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鞦韆
打鞦韆
濰城舊日打鞦韆的風俗與放風箏一樣流行,近年這項活動也在逐步恢復。打鞦韆的活動在清明、寒食時節展開,有運動和娛樂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
俗諺曰:“悠一悠,不長秋”,說是春天打了鞦韆,秋天不招瘟疫。以此,男女老少,都踴躍前來“悠一悠”。當年的鞦韆有兩種形式,一種叫“轉鞦韆”,一種叫“月鞦韆”。 “轉鞦韆”吊在城中白浪河沙灘上,民國《濰縣誌稿》對“轉鞦韆”的盛況描寫甚詳:“白浪河邊沙灘上,坎地豎以木柱,上綴橫樑,四面繩系畫板,謂之‘轉鞦韆’。小家女子,多著新衣,圍坐畫板上。柱下圍一木柵,內有人推柱使轉,節之以鑼。當鑼聲急時,推走如飛,畫板可篩出丈余,看似危險,而小女子則得意自若也。又於鞦韆柱頂上懸一小旗,並系以錢,則有多數勇健少年揉升而上,作 ‘猴兒坐殿’、‘鴨鴨浮水’、‘童子拜觀音’種種把戲,謂之‘打故事’。捷足者得拔旗攜錢以歸,觀者乃誇讚呵好不絕”。“月鞦韆”是一般人家所架的鞦韆。舊時習俗:清明逢在農曆二月間,從正月十六日吊鞦韆;若清明在三月,就從二月二日吊鞦韆,總要跨一個月頭,所以叫“月鞦韆”。
“月鞦韆”的搭架,豎兩根粗壯的立柱,加兩對交叉的托樑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結實地綁紮粗壯橫樑。拴鞦韆繩的環子用蠟條圈,穿套在樑上,名叫“拘”。打鞦韆之前,抓住兩條繩上的兩隻拘向外甩開,名為“撇拘”。這種可移動的拘,就叫“活拘”。鞦韆初立,在立柱上貼對聯,如“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橫樑貼批,如“上樑大吉”。有的還燒紙、焚自扎的“姑姑”,俗傳可避免摔傷事故,以保平安。鞦韆,俗稱“悠千”,遊戲於鞦韆之上,叫“打鞦韆”(“打悠千”),或又稱“驅鞦韆”,“驅”,是用力躬身、屈腿、下蹲、直起、挺身、擴胸一系列連續動作的總稱,這是訂鞦韆的最基本的動作。若自己“驅”不起來,靠別人執繩盪起,則名為“送”。鞦韆盪起,兩拘會逐漸向橫樑中間靠攏,這叫“並拘”。按習慣,“並拘”之後要停下來讓給別人。大鞦韆的花樣很多,如“獨立”、“獨坐”、“單人跪驅”、“撈魚摸蝦”、“拾物件”、“懸棒槌”、“驅雙站”、“一驅一”、 “打胖孩兒”、“逛花園”、“青石板”、“串花心”等。有的動作還辦以歌謠,如“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