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陳矩的結果 展開

陳矩

清末民初詩人

陳矩,人名。有清末民初著名詩人陳矩,有明代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

人物關係


簡介


陳矩(1851-1939),字衡山,晚清民國貴州貴築縣(今貴陽市)人。著名詩人。出身書香門第,其兄陳燦、陳田皆清末名士。早年曾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考上,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以監生考取實錄館謄錄,后以軍功入仕。隨遵義黎庶昌出使日本、整理文案,為黎主要隨員。十七年(公元1891年)回國后,歷任四川台州、石泉、三合等縣知縣,後任成都知府。辛亥革命,署理過犍為縣徵收局長,一度代理縣事。1913年回貴陽,歷任國學講習所長,貴州圖書館長、貴州通志局編纂等。陳矩在四川作官20多年,清廉慈惠,"善政異績,美不勝書",在川西很有名,在天全任上,深入深山找水,引水下山,灌田數千頃。

著述


陳矩知識淵博,興趣雅然,在天全時,搜得奇石無數,編排成譜,有"天全石譜","天全石錄"。在日本時,搜得日本國金石遺文四千餘種,將之編成《日本金石書》,又尋得各種遺書百餘卷,宋元槧本二百餘卷,名人著述未刊行五百餘卷,回國時帶回,影印為《靈峰草堂叢書》百卷和《中國逸書百種志》。他科舉不第,因仕途不如兄長陳燦、陳田順利,遂罷功名之心,專門從事學問研究,其學問文章在晚清民初貴州人中堪稱一流,時稱"南學巨子"。著有《石鼓文全箋》、《鳧氏為鍾圖說補義》、《商周鼎鍾兩種》,又留心孔孟研究,刊刻有《孟子外書補註》,纂輯有《孟子弟子考補正》、《孔孟弟子輯錄》等。陳矩為著名詩人,所作《秋柳》四律,深得王漁洋神韻,海內傳誦。日本才女藤野真子酷愛中國文化,書畫詩文均佳。他偶於東京書肆購得陳矩著的《悟蘭吟》一卷,其中載有《秋柳》四律,反覆吟誦,愛不釋手。陳矩出使日本時,二人相見,談詩論文,相見甚歡,詩壇一時傳為佳話。著有詩集《悟蘭吟》、《滇游草》、《東瀛草》、《東瀛文稿》、《入蜀文稿》、以及散見的《黔中雜詠》、《白水岩觀瀑歌》、《聱園居士傳》等。還寫有《紅岩古刻石書後》一文,對中華民族偉大的古迹紅岩碑進行了研究。還擅書畫,有《聱江秋影圖》傳世。又獻身桑梓的文化事業,著有《貴州通志·金石志稿》和《都勻縣誌》等。

研究


陳矩晚年主要從事文化學術研究,民國八年(1919),他任民國《貴州通志》分纂。次年受聘主纂《都勻縣誌》。民國十四年(1925)出任《修文縣誌》總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他已85歲,“神明不衰”,被聘為貴州文獻征輯館專任編審,繼續擔任《貴州通志》的編纂工作。3年後,這位“孜孜不倦,老而彌篤”的詩人、學者病逝家中,享年88歲。

經歷


清光緒十九年(1893),趙藩在《靈峰草堂集·序》中闡述了陳矩的經歷與其著述的關係。他認為,陳矩一生“往來南北,馳驅海外,歷水陸數萬里,所至必登覽其山川,搜訪其圖書古迹,與其賢士大夫游,已著之篇什”。的確如此,陳矩所到之處,十分注意當地的山川形勝、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地方特產等,然後將其訴之筆端,以之成文。數十年間,他筆耕不輟,留下大量的學術著作。其在四川天全任職時,曾搜集奇石無數,隨後將其編排成《天全石錄》。在日期間,他又將搜獲的金石遺文四千餘種編成《日本金石志》;並將在日搜尋到的各種遺書、宋元槧本、名人著述未刊本,影印為《靈峰草堂叢書》與《中國逸書百餘種》。陳矩不僅長於史志,而且對鐘鼎金石有著很深的研究。其著述有《石鼓文全箋》、《鳧氏為鍾圖說補義》、《商周鼎鍾兩種》及《貴州通志·金石志稿》。在經學研究上,陳矩亦有成就,他曾刻印、纂輯孔孟的經典著作,校勘孫應鰲的《淮海易談》。陳矩詩文亦蜚聲海內外,一生著有《悟蘭吟館詩集》、《東瀛草》、《東瀛文稿》、《滇游草》,后均收入《靈峰草堂集》。另有《入蜀文稿》、《黔中雜詠》、《白水岩觀瀑歌》、《聱園居士傳》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