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帝居

國家二級文物古迹

“壯帝居”也稱宋存庵,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深汕區鮜門鎮北面的南山嶺華山腰上,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是紀念宋末皇帝及忠臣文天祥、陸秀夫等抗元英雄而建的廟宇。

“壯帝居”連接半蹄嶺古道,有表石板砌成的石級占梯繞官道面行,有濃蔥參天的千年古榕,其周邊還有古茶亭、宋岩公亭、和尚梯田、西寧斜橋等景點。“壯帝居”具有歷史考古價值,是國家二級文物古迹。

深汕宋存庵


深汕高速公路中段,海豐縣“鮜門隧道”出東口右側南山嶺,有座“宋存庵”的廟,石壁上刻有“壯帝居”三個大字。據《海豐縣誌·古迹》資料顯示,公元1279年,宋敗於遠,閩南群眾不甘元兵迫害,宋帝昺(bǐng民國1912-1949)流徙南疆,來到海豐鮜門南山。在此建立竹圍、咸田井等村莊,同時於西側興建圩埠,名曰古圩。
"宋存庵”在海豐歷史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清朝末期海陸豐的反清復漢組織“三點會”首領就是看中這點,把"宋存庵”作為發動起義的秘密基地和聯絡點。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三月,以謝太后為首的投降派在臨安(今杭州)向元軍奉表歸附,幼主趙(號恭宗,德祐年號)被擄至元都。五月,大臣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景炎年號),南宋得以再延續三年的亡國尾聲。趙昰即位不久,元兵入閩,宋師潰逃,其間經海豐停留三餘月,留下一些遺址及傳說。

縣誌記載


“宋帝居”
“宋帝居”
宋端宗趙昰、衛王趙昺,以及陸秀夫、張世傑等將仕先於文天祥入海豐。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軍攻陷福建建寧府,宋端宗與群臣從福州登舟西出泉州,既走廈門入潮州。十二月,經饒平進南澳島整訓,其後元兵追至,又走惠來入海豐甲子港,流亡於碣石灣。基於戰略構想,陸秀夫等選擇三江通達、水陸便捷的麗江浦作為抗元大本營。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月,宋師在當地村民的指點下發現黃江下游的東西溪相距最近處不及四里,而且這片平原地帶本是高螺灣聯接長沙灣的古海淺域,沙土鬆軟,易於挖掘(今測得這一帶的海拔低於10米)。遂拔大部兵士駐於今之可塘鎮埔隴村一帶,邊整訓邊開鑿,留下許多宋跡:宋師開挖的溪槽筆直無曲,在今新溝至港口,寬60米,深5米,長1500米,後人稱“宋溪”;昔日宋師屯兵勞作及休整的溪畔後來建了村落,稱“宋溪頭村”;村西的圓形小山,相傳宋端宗與弟子曾在上面宿營,稱“宋王山”;村北通往內地的山嶺,宋軍為便於行走及運輸而伐土為接近500米,稱“宋師嶺”;村子周邊山坡上留下當時宋師病亡的軍士墳墓幾十座,形制大小不一,墓身粗糙無碑,但這些極具歷史考古價值的軍墓今已荒毀,現僅剩2座完整,亟需保護。
“宋溪”浚通之後,宋師不用繞過遮浪半島而省走百餘里水路,從麗江浦出長沙灣西通平海、惠州,從麗江浦出高螺灣東達碣石、潮陽,進退自如,水陸兩利。是年二月,陸秀夫、張世傑護衛南宋王室從烏坎港出發,經高螺灣入“宋溪”到達赤岸河及龍津河合流處,起初行營安扎於海豐縣城南郊鹿境小金籠山(今附城鎮鹿境山)山坡,相傳宋端宗曾飲用過小金籠山南麓石峽的泉水,後人據此稱該山泉為“聖井“,今石壁刻有“聖井古迹”及題詠詩詞等字跡。後來宋軍離開鹿境,移營至較之開闊的麗江浦,即今聯安“三江媽”至長沙海口一帶。時值文天祥收復贛州、吉州等地,軍心大振,宋端宗在麗江浦下游的水師大營賜宴與臣同歡慶賀,長沙海口船泊處的水潭後人雅稱“御宴潭”。(見明嘉靖《海豐縣誌·山川》)邑人彭舉(明永樂庚子科舉人,歷桂林府訓導)有《御宴潭》詩云:“宋鼎航遷播嶺南,君臣曾此序朝參。笙歌間作魚龍聽,俎豆兼陳蛤蜊甘。逝水東流終不返,大星南殞更何堪?至今猶獨清秋月,夜夜寒光照碧潭。”

名人題刻


宋端宗駐麗江浦當時,親王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元主急調南方諸將改圖北方,南宋各路義軍乘隙反撲,略得失地。但好景不長,元朝內亂不久平息,元軍又大舉南伐。是年四月初,宋師留下少量兵力據守麗江浦,主力乘船南撤。相傳水師出發不久氣象異常,風浪驟猛,船隊暫泊後門南山嶺海邊,諸君臣登岸在岩石下搭篷避風,當晚發生地震,山搖地動,蛙聲與咀蚓嘈耳不堪,端宗命侍從剪紙戲作枷象,其聲遂止(言雖無稽,而此處蛙與蛆蚓頭上俱帶白箝,且不作聲,亦是一怪事。——見同治版《海豐縣誌·古迹》)接著,陸秀夫奏主恩准,在岩壁上以劍疾刻“壯帝居”,地震頓時平息,君臣才能安寢。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官員莆見川雍瀾(雍為嶺東兵備守道僉事,莆見川疑為其號)巡經此處時聽說此事,遂在岩壁上題刻“壯帝居”三個大字,字徑0.9×1米,字體蒼勁雄渾。海豐明崇禎已卯科舉人黃德燝(今陸豐大安人,歷清康熙年間山東邱縣知縣)過此有詩云:“王氣中原盡,炎荒一旅單。泥封非谷險,棧絕豈川岏。空嶼南山石,莫廻東海瀾。騎塵千里暮,何處望臨安。”清康熙廿七年(公元1762年),後門埠紳衿以“壯帝居”巨岩石刻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兩進三間的“宋存庵”,寓意“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今存殘瓦頹垣,周邊布滿憑弔者的石刻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