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腫瘤學雜誌

臨床腫瘤學雜誌

《臨床腫瘤學雜誌》創刊於1995年,是由無錫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主管、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主辦、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創辦的腫瘤專業學術期刊。

據2019年6月學報官網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編委會有特約編委10名,編委119名、學術委員20名。

據2019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共出版文獻6203篇、總被下載756094次、總被引次數36010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3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45。據2019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共載文5081篇、被引量為28568、下載量為244091;2015年影響因子為1.58。

期刊簡介


主要欄目

臨床腫瘤學雜誌設有專家論壇、論著、臨床應用、抗腫瘤血管生成研究專欄、指南解讀、綜述與講座、短篇報道、簡訊等欄目。
臨床腫瘤學雜誌
臨床腫瘤學雜誌

讀者對象

讀者對象為廣大的腫瘤工作者和相關的醫藥衛生工作人員。

收錄情況

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和CSCO團體會員期刊,並被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J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及國內諸多著名資料庫和檢索系統收錄。

投稿須知


1.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基金或攻關項目,請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並附寄基金證書複印件,將優先刊用。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應按國家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如為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
1.2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註明對稿件的審查意見,確保非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和署名無爭議等項。
1.3該刊收稿后即發收稿通知單告之論文編號,作者在接到本刊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稿件仍在審理之中;6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可自行處理。切勿一稿多投。該刊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1.4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該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和刪節。退修稿逾2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1.5來稿須寄付稿件處理費每篇50元,稿件被接受待刊排版前,作者應按收到的錄用通知單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匯寄版面費,刊印彩圖需另付彩圖工本費。稿件刊登后將按國家有關規定酌致稿酬,贈當期雜誌2冊。
1.6該刊已被多家全國性電子信息網和資料庫收錄。凡該刊錄用的文稿,將統一納入電子信息網站,進入網際網路向全球提供信息服務,版權歸雜誌社所有。該刊所付稿酬已包括稿件上網服務費,不再另付。
1.7第一作者來稿時請註明性別、職稱、學歷、主要研究方向;通訊作者請註明聯繫電話及電子信箱。

投稿要求


稿件要求
投稿前最好先閱讀本刊,以便對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問題。
1作者和單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郵編分別列於中英文題目之下,單位的英文名稱應是系統內認可的、符合規範的。
2個人署名作者在2人(含2人)以上以及集體作者,應指定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應有簡短的中英文自傳:姓名、性別、學位、職稱、主攻研究方向,放在文稿第一頁的左下方。副高職稱以上的作者應有親筆簽名。
3受資助的情況(資助單位、項目名稱、合同號)用中英文分別列於文稿左下方。
4所有稿件都應有中英文摘要。一般科技論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作者應能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就能掌握該文的主要內容或數據。為便於國際讀者檢索並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英文摘要應比中文摘要更詳細。
5每篇文章應標註中英文關鍵詞各3~8個。
6縮略語、簡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清楚外,在首次出現處必須寫出全稱並註明以下所用的簡稱。如新術語尚無合適的中文術語譯名可使用原文或譯名后加括弧註明原文。
7用於表示科學計量和具有統計意義的數字要使用阿拉伯數字。
8研究對象為人時,需註明試驗組、對照組受試者的來源、選擇標準及一般情況等。研究對象為試驗動物時需註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
9藥品、試劑使用化學名,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和生產時間。
10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範圍。
11圖和表格與文字的內容不要重複,圖、表應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就能理解圖意、表意。圖題和表題均應中英文對照。
12所引的參考文獻應僅限於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未公開發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著作如確有必要引用,可用圓括弧插入正文或在當頁地腳加註釋說明。原文作者若不超過3人應將作者姓名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3位以上作者則列出前3位,逗號后加“等”。
說明:
1、相關說明所列內容與詞條內容所述事實為類同,且在多個詞條以斷章取義的形式全部重複或部分重複出現,望用戶能仔細甄別其真實性。
2、參考資料和擴展閱讀為詞條內容的信息來源和內容的延伸閱讀,而一些專職的編輯百科詞條的機構和個人大量的在詞條正文中增加不相關和重複的內容以增加虛假參考資料和擴展閱讀的目的,請用戶能識別詞條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向期刊舉報不實信息的信息來源,以便於期刊能更健康的發展。

辦刊歷史


1995年,《臨床腫瘤學雜誌》創刊。
2002年,該刊由季刊變為雙月刊。
2006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臨床腫瘤學雜誌》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論蓍、臨床應用、綜述與講座、抗腫瘤血管生成研究專欄、指南解讀、短篇報道、科研簡報等。
《臨床腫瘤學雜誌》主要刊登腫瘤臨床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中國國內外的最新研究動態與進展,以及與臨床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等。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共出版文獻6203篇。
據2019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共載文5081篇。
收錄情況
《臨床腫瘤學雜誌》是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第八版)》之腫瘤類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國際農業和生物學中心文摘》(CABI)、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8)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9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總被下載756094次、總被引次數36010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3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45。
據2019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腫瘤學雜誌》被引量為28568、下載量為244091;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5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61名,在腫瘤學類刊(36種)中排第5名。

文化傳統


辦刊思想
《臨床腫瘤學雜誌》肩負起加強軍內外腫瘤學領域學術交流的使命,提高診治水平,促進臨床腫瘤學的研究,積極報道和推廣腫瘤防治新經驗、新技術和新進展。

現任領導


《臨床腫瘤學雜誌》編委會領導名單
職務姓名
主編秦叔逵
副主編馬軍、吳一龍、李進、莫樹錦、朱軍、鄭安理、梁軍
主任兼榮譽主編吳孟超、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