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地黃

鮮地黃

鮮地黃,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glutinosa(Gaetn.) Libosch. exFisch. et Mey.的新鮮塊根。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潤燥之功效,鮮地黃外用有涼血散瘀,解毒止痛作用。。用於急性熱病,高熱神昏,斑疹,津傷煩渴,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勞熱咳嗽,跌打傷痛,癰腫。外用於乳癰,湯火傷、跌打瘀腫疼痛,暴赤眼痛,均可搗敷或取汁塗搽。

入葯部位


新鮮塊根。

性味


味甘、苦,性寒。

歸經


歸心、肝、腎經。

功效


清熱涼血,生津潤燥。鮮地黃外用有涼血散瘀,解毒止痛作用。

主治


用於急性熱病,高熱神昏,斑疹,津傷煩渴,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勞熱咳嗽,跌打傷痛,癰腫。外用於乳癰,湯火傷、跌打瘀腫疼痛,暴赤眼痛,均可搗敷或取汁塗搽。

相關配伍


1、治吐血: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一兩,以銅器盛。蒸之令消。(《醫心方》單神方)
2、治跌骨破碎:用生地黃搗爛,熨熱過之,日夜數易。若血聚,以針決之。
3、治傷肢折臂,斷筋損骨,但有皮相連者:用生地黃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連續,並杵碎,炒熱封損處。
4、治乳癰:地黃汁敷之,一日數次效。(2-4方出自《衛生易簡方》)
5、治血熱生癬:以生地黃汁頻服之。(《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搗汁或熬膏。外用:適量,搗爛敷;或取汁塗搽。

使用注意


胃虛食少、脾虛有濕者慎服。

炮製


炮製方法

1、生地黃:取原藥材,洗凈泥土,除去鬚根及蘆頭。用時切成段或片。
2、熟地黃:(1)取生地黃,加酒拌勻,置適宜的容器內,加熱燉至酒吸盡,取出,晾曬至外皮粘液稍干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2)取生地黃,置適宜的容器內,加熱蒸至黑潤,取出,曬至約八成干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

採集時間

早地黃在10月上、中旬;晚地黃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穫;野生品春季亦可採挖。采時仔細深挖,不要挖斷根部,除凈莖葉、蘆頭及鬚根,洗凈泥土即為鮮地黃。亦可在挖出后不洗即以干砂土埋藏,放乾燥陰涼處,用時取出,可保存2-3個月。

形態特性


地黃又名:芐、地髓、芑、牛奶子、婆婆奶、狗奶子。體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葉通常在莖基部集成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紫色或成紫紅色,長2-13厘米,寬1-6厘米,邊緣具不規則圓齒或鈍鋸齒以至牙齒;基部漸狹成柄,葉脈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長0.5-3厘米之梗,梗細弱,彎曲而後上升,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幾全部單生葉腋而分散在莖上;萼長1-1.5厘米,密被多細胞長柔毛和白色長毛,具10條隆起的脈;萼齒5枚,矩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長0.5-0.6厘米,寬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開裂而使萼齒總數達7枚之多;花冠長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紅色,被多細胞長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鈍或微凹,內面黃紫色,外面紫紅色,兩面均被多細胞長柔毛,長5-7毫米,寬4-10毫米;雄蕊4枚;葯室矩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基部叉開,而使兩葯室常排成一直線,子房幼時2室,老時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無毛;花柱頂部擴大成2枚片狀柱頭。蒴果卵形至長卵形,長1-1.5厘米。花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主要為栽培,亦野生於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鑒別


藥材性狀

呈紡錘形或條狀,長9-15cm,直徑1-6cm。表面淺紅黃色,具縱直彎曲的皺紋、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的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以條粗長直者為佳。

飲片性狀

生地黃:為小段或厚片,表面淺紅黃色,具縱直彎曲的皺紋、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的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氣味微,味甜。

藥理作用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對內分泌的影響。
3、其他作用,減少冠脈流量的作用,對心臟無影響。

現代應用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相關論述


1、《食療本草》:“主齒痛,吐血,折傷。”
2、《藥性論》:“解諸熱,破血,通利月水閉絕,亦利水道。搗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虛而多熱,加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