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任維的結果 展開

任維

博士生導師

任維教授,男,1964年出生,陝西西安人,博士,博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和1996年分別在第四軍醫大學獲生理學碩士學位和醫學博士學位。

個人簡介


1996年-2006年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工作。其間擔任重力生理學研究室主任和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參加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到第六次飛行試驗,做出突出貢獻。
2006年起在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現為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腦與行為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神經生物物理和神經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計算和神經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系統模擬學會生命系統建模模擬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任維教授主持科技部863項目一項,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發表、交流論文80餘篇,其中30多篇國際論文發表於非線性動力學、神經科學和物理學專業雜誌並被SCI收錄。
徠從1993起,在國內較早開展了非線性理論和神經興奮節律實驗相結合的神經動力學方向的科研工作。成功地將非線性科學的理念與方法應用於神經興奮節律模式複雜性的研究;實驗發現神經自發放電節律的加周期分岔和位於分岔背景中的自發混沌節律。1996年起,通過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科研模式,在神經放電的動力學機制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研究結果在國內外學術雜誌發表和在重要學術會議進行交流,提出了"神經放電節律依據分岔序列結構編碼信息"的觀點。
2006年,與同事在陝西師範大學建立了新的實驗室,致力於以數理科學的研究模式來研究生命科學問題,研究神經元和小規模神經迴路的結構、運動和功能的關係。結合陝西師範大學實際,關注學習記憶和認知發展的神經動力學機制方面的問題,力爭服務於教師教育。鑒於中腦多巴胺系統在強化學習、情緒和行為等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擬以動機與獎賞為切入點,研究獎賞效應相關的學習行為,特別是其中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放電模式及其對大腦皮層神經元的調節作用。

代表性論文


1、 Liu ZQ, Zhang HM, Li YY, Hua CC, Gu HG, Ren W. Multiple spatial coherence resonance induced by stochastic signal in neuronal networks near a saddle-node bifurcation. Physica A(2010, Proof;Doi: 10.1016/ j. physa. 2010. 02029; http://dx.doi.org/ j.physa.2010.02029). 7
2、 Zheng QH, Liu ZQ, Yang MH, Wu XB, Gu HG, Ren W.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bifurcation scenarios observed in the firing of identical nerve fibers. Physics Letters A, 373: 540-545, 2009.~
3、 Yang MH, Liu ZQ, Li L, Xu YL, Liu HJ, Gu HG, Ren W. Identifying distinct stochastic dynamics from chaos: a study on the multi-mode neural firing patter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 Chaos, 19: 453-485, 2009.hUcq}
4、 Yang MH, An SC, Gu HG, Liu ZQ, Ren W. Understanding of physiological neural firing through dynamical bifurcation machineries. NeuroReport, 17: 995-999, 2006.
5、 Ren W, et al. Period-adding bifurcation with chaos in the interspike interval generated by an experiment neural pacemak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7: 1867-1872,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