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頂

中國歷史遺跡

飛龍頂是我國道教名剎,位於滎陽市北部18公里的高村鄉境內,北瀕黃河,南望嵩岳,東臨漢霸二王城,西連牛口峪虎牢關景區。飛龍頂旅遊區以飛龍頂為中心,面積大約8平方公里,以廟會活動為旅遊熱點。

建設背景


飛龍頂
飛龍頂
它始建於明,興盛於清,歷史上曾被譽為“中州奇”,區內古建築群落雄偉壯觀,峰嶺競秀,環境幽雅,歷來為僧俗遊人雲集的場所。

主要景觀


“文革”拆毀前時,飛龍頂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
一、祖師大頂,又稱祖師頂、飛龍金頂,是飛龍頂最重要的建築群,自下而上、自南而北依次有一天門、二天門、琉璃影壁、樂樓、三大殿、壽極閣、清虛府等建築。清虛府,坐落於飛龍頂北側最高處的一座小山上,即金頂的所在,也是飛龍頂的絕勝處。其建築於一座高達30餘米的不規則形台基上,通體為九脊廡殿重檐樓閣,共有上、中、下三層,甚是巍峨壯觀。清順治8年(1651)重建。三大殿,包括祖師殿、三清殿(原名紫雲宮)、玉皇殿,是飛龍頂的主要建築之一,創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三殿中以祖師殿中的三十六將與玉皇殿中的三十六帥的巨幅壁畫,最為引人注目。
二、泰山東頂,也稱東嶽行宮,位於金頂東側的突兀小山峰上,包括玉皇觀、碧霞祠2座建築。
三、華山西頂,也稱西嶽行宮,位於金頂西側的高台地上,有建築1所。
四、南崖閣,又稱南嶽行宮或南大殿,早毀。
飛龍頂創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至明嘉靖和萬曆年間(1573—1620)陸續進行過規模較大的增建、重修;清順治年間(1644—1661),又大力開拓擴建;直到清末同治、光緒年間仍進行過重建和維修,才最終形成並保留下一個規模龐大、壯麗的建築群。
飛龍頂的建築包括宮殿、亭閣數十間,頂部大都施有琉璃瓦和脊獸,樑柱上多飾彩繪;在布局上依山就勢,玲瓏巧麗,互相照應,嚴整有序;保存的200多尊塑像、近百幅壁畫,布局工整,筆意古雅。另外尚有100餘塊明清碑石等。是個內容十分豐富的文化寶庫。惜在“文革”中被全部拆毀。

相臨景點

白沙湖新鄭鞏義石窟寺黃河遊覽區少室闕太室闕鄭州商城遺址北宋皇陵漢霸二王城啟母闕環翠峪風景區官渡古戰場神仙洞鄭韓古城劉禹錫墓原武溫穆王壁畫墓鄭州市森林公園鄭州城隍廟古滎冶鐵遺址黃治三彩窯址後周皇陵新鄭博物館歐陽修陵園登封虎牢關蒿山“二七”紀念塔杜甫故里打虎亭漢墓飛龍頂大河村遺址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區河南博物院花園口黃帝宮黃帝故里黃河博物館黃河大觀位吉鴻昌墓紀公廟康百萬莊園裴李崗遺址三皇山商城遺址宋陵嵩山國家森林公園

旅遊信息


交通提示

從鄭州市中心坐長途巴士到達北邙鄉,再轉車到飛龍頂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