4、鍋內加底油燒熱,放入牛肉炒去表面的水分,然後加入清湯和調料,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轉用小火,燒至八成爛時,再放入土豆塊繼續燉,燒至土豆入味並酥爛時,盛入湯碗內即好。

做法五

(用料)
【主料】牛肉200克、土豆3個、紅蘿蔔1/2個、荷蘭豆、豆角30克。
【輔料】生薑片2片、洋蔥絲、魔芋絲、色拉油適量、白酒、高湯、料酒、砂糖、醬油、鹽。
(做法)
1、將牛肉切成片,將土豆去皮,切成塊,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
2、將紅蘿蔔去皮,切成小塊,豆角用加了鹽的開水稍燙一下,再用冷水,瀝干水,切成段,將薑片切成絲。
3、將牛肉、薑絲放入熱油鍋中炒,到牛肉變色后,加入土豆和紅蘿蔔一起炒。
4、加入適量的白酒、高湯用小火煮。
5、再加入料酒、砂糖,蓋上蓋煮8分鐘。
6、加入醬油后再煮5分鐘,倒入豆角煮5分鐘即可。

做法六

1.準備好材料
2.鍋里加入清水,再加入牛肉、薑片、蔥段焯水。
3.焯水后的牛肉撈起用清水沖洗血沫
4.鍋里下少許油加入土豆煸炒
5.土豆邊邊有點微黃加入生抽和少許的糖翻炒均勻
6.炒均勻的土豆上碟備用
7.再用鍋下少許油加入牛肉煸炒,把水分炒干。
8.牛肉炒干水分後會煸炒出油,出油后加入薑片和蒜片翻炒。
9.炒到焦黃再加入清水、八角、香葉。
10.下生抽炒均勻
11.再加入一瓶蓋花雕酒
12.再加入少許老抽大火煮開
13.蓋蓋轉小火2個小時
14.剩下20分鐘后,加入土豆。
15.加入土豆和紅蘿蔔後繼續煮
16.煮到湯汁變少即可

做法七

1.牛肉切方塊,土豆、胡蘿蔔和尖椒切滾刀塊
2.牛肉沒過水過的涼水同時下鍋,開鍋後繼續煮2分鐘
3.撈出牛肉,用熱水衝去牛肉表面的浮沫4.牛肉和熱水一起下鍋,添加蔥姜蒜、香葉、小茴香、桂皮和紅辣椒
5.煮開后添加料酒、生抽、老抽、黃豆醬、糖、玉米油,用小火燉40分鐘
6.添加土豆和胡蘿蔔,添加適量鹽繼續用小火燉15分鐘
7.添加綠尖椒繼續用小火燉5分鐘
8.調入味精和香油,出鍋即可 
技巧:土豆不要直接煮,炒過的土豆不易走型,也地大地降烹調的烹調的時間。而且土豆也要盡量炒得熟一些這樣最後步驟時間短縮,牛肉不會因久煮而變老。
裝飾用胡蘿蔔和荷蘭豆做法:油鍋燒熱后,放土豆塊進去翻炒,至半熟時加洋蔥絲繼續翻炒,煸出香味后加魔芋絲和牛肉然後噴料酒,加味琳,砂糖,日本鮮湯粉和少量的水,燒開后,撇去油沫加蓋轉中火燜燒至土豆完全熟了,開蓋轉大火收汁,裝飾上事先燙熟的胡蘿蔔和荷蘭豆(也可以是四季豆)即可。

做法八

第一步:準備食材。牛肉500克、土豆(中等大小)兩個、胡蘿蔔1個、姜適量、蔥適量。
第二步:將、土豆切塊、胡蘿蔔切塊、姜切片、蔥切段備用。
第三步:鍋中加適量清水,然後冷水下鍋,放入牛肉,再加少量料酒。水開之後,撇去浮沫,將牛肉撈出備用。
第四步:鍋中加適量食用油,油熱后,放入薑片、蔥段、兩個干辣椒、兩個八角、煸炒出香味。
第五步:將牛肉放入鍋中煸炒勻均。
第六步:放入兩大勺番茄醬和一大勺冰糖。
第七步:煸炒至冰糖融化,番茄醬勻均的裹在牛肉表面,然後再倒入少許生抽煸炒勻均。
第八步:將土豆和胡蘿蔔放入鍋中煸炒勻均。
第九步:加入適量的熱水,沒過牛肉即可。然後放兩勺鹽提味。
第十步:將整鍋菜倒入高壓鍋中,選擇燉肉鍵。待壓力鍋的完成提示音響起,即可裝盤上桌。
小提示
1、焯牛肉和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肉不會因為突然遇熱而變得緊實。也可以提前將牛肉浸泡在清水中,使地充地地將血水泡出。
2、普通鍋做法:牛肉炒后好,多加一些熱水,先在火上燉40分鐘,再放入土豆和胡蘿蔔燉15分鐘即可。
指導
1.烹飪時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肉易爛;清燉牛肉能較好地保存營養成分。
2.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塗上一層芥末,第二天用冷水沖洗乾淨後下鍋煮,煮時再放點酒、醋,這樣處理之後老牛肉容易煮爛,而且肉質變嫩,色佳味美,香氣撲鼻。
3.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蕻,肉味鮮美。
4.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5.牛肉受風吹后易變黑,進而變質,因此要注意保管。

