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

固體

固體是物質的一種聚集狀態。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比較固定的體積和形狀、質地比較堅硬。

固體是由數量級為10^23的粒子所結合成的宏觀體系,是一個複雜的多體系統。固體的基態(即T=0K時的狀態)不僅是最低的狀態,而且還是某種有序狀態。從微觀角度分析,實驗上所測得的宏觀屬性是固體在外擾動作用下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時所產生的響應。

一般來說固體是宏觀物體,除一些特殊的低溫物理學的現象如超導現象、超液現象外,固體作為一個整體不顯示量子力學的現象。

分類


晶狀固體(Crystalline solids):有規則的結構。如:糖,鹽等晶體。
非晶狀固體(Amorphous solids):無規則的結構。如:玻璃。
准晶體(Polycrystalline solids):由大量結晶體(crystals)或晶粒(grains)聚集而成,結晶體或晶粒本身有規則結構,但它們聚集成多晶固體時的排列方式是無規則的。
固體
固體
通過其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固體的特性可以與組成它的粒子的特性有很大的區別。研究固體的物理科學叫做固體物理學
一般來說。一個物體要達到一定的大小才能被稱為固體,但對這個大小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固體是宏觀物體,除一些特殊的低溫物理學的現象如超導現象、超液現象外固體作為一個整體不顯示量子力學的現象。

特性


1、固體里的粒子是緊緊相扣,不易進行運動。固體是固定在物質里一個特定的空間。當有外力對物質施加作用時,固體以上型態會被扭曲,引致永久性變形。儘管任何固體都會有熱能量,粒子間可以相互震動,此粒子運動卻相對不那麼劇烈,並不輕易靠感覺來觀察。
2、固體的膨脹和收縮
固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
3、固體的熔化
固體達到熔點,會變為液態存在,其質量不改變。

特殊狀態


像食鹽,白糖這些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都叫晶體。像石蠟,橡膠這些就叫非晶體。
在140萬大氣壓下固體會變為超固態,在超固態狀態下繼續加壓就可能會變成中子態。
固體的組元比較密集,振動程度比較弱,有一定阻擋外力發生形變的能力,包括了有序和無序體系。有明顯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