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渠鄉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轄鎮

馬渠鎮,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下轄鎮,地處鎮原縣西北部,東鄰廟渠鎮,南靠武溝鄉,西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孟原鄉,北依三岔鎮,行政區域總面積157.34平方千米。

1949年,為馬渠區;1983年12月,改馬渠鄉。2019年,馬渠鄉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馬渠鎮戶籍人口為14734人。2020年6月,馬渠鎮下轄11個行政村。

2011年,馬渠鎮財政總收入114萬元,比上年增長15%。2018年,馬渠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歷史沿革


馬渠鄉
馬渠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馬渠鎮建立陝甘寧邊區鎮原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9年,為馬渠區。
1951年3月,併入三岔、開邊2區。
1953年1月,恢復馬渠區。
1956年4月,改為基點鄉。
1958年3月,更名馬渠鄉。
1961年6月,改馬渠公社。
1983年12月,改馬渠鄉。 
2019年,馬渠鄉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渠鎮地處鎮原縣西北部,東鄰廟渠鎮,南靠武溝鄉,西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孟原鄉,北依三岔鎮,行政區域總面積157.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馬渠鎮地處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平均海拔1456米。境內最高點位於大塬頭,海拔1767米;最低點位於李咀,海拔1362米。 
氣候
馬渠鎮受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影響,無霜期年平均155天。 
水文
馬渠鎮境內主要河道有一級河蒲河、三級河交口河,總長21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馬渠鎮下轄11個行政村;下設81個村民小組。 
行政村馬渠四坪紅光唐塬趙渠甘川三合汪庄景塬梁寨花岔
2020年6月,馬渠鎮下轄11個行政村。
行政村馬渠村唐家塬村四坪村紅光村趙渠村甘川村三合村汪庄村景塬村梁寨村花岔村

人口民族


馬渠鄉
馬渠鄉
2011年末,馬渠鎮總人口1420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1人,城鎮化率23.5%。另有流動人口3653人。總人口中,男性7316人,佔51.5%;女性6888人,佔比48.5%;14歲以下2270人,佔15.98%;15—64歲9856人,佔69.4%;65歲以上1478人,佔10.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6.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人。 
截至2018年末,馬渠鎮戶籍人口為14734人。 

政治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席滿信鄉長:張磊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渠鎮財政總收入114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0萬元,增值稅15萬元,企業所得稅1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870元,比上年增長13%。 
2018年,馬渠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農業
2011年,馬渠鎮農業總產值5281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9萬噸,人均694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家禽飼養量30600羽。 
工業
2011年,馬渠鎮工業生產總值2641萬元。馬渠鎮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20人。 
商貿
2011年末,馬渠鎮有商業網點110個,職工17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4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9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馬渠鎮各類存款餘額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 

文化


地名由來
馬渠鎮過去稱馬渠草原,以姓氏和地形取名。

交通


馬渠鎮境內有005縣道經過。

社會


鄉鎮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馬渠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黃花、杏果、畜禽、藥材、油料、烤煙等支柱產業開發為馬渠鄉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馬渠人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立足當地,開拓進取,為建設一個文明富庶的馬渠辛勤耕耘。

水利建設

馬渠鄉泵站揚水供水工程位於鎮原縣西北部的馬渠鄉境內,主體工程距縣城65公里。鎮原縣馬渠鄉泵站揚水供水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建長20m的鋼筋砼集水廊道1處,新打機井1眼,深120米,建15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1座,50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1座,30立方米水塔1座,磚混結構管理房150平方米,泵房22.5平方米,安裝潛水泵4台,安裝上水鋼管3815米,其中:Dn80鋼管565米,Dn100鋼管3250米。鋪設安裝PUV管供水管道33.95千米,修建閘閥井44座,架設10KV輸電線路0.3公里,380V輸電線路0.6公里,安裝50KVA變壓器1台,配電櫃1個。

教育事業

馬渠鄉
馬渠鄉
鎮原縣馬渠鄉教育管理委員會成立於1985年,前身是馬渠鄉輔導區,地址在馬渠鄉東街的初級中學校園內,現有6間130平方米的職工宿舍和辦公室。轄區有國家辦的各類學校23所,其中:普通初級中學1所、小學21所、幼兒園1所。馬渠鄉的4—6周歲幼兒入園(班)率為37%,6周歲幼兒入園(班)率為84%;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小學畢業生升初中的升學率為97%;初中畢業生生高中率為62%。人均愛教育4.6年,“普九”人口覆蓋率為100%。初中在校學生780人,小學在校學生2198人,幼兒園幼兒園)幼兒324人。有教職工165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有23人獲中級職稱。初中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為80%,小學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為96%。馬渠鄉教委會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宗旨,嚴格執行各項教育法規,加強管理,一手抓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教育質量的提高,使馬渠鄉教育工作呈良性發展趨勢。自1994年以來,初中畢業會考成績一直居鎮原縣前茅,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集體;小學教學質量也逐年提高。1999年,馬渠鄉順利通過了甘肅省、地的“普九”驗收,馬渠鄉人均受教育率明顯提高。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馬渠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6平方米;農家書屋11個,藏書1.85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馬渠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11個;病床10張,固定資產22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萬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891人,參合率99.2%。

社會保障

馬渠鄉
馬渠鄉
2011年,馬渠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戶,人數56人,支出15.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1戶,人數2492人,支出279.4萬元;農村五保供養85人;農村醫療救助55人次,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35.6%;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0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人。2011年末,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5917人,參保率78%。

旅遊


景點:三合村的古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