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飲

微飲

簡介


● 英文名稱:Mild Fluid Retentio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飲邪輕微者,以短氣為主症。

百科解讀


● “飲”是體內水液停聚而轉化成的一種較痰清稀、較水混濁的病理性產物。飲邪輕微者,稱之為“微飲”。

病因病機

● 人體因外邪侵襲、情志內傷,或中陽素虛,影響肺、脾、腎輸布排泄水液功能者,皆能停聚成飲。
● 飲邪具有“淡盪流動”的特性,停聚於人體各處,引起相應的癥狀。《金匱要略》:“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微者短氣。”從微飲短氣的主症推測,飲邪當停聚於心下,支撐胸膈,肺氣不利,影響肺臟“司呼吸”的正常生理功能。
● 《張氏醫通·諸氣門下》:“微飲而短氣,由腎虛水邪停蓄,致三焦之氣升降呼吸不前也。”微飲阻滯三焦氣機,也可導致喘促短氣的癥狀。

現代醫學範疇

● 微飲,大致與現代醫學中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胸膜炎、心力衰竭等疾病有較密切的聯繫。以上疾病,在癥狀上均有喘促短氣的表現,在病理上均有炎症導致的滲出等,均與“微飲”的病機及飲停部位對應。尤其心力衰竭導致的心源性哮喘,屬於危重病證,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癥狀自查

● 微飲,主要的癥狀是喘促短氣,且癥狀較為輕微。若常伴有咳嗽,咳痰不出,但氣道內常覺有分泌物,則懷疑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若伴有小便不利的癥狀,則應高度關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施治

● 《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微飲的施治,選用經方苓桂術甘湯、腎氣丸,總以溫陽利水為大法。
● 現代醫學採用利尿劑治療心衰導致的心源性哮喘,也恰恰符合了傳統醫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