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香山寺

洛寧香山寺

洛寧香山寺,位於洛陽西120公里的洛寧縣西部山區羅嶺鄉羅嶺村。其整體布局嚴謹,環境優美,現存多為清代建築,且保存較為完整。2008年,洛寧香山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介紹


洛寧香山寺
洛寧香山寺
洛寧縣羅嶺鄉羅嶺村的西山,八座小山頭連綿起伏,簇擁著鬱鬱蔥蔥的少女峰,猶如一尊蓮花寶座,古色古香的香山寺便坐落其中。
香山寺歷史悠久,興盛之時,其信徒遍及川、陝、晉、皖、魯、蘇等地。
香山寺現存殿房36間。正殿面闊5間,硬山式磚木結構,東西有耳房和配殿,各面闊兩間,也為硬山式磚木結構。東西廊房均為面闊5間的硬山式建築。山門為面闊3間的懸山式建築,兩側有東西閣。兩閣外側東為鼓樓,西為鐘樓,為兩層硬山式磚木結構,並與東西廊房相連。
寺內有古柏一株,生長旺盛,相傳為建寺時所栽,樹齡有1900餘年。其主枝分出三大枝,樹身及枝幹扭麴生長。遠眺古柏,其身形往往呈現出龍、鳳、虎等不同形態,極為奇特,被譽為鎮寺之寶。寺內還存有清代重修碑一通。

建寺典故


香山寺只比白馬寺創建時間晚一年,兩座寺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呢?
原來,當年印度高僧用白馬馱著經書,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終於來到了中原大地。雖然一路翻山越嶺,遇見美景無數,但當他們來到羅嶺后,仍被這個地方的奇特地形所深深吸引。這裡,八座山頭環繞著少女峰,就像是上天為迎接佛教入中原而專門安排的一處合宜之地。見到這份“厚禮”,兩位高僧感慨萬千,便默默地記下這一處聖地。創建白馬寺的第二年,他們就來到這裡建起了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香山寺。
從那時起,香山寺與白馬寺就有了密切的聯繫,並一直延續至今。1998年、2004年以及2005年,白馬寺陸續贈送給香山寺多尊佛像。這些佛像成為香山寺的新景觀,也印證了兩座寺院的友好關係。

相關傳說


關於香山寺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羅嶺村有一對貧窮的老夫婦,心地非常善良。有一次,他們在路邊看到一條小蛇,因被人砍傷已奄奄一息。老夫婦便收養了小蛇,取名為“小山兒”。他們精心將小蛇養大後放回山中,後來,因為生活困難,老夫婦到外地要飯去了。
小蛇長成了一條蟒蛇,沒人看管后就露出了本性,在羅嶺村一帶禍害百姓,咬死了一個人。人們只好把老夫婦找回來,希望他們能制服蟒蛇。
夫婦倆來到蟒蛇經常出沒的地方,忽覺一陣陰風吹來,蟒蛇已來到他們面前。老夫婦連忙大叫“小山兒”,蟒蛇這才發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來了,便乖乖趴在地上。老夫婦認為是他們沒有教好小蛇才牽連鄉親遭殃,氣憤之下,竟雙雙撞死在蟒蛇面前。蟒蛇知道是自己作惡多端才氣死老夫婦的,感到“無顏”苟活,也跟著撞死了。
因蟒蛇之累這裡連失三條命,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傷三口”,後來念轉音了,就叫成了“商山”。為了紀念這對老夫婦,人們尊稱他們為商山祖爺、商山奶奶,寺院也就叫做“商山寺”。而“商山寺”聽起來音如“香山寺”,長此以往,商山寺又有了香山寺之名。

寺廟特色


香山寺大殿門口的匾額上,寫著“釋道儒”3個字。大殿內,三教始祖並排而坐,中間端坐於蓮花寶座上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坐在牛背上的,是道教創始人太上老君;右邊坐在書箱上的,是儒教創始人孔子。三教始祖被一起供奉著。
三教掌門人緣何被一起供奉於寺內?當地也有一個傳說。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傳的“道”原本相同。當年,他們曾在香山寺這個地方相聚,然後南下一起普度眾生。不幸的是,到魯山後,他們碰到惡人被打散,只好各傳各的道,於是就分成了三教,後來又衍生出九流,這才有了“三教九流”之說。
這個傳說雖似荒誕,卻體現了華夏文明和而不同的主張。在世界的其他地區,因教派立場的不同而引發衝突和爭執是常有之事,唯獨在中國,釋、道、儒三家雖然“道”不同,卻可以“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