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蒜團

炒蒜團

炒蒜團因炒賣大蒜得名,2009年全國大蒜半年上漲40多倍,遊資投機甲流疫情助推,投機者獲取了大量的利潤和價值,很多中間商都獲得了巨額利潤。炒蒜並沒給農民帶來好處,消費者就得為“超額利潤”帶來的高物價買單。據悉,炒蒜團將轉戰辣椒市場。

概述


炒蒜團
炒蒜團
09年初,金鄉縣魚山鎮五名裝卸工人見到大蒜便宜,合資買入七百多噸大蒜,當時價格僅為每公斤2角4分,今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貨,他們立刻變身百萬富翁。暴富的傳奇吸引著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隊伍,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常年研究溫州民營企業熱錢的流動,根據該會的調查,目前有5000萬元溫州遊資進入北方市場買蒜賣蒜,“做大蒜生意能賺錢,溫州商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如今,這股炒蒜風也延伸到了網路,11月28日,在“淘寶網”上,有人兜售大蒜,一個山東蒼山的“大蒜頭”已索價7元。這些抄蒜的投資者們被稱為“炒蒜團”。

現象分析


江西蒜農
江西蒜農
金鄉縣是國內最大的大蒜種植基地,在80萬畝耕地中,常年種植大蒜的就有70萬畝,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蒜都”。但自春節以來,這裡的大蒜價格,已經從2月份最低的每公斤8毛錢漲到了每公斤8塊錢。蒜價猛漲的直接原因是遊資投機;深層次原因是連續兩年的蒜價低迷,產量降低;而甲流的爆發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這三環相扣,一場前所未有的蒜“瘋”在今年爆發。

蒜價瘋漲非“炒”之禍?

隨著聖誕假期的臨近,金鄉縣成功果蔬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翠英正等著出口蒜價的再度攀升。“最近每天價格都在漲,最好的蒜在義大利市場每斤已經可以賣到人民幣20元左右。”王翠英分析說,現在金鄉縣的大蒜存量在55萬至60萬噸左右,預計春節後半年的時間蒜價都會穩定維持在每公斤5元至6元;但如果出口量過大,到時存貨不夠,大蒜價格可能還要上漲。對於蒜價上漲的原因,王翠英與金鄉縣政府的說法如出一轍。12月1日金鄉縣副縣長鍾秀芳表示,今年大蒜價格行情及漲價,主要原因是大蒜供求關係決定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大蒜作為公認的殺菌蔬菜受到熱捧,這也進一步抬升了大蒜價格的上漲態勢,但屬於市場正常周期性的波動,並非存在部分媒體宣傳所謂的‘山西煤老闆和溫州炒房團資金炒大蒜’的現象。”而王翠英證實,目前金鄉縣市面上的大蒜價格也並不像外界傳言的“一公斤十幾元錢”那樣誇張。“一般小一點的每市斤3.2元左右,最高的也不過4元錢。”此前,大蒜這一“不上檯面”的農產品已經鮮亮地搶佔了人們的注意力。
2009年以來,蒜價直線上升,漲幅已經遠超股市和樓市。而一個個類似於神話的故事更在坊間無限流傳:幾個裝卸工合股買入700多噸大蒜,由此一舉成為百萬富翁。“只需要一座倉庫,幾輛卡車。就靠它們掙錢。”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婁剛這樣總結。暴富的傳奇吸引著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隊伍。冷庫是囤積大蒜必須的設備。金鄉地區原本只有1000多洞冷庫,如今已增加到了1400餘洞,這些一夜之間多出來的冷庫,全都是新炒家的藏寶窟。於是,“遊資拋棄股市樓市全心炒蒜”的說法甚囂塵上。不過,很多專業人士卻對此嗤之以鼻,物美超市駐山東負責人李叔平便是其中之一。在李叔平看來,“炒家瘋狂炒高大蒜價格”的說法未免言過其實。“我看到有報道說炒家都帶著錢直接到地里“搶蒜”,這個說法太不靠譜了,大蒜的收穫季節是5月,那時價格還沒有太大的上漲,何來搶購之說?”李叔平說,雖然能夠感覺到確有遊資在大蒜市場里炒作,但大多數還是農戶依據市場情況自行抬高了出售價格。李叔平說,目前最讓他擔憂的不是炒作,而是囤積。“農民的儲存能力有限,但不少有加工能力的當地企業儲存量很大,還越漲越惜售。”這樣做的後果,無疑會讓大蒜的市場供應非常緊張。

