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安彝族鄉

共安彝族鄉

共安彝族鄉,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地處金口河區駐地西南面,北鄰永和鎮,南鄰山彝族自治州,東鄰峨邊彝族自治縣,西鄰甘洛縣,鄉人民政府距金口河區6千米;總面積168.23平方千米。

1951年9月,共安彝族鄉境域析永樂鄉4村置團結鄉;1984年3月,改為共安彝族鄉;截至2020年6月,共安彝族鄉下轄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象鼻村四組。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商業網點4個,財政總收入346萬元,比上年增長53.8%;2018年,共安彝族鄉有工業企業13個。

歷史沿革


1951年9月,共安彝族鄉境域析永樂鄉4村置團結鄉。
1952年7月,屬邏回聯合區。
1956年3月,屬金口河區。
1956年11月,共安鄉併入團結鄉。
1958年10月,與永樂鄉合併為永樂公社。
1984年3月,改為共安彝族鄉。
共安彝族鄉
共安彝族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下轄7個行政村:林豐村、大板村、文店村、象鼻村、新村、小河村、新建村。
截至2020年6月,共安彝族鄉下轄4個行政村:文店村、象鼻村、林豐村、新河村;鄉人民政府駐象鼻村四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共安彝族鄉地處金口河區駐地西南面,北鄰永和鎮,南鄰山彝族自治州,東鄰峨邊彝族自治縣,西鄰甘洛縣,鄉人民政府距金口河區6千米;總面積168.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共安彝族鄉地處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過渡地帶的小涼山區,為典型的山地地貌,地勢為北西高、東南低,地形地貌複雜,山勢險峻,鄉境內山勢陡險,山巒起伏,群峰林立,溝壑縱橫,且溪流眾多,境內最高點位於老鷹嘴,海拔3321米。
氣候
共安彝族鄉屬亞熱帶氣候,其特點是冬干春旱,夏季多雨,大風,秋季多陰雨綿綿,四季分明,多日照。
水文
共安彝族鄉小河幹流縱貫7個村,由北向南匯合鼓爾石溝、月兒山溝、磨坊溝、鹽井溪、龍膽溪5條大溪溝,其水流量逐級加大,最終經新村注入大渡河。
自然災害
共安彝族鄉主要自然災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其他地質災害並存。已發各類地質災害點及隱患點分佈為象鼻村大營盤,文店村泥瀑、螞蝗溝,新村白溜口、稀濕溝,地質災害低易發區為1.林豐村老鷹嘴馬頸子地質災害一般防治亞區;2.小河村一雀雀嶺地質災害一般防治亞區。

自然資源


共安彝族鄉境內礦藏資源較豐富,主要有鉛鋅、硫鐵、硅、石膏、含鉀黏土等,大部分礦藏具有品位高、儲量大的特點,有開採的價值。
2011年,共安彝族鄉有耕地面積0.5萬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轄區總人口60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3人,另有流動人口610人,總人口中,男性3248人,佔53.9%;女性2780人,佔46.1%;14歲以下1155人,佔19%;15—64歲4229人,佔70%;65歲以上644人,佔11%,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2573人,佔42.7%。
2017年,共安彝族鄉常住人口5342人。
2018年末,共安彝族鄉有戶籍人口5926人。
2021年7月23日,樂山市金口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共安彝族鄉常住人口數為483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商業網點4個,財政總收入346萬元,比上年增長53.8%。
2018年,共安彝族鄉有工業企業13個。
農業
2011年,共安彝族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1582.3萬元,比上年增長6.7%,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生產糧食1079噸,其中水稻43噸,土豆591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油料作物、蔬菜等,藥材種植面積846畝,產量24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69畝,產量49噸,其中花生15噸,油菜籽17噸;蔬菜種植面積1152畝,產量1288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瓜類,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256頭,年末存欄3177頭;羊飼養量3088隻,年末存欄993隻;牛飼養量452頭,年末存欄151頭;家禽飼養量4.8萬羽,上市家禽2.5萬羽,生產肉類742噸,其中豬肉552噸,牛肉80噸,羊肉73噸;禽蛋30噸,累計造林5萬畝,林木覆蓋率54.5%。
工業
2011年,共安彝族鄉工業總產值2323.5萬元,比上年增長5.6%。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小學3所,在校生516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98人,專任教師1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農家書屋7個,藏書1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衛生院1個;病床6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病床6張,固定資產總值7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共安彝族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9戶,人數238人,支出2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78.8元,比上年增長1.1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支出0.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4人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醫療救助21人次,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4.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4人次,支出1.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1萬元。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共安彝族鄉有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0.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0.5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82.9%。
● 供電
2011年,共安彝族鄉有發電企業31家,裝機3.2萬千瓦。

交通


2011年,共安彝族鄉有縣鄉級公路1條,境內長12千米,運輸企業擁有客運汽車3輛、25座位。

文化


● 地名由來
共安彝族鄉取共同安定團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