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寧斯
美國動物行為學家
赫伯特·詹寧斯 Herbert Spencer Jennings 1868.04.08-1947.04.14,美國比較心理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托尼卡(Tonica),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
高中畢業后,他先在一所規模很小的鄉村學校任教一年,後於 1889 年 21 歲時在得克薩斯農業機械學院擔任植物學和園藝學助理教授。他的主要興趣在人文學科,1890-1893 年在密歇根大學期間受到萊格哈德(Jacob Ellsworth Reighard, 1861-1942)的影響,決定投身於生物學。從密歇根大學畢業后,他進入哈佛大學,189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896 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之後赴德國耶拿和義大利那不勒斯學習和從事動物行為的研究,回美國后在密歇根大學任職(1899-1901 任講師,1901-1903 任副教授),1903-1906 年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1906 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動物學教授,並從事遺傳學(特別是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動物行為的研究,同時還承擔過其他一些課題,通常為植物學方面的課題。他是 K.拉什利的導師。1938 年退休后移居美國洛杉磯,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客座教授直至去世。
詹寧斯因其推翻 J.洛布 的簡單化向性行為理論而著名。詹寧斯的研究在兩個方面對心理學特別重要:
1.他使用獨創性的方法,包括旁視顯微鏡來證實向性理論的不正確。他認為有機體的行為不能只依賴觀察,而忽視其內在的運作機制,或與環境互動產生的影響。向性理論企圖發現行為的真正“原子”,認為行為是以對外部行為的不變反應為基礎的。洛布的向性理論把這種發生在人體範圍內的感受器和肌肉之間的反應歸因於外部刺激,而沒有涉及中樞過程。洛布在原生動物身上發現的這種非常簡單的反應,後來被推斷成為對高等有機體複雜行為的解釋。詹寧斯通過研究指出,甚至更簡單的原生動物也不符合洛布的模式,從而推翻了這一理論。1906 年,他在其《原生動物的行為》一書中介紹了這項研究,這是第一本專門論述動物行為的著作。他以喇叭蟲為例,雖然它只有幾個固定動作,但它似乎是不同運動選擇的規准;而且,在不同的內在情形下,有機體對相同刺激有不同的反應。
2.詹寧斯還論證了突變、突變遺傳,以及突變可能包括有機體中微小變化這一事實。在詹寧斯看來,C.達爾文由於不具備遺傳學或變異知識而無法說明他的自然選擇理論所必需的變異根源,或變異遺伎,而只能採用未經證實的機體再生說假設。詹寧斯的研究填補了這一重要的空白。1930 年,他證明某種原生動物能改變自身以適應不習慣的環境條件,例如高溫和有毒的化學製品,這種獲得的變化是遺傳的,因為這些原生動物回過來適應早先的條件時,如同它們適應新條件時的變化一樣緩慢。
高中教師
生日:1975年3月2日
三圍(inch):3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