再度凸顯定價體系缺失

“蒜價的起伏也印證了我的觀點: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開始明顯強化。”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姜長雲指出,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大上快下”,影響農產品價格的因素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根據中國大蒜網公布的統計數字,前兩年大蒜價格的低迷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種植面積大幅下降。2007年全國各地共計種植大蒜1010萬畝,2008年降到555.5萬畝。而正是這一波下降導致了大蒜的緊缺和價格的飆升。“今年的行情並不可怕。”姜長雲說,最可怕的就是農民由於蒜價上漲而盲目擴種,再度陷入“蒜賤傷農”的輪迴。梳理一下這幾年的蒜市行情,不難劃出一條過山車般突兀的曲線——2004年和2005年,蒜價持續增長,到2006年達到頂峰。於是,大蒜種植面積隨之年年擴大,直接帶來了隨後兩年的蒜市低迷,最低時甚至一分錢一斤蒜。大蒜滯銷,坑了蒜農。去年,大蒜價格到了谷底,不少農戶血本無歸。可是,當他們決定不再種蒜時,供求關係傾斜的天平再一次帶來了蒜價的暴漲。一旦大蒜價格泡沫崩裂,最終的風險會不會還要由蒜農來承擔?與業界專家的看法不同,身為大蒜經營者的王翠英相對樂觀。“預計明年的行情會維持在每市斤3元左右。”王翠英說,穩定的大蒜種植面積是自己的理論依據。“大蒜都是每年9月種,來年5月收,也就是說,明年的蒜現在都已經種完了。”王翠英表示,由於金鄉縣的蔬菜種植採取了規範化管理,加上政府的調控,因此不會出現大批農民種植大蒜,導致“蒜賤傷農”現象的出現。姜長雲表示,本輪大蒜價格暴漲凸顯了農產品定價體系的缺失。在豐收—跌價、減產—漲價的輪迴中,農民每次都滯後於市場的脈動,永遠“踩不準點”。此前,這種情況在香蕉、橘子、白菜等多種農副產品市場均有體現。他建議,國內亟待建立有關交易市場,以規避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現象的一再發生。此外,還應該積極組建農產品聯盟性質的組織,防止因市場信息的不對稱而造成農產品積壓賤賣的情形,促進市場運行的穩定。

“甲流”成大蒜漲價推力

蔓延全球的甲流疫情,成為了蒜商們繼續拉升價位的心理支撐,自出現流感疫情起,國內就盛傳大蒜具預防甲型流感的功效,甚至有媒體稱美國專家也把大蒜列為九大消毒蔬菜之首。吃大蒜預防甲流之說愈演愈烈,顯然起到了一定效果。杭州第十五中學就率先要求學生每人每天定時吃大蒜。該校一次性就採購了200多公斤大蒜,要求每天中午的時候和飯菜同時送到,並規定每位同學都必須要吃。儘管此後,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多位醫學權威均表示,“大蒜確實有殺菌的作用,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大蒜有預防甲流的功效。”但由於沒有直接否定,並沒有為這股大蒜熱潮降溫。但當大蒜價格泡沫崩裂之後,最終的風險卻可能還要由蒜農來承擔。

政府反映


炒辣椒
炒辣椒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第五屆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安全高級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存在通脹危險,將成明年經濟隱憂。只是資金被樓市、股市吸收,現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樓市發生變化,通脹將是非常顯著的。這種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作為知名經濟學家,他的分析必定有相當的道理。眾所周知,樓市現在價格虛高,“泡沫成分”日趨嚴重,跟“炒房團”在其中的投機有很大關係。現在,“炒房團”全面進軍,採用慣用的“囤積”手法,低價購進,高價購出,造成“奇貨可居”假象,繼續深入到各個行業,成為“炒蒜團”、“炒椒團”,進行成為全面性的“炒價團”,形成連帶效應,拉動物價非正常上漲。“炒價”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核心是通過壟斷手法,製造商品緊缺假象,從中謀利。“炒價”人為造成了物價的上漲,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秩序。更為嚴重的是,“炒價團”謀了小集體之私,卻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導致生活成本上升,實際有效收入下降,購買力降低,如果不加以監督和制約,將為成為通脹的一大隱患,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有效遏制這種不正之風。

炒族延續


“炒蒜團”疑似轉戰辣椒
蒜價風波未息,辣椒又成了農產品市場上新登陸的主角。來自辣椒主產區四川的統計,近一周內,批發市場上的辣椒幾乎一天一個價,漲幅最大的品種已經上漲了50%。對此,市場傳言,辣椒暴漲是跟風大蒜,一大批大蒜炒家湧進了辣椒市場。這也從一些蒜販子身上得到了證實。“我現在剛以14元/公斤的價格收了近千噸辣椒。”做了十多年大蒜生意的徐老闆表示,現在大蒜已經收完,賺來的錢剛好能趕上炒辣椒。而他透露,像他這樣改行經營辣椒生意的老闆還有很多。多家辣椒批發商卻表示:2008年辣椒價格跌得很厲害,導致今年辣椒主要產地不同程度減產。供求關係的失衡是辣椒漲價的根本原因。不過,專家分析,不論大蒜還是辣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總產量少,市場盤子小,易受遊資干擾。而這種特性給投機炒作提供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