做法九

食用材料:
牛肉500克、土豆1個、姜1片、蔥一顆、花椒10顆、料酒2勺、醬油3勺、鹽1勺、山楂3個。
1.新鮮牛腩用冷水浸泡兩到三個小時中間換兩次水
2.蔥切段,姜切絲,花椒備用
3.鍋中熱油,油熱加入蔥姜花椒炒香,淋入醬油
4.加入牛肉翻炒上色
5.加入沒過牛肉的一的的水和山楂三個,大火燒開、
6.轉小火燉煮一個小時四十分鐘
7.加入土豆和鹽繼續燉煮二十分鐘
8.美味的土豆燉牛肉就完成啦!

做法十

牛肉1000克
土豆2個
胡蘿蔔1根
八角2個
蔥薑絲適量
生抽2勺
老抽1勺
適量
● ● 牛肉切塊,放入水中,泡出血水
● ● 牛肉涼水下鍋,隨著水溫的上升沒有拍出的血水會變成血沫漂在水面上,撇出血沫,繼續煮15分鐘,關火,這時別把肉撈出
● ● 鍋中倒入適量油,蔥薑絲、八角下鍋翻炒,炒出香味后將切成滾刀塊的胡蘿蔔、土豆一起下鍋繼續翻炒,炒至土豆邊緣微微有些變色了,將剛才煮水的牛肉和煮牛肉的水一起倒入鍋中
● ● 待水開后,放入適量的生抽
● ● 蓋蓋繼續燉40分鐘后,倒入老抽鹽,翻炒幾下,收收水分,按照自己的喜好預留出適量的湯汁就可以出鍋了。
備註
1.新鮮牛肉有光澤,紅色均勻稍暗,脂肪為潔白或淡黃色,外表微干或有風乾膜,不粘手,彈性好,有鮮肉味。老牛肉色深紅,質粗;嫩牛肉色淺紅,質堅而細,富有彈性。
2.有人認為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肉后肉肉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應置於冰箱保存。
3.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
烹飪技巧
1、無需煎炒,牛肉焯水后,直接用水和調料燉煮,這樣做既可以做到少油,並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營養成分不流失。比起濃油赤醬型的略顯清淡,但更有利益健康。
2、除了牛肉和土豆,適量添加胡蘿蔔、青椒等蔬菜,既豐富了整菜的營養價值,並且可以有效地改善菜品單調的色澤,同時也可以相對減輕我們腸胃的負擔。
功效:補脾胃強筋骨,適合春天吃。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筋骨酸軟、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

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每100克牛肉(肥瘦):
能量125千卡、蛋白質19.9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2克、膽固醇84毫克、維生素A7微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14毫克、煙酸5.6毫克、維生素E0.65毫克、鈣23毫克、磷168毫克、鉀216毫克、鈉84.2毫克、鎂20毫克、鐵3.3毫克、鋅4.73毫克、硒6.45微克、銅0.18毫克、錳0.04毫克。
以上數據參考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

營養分析

牛肉是中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於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1.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2.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4.牛肉提供了菜肴中的蛋白質(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和礦物質鐵。
5.搭配了土豆、胡蘿蔔,使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得到補充。

食療作用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
老年人將牛肉與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癒合之功效。

歷史記載


《雷公泡製藥性解》說:“黃牛肉,主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骨壯筋。”
《羅氏會約醫鏡》記載:“牛肉,安中補脾,養胃益氣。”
和式土豆燉牛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
1.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后、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
2.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
3.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4.過量食用可能會提高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