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井鄉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轄鄉

柴井鄉,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地處儀隴縣西南部。

民國時期,設柴井鄉;1958年,柴井鄉改為柴井公社;1983年,柴井公社改為柴井鄉。截至2019年末,柴井鄉戶籍人口為22403人。截至2020年6月,柴井鄉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趙家壩村4組。

截至2徠019年末,柴井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設柴井鄉。
1958年,柴井鄉改為柴井公社。
1983年,柴井公社改為柴井鄉。
2004年9月,從南部縣劃歸儀隴縣。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下轄金燕1個社區,嚴家廟、古樓營、寧寶、獅子頭、三溪口、碑埡口等17個行政村。
徠截至2020年6月,柴井鄉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金燕社區、趙家壩農村社區、古樓營村、獅子頭村、三溪口村、八景營村、李家合村、尖山壩村、張爺廟村、空樹埡村、黃氏祠村,鄉人民政府駐趙家壩村4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柴井鄉地處儀隴縣西南部,東鄰南部縣五靈鄉,南靠新政鎮,西連南部縣楠木鎮,北依南部縣長坪鎮,距儀隴縣城11千米,區域總面積39.5平方千米。
柴井鄉
柴井鄉

地形地貌

柴井鄉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嚴家廟,海拔513米;最低點位於蔡家壩,海拔337米。

氣候

柴井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較少,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年平均292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柴井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龍灘河自三溪口村流入,由西而南,從蔡家壩村流出,流入嘉陵江,境內河道長16千米。

自然災害

柴井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雷擊等。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7年9月,受災農戶達8000餘人,倒塌房屋200餘間,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300畝。

自然資源


2011年,柴井鄉有耕地1.4萬畝。

人口民族


2004—2006年,柴井鄉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2‰、3‰、2.5‰;人口出生率分別為5‰、6‰、5‰。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總人口有227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72人;另有流動人口1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23人,佔53.4%;女性10584人,佔46.6%;14歲以下3116人,佔13.7%;15—64歲16808人,佔74%;65歲以上2783人,佔12.3%;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柴井鄉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75人。
截至2017年末,柴井鄉常住人口為15163人。
截至2018年末,柴井鄉戶籍人口為22424人。
截至2019年末,柴井鄉戶籍人口為22403人。

經濟


綜述

2004—2006年,柴井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分別為5320萬元、5328萬元、5456萬元;財政收入分別129萬元、130萬元、1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346元、2689元、3029元。
2011年,柴井鄉財政總收入11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86元。
截至2018年末,柴井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截至2019年末,柴井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蠶桑、生豬、獺兔是柴井鄉的三大支柱產業。2006年,柴井鄉新栽桑樹70萬株;糧食總產量分別為872.4萬千克、880.6萬千克、870.6萬千克;油料產量分別為161.5萬千克、166.5萬千克、170.2萬千克;生豬出欄分別為18187頭、19064頭、25868頭。2006年,人均存欄生豬1.5頭,出欄肥豬1.2頭;有年出欄生豬120頭以上的私營養殖場3個。獺兔是柴井鄉的一項新型產業。2006年,柴井鄉共養殖獺兔種兔4000隻,常年圈存3.5萬隻。
柴井鄉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柴井鄉農業總產值5203萬元。柴井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蔬菜、花生為主;柴井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家禽為主。

工業

柴井鄉工業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柴井鄉有工業企業9家,職工137人;工業總產值為2919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3萬元,比2010年增長6.5%。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商業網點113個,職工346人。2011年,柴井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446萬元;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500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89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7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社會


教育

2005年,成都軍區在柴井鄉投資120萬元援建“八一希望小學”1所,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2006年9月,投入使用。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幼兒園2所,小學5所,初中1所,在校生共3198人,專任教師149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文化站1個,2個行政村有文體活動室,示範文化村2個,文化示範戶20個;有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1.2萬冊。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學校運動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廣播電視網路公司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00戶,入戶率9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設病床20張。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柴井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9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柴井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5戶,人數25人,支出6萬元,月人均2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51戶,人數903人,支出57.1萬元,月人均52.7元;農村醫療救助48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9人次,共支出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1.6萬元;社會福利費30.6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52張,收養農村五保33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56萬元;基金支出合計229萬元。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3萬人,參保率59%。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有郵政所1處;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柴井鄉境內有鄉級公路1條;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總長116千米。柴井鄉有巴(中)南(部)高速公路過境。

文化


● 地名由來
柴井鄉古稱柴家井,相傳漢代姓柴的族人在該地鑿井取水煎鹽,命名為柴井場;因鄉人民政府駐柴井場,故名。

政治


全鄉19個黨支部,黨員500人。2008年鄉黨委緊緊抓住爭創黨建工作示範鄉的有利契機,按照“舉旗幟、抓班子、促發展”的要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題,規範“五權”運行機制,發揮堡壘作用;強化學習,發揮教育作用;加強幹部管理,切實轉變作風;黨員幹部帶頭示範,發揮輻射作用;建立聯繫制度,發揮幫帶作用;培育新興產業,發揮帶領作用;創新產業模式,發揮服務作用。同時,進一步加強支部活動陣地的建設,規範制度,添置設備,開辦了農民科技文化培訓學校,落實了“三聯繫”活動。年初,在黨員幹部中開展了公開承諾活動及“三滿意”測評,對群眾不滿意的制定了整改措施,增強了支部的戰鬥力。發展黨員20人,外出務工黨員72人,舉辦8課時培訓,對75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培訓。規範了全鄉17個村黨支部的活動陣地的各類資料,增添了室內設備,同時通過遠程教育工程和農民自我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全體農民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