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祠

楊宗祠

楊宗祠位於五通橋區冠英鎮天池村八組,座西南朝東北,海拔343米。由大門、戲樓、前廳、廂房正房及花園組成,平面呈長方形,四周有圍牆,佔地面積3546.2平方米,天池壩楊宗祠中的古井,至今完好,井邊的紅色“雅石”已被磨出坑,可見來取水者眾多。在這大院中的各房間內,不管是有無人居住,都沒有蜘蛛蹤跡,多少年來均如此,當然蚊蟲也很少見。

景點介紹


楊宗祠位於五通橋區冠英鎮岷江西岸約500米的民居群中,始建於清代乾隆12年,因楊姓人中進士而建立。該祠西北向東南,與樂山大佛隔江相望,風水極佳。據傳,此地為中國密教第六代祖師柳本尊的修鍊所在地。地方志云:“天池院有觀音化柳本尊,門前有一進,曾剜一眼舍於井中,俗人目盲,取水洗立即愈”。
天池壩楊宗祠中的古井,至今完好,井邊的紅色“雅石”已被磨出坑,可見來取水者眾多。祠堂佔地2230平方米,是一座復四合院木結構建築,牌樓式大門後為一座戲樓,與正堂、西廂結合,布局嚴整。兩邊的耳門,左邊一個是用白石砌成,右邊則用紅色雅石砌成,紅白二門:白征楊家文武雙全,紅白兩道均為冠。在此古宅大院中,充滿了奇聞異事,筆者收集一、二,以飧讀者。
祠內有建祠時種植的古樹金桂,每年花開三次,香飄天池,還有古樹楠楨參天之態。90年代,一位姓楊的校長將楨楠樹出售,金桂也因此相繼死去,賣樹的校長因此患上腦溢血,卧床10多年。此為怪事之一。
在這大院中的各房間內,不管是有無人居住,都沒有蜘蛛蹤跡,多少年來均如此,當然蚊蟲也很少見。在河西有些老宅無蚊蟲,但無蜘蛛者,則是楊宗祠之獨有。此為怪事之二。
在天池壩祠堂辦學以來,學生中近視眼極少見,但離開學校去別處就讀後,則開始出現近視,不知是祠中空氣還是井水的原因,學生考試成績也優於其他學校,此為怪事之三。
與楊宗祠相近的還有兩座規模較大的祠堂(如陳家祠),均在解放后被拆掉,唯楊宗祠倖免,此為怪事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