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記憶
草原記憶
在錫林郭勒大草原肥沃土壤里汲取生命甘泉的大型民族舞劇《草原記憶》,充滿濃郁的草原氣息和民族特色,把幾十年前在草原上發生的令人柔腸百轉、氣盪揮淚的感人故事演繹為一部大型舞劇,將觀眾帶入一個遠在天邊的夢幻草原的記憶中,通過唯美精彩的舞段、迴轉磅礴的舞台效應,折服了觀眾。
內蒙古草原向來被稱為“歌的海洋、舞的故鄉”,該舞劇挖掘民族傳統文化,運用民族歌舞藝術的多種元素,凝聚了文藝工作者們的辛勤汗水而大放異彩,堪稱草原舞台藝術的一朵奇葩。劇情
草原記憶
民族舞劇-草原記憶
表現民族舞劇結構的新視角。大型民族舞劇《草原記憶》中強化人本意識,揭示人性的真善美,追求與表現現代的文化精神,努力以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自由自主的時空轉換,調動多種藝術手法豐富舞台效果,擴大了審美張力。舞劇的主線是上海孤兒對草原母親的深刻記憶,展現的是草原母愛的無私偉大,融合了傳統的、現代的、具象的、意象的表現方法,在舞台布景、服裝、燈光等舞台美術方面,通過真實的質感、恰當的色光變幻以及各種效果營造出舞劇情境所需要的藝術氛圍,增強了舞劇的感染力。舞劇是綜合音樂、美術、舞蹈於同一舞台空間的戲劇藝術形式,從整個舞劇表演效果可以看出編導的多方位思考和技巧上的飛躍。舞劇以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情感人至深,生活氣息濃厚,使觀眾能感受到草原鄉土的親切。
大型民族舞劇《草原記憶》突出草原音樂風格,馬頭琴、呼麥、長調、潮爾等傳統因素的加入與烘托,使古樸典雅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相結合,歡快、明朗、雄渾、粗獷的舞蹈音樂大大烘託了全劇的藝術感染力。舞劇中有的情節還巧用靜場手法,情節陡轉間,琴瑟激昂,有著一定的衝擊力與震撼力
草原記憶
大型民族舞劇《草原記憶》舞蹈編排頗有獨到之處,群舞體現著鮮明的地域風格,與主人公的獨舞、男女雙人舞形成鮮明的寫照,組構成完整的戲劇效果,同時讓觀眾感受到民族舞蹈的嶄新風貌,從而雙重享受到舞蹈美與戲劇美。舞劇中的“春之舞”、“哈那舞”、“賽馬舞”、“思念舞”、“風雪舞”不僅舞蹈形體很美,其舞美構圖精巧、獨特新穎、與全劇形成渾然一體的和諧之美,在舞劇中亦表現得非常突出,草原舞蹈常用的舞蹈語彙和傳統舞蹈構思也有著創新意義。特別是“哈那舞”不僅舞蹈語言有創意,同時展現了蒙古包的製作與實用價值。在主要情節的處理上,該舞劇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舞蹈語彙超出現實空間,詩情畫意地描繪了全劇的哲理概念和人物內心的細膩,擴展了藝術的極大想象力。
時間:2012年5月19日至20日
地點:青島大劇院
時間:2012.06.25-2012.06.26
地點:深圳保利劇院
時間:2012.06.16-2012.06.17
地點:重慶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