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推廣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農業推廣》是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偉。
廣義的農業推廣是以農村社會為範圍,以農民為對象的家庭農場或農家為中心,以農民實際需要為內容,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的農村社會教育。現代的農業推廣是將有用的信息傳遞給人們,而且幫助這些人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正確觀點以便有效的利用這些信息和技術(教育過程)的一種動態過程。
《農業推廣》共十三章,包括農業推廣概論、農民行為的產生與改變、農業推廣溝通、創新的採用與擴散、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農業推廣的基本方法與技能、農業推廣試驗與示範、農業推廣教育與培訓、農業推廣計劃與項目管理、農業推廣體系建設、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農業推廣調查、農業推廣工作的評價等內容。同時,設置了簽訂農業技術承包合同、編製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農業推廣成果示範、農業推廣培訓演講、制訂農業推廣項目計劃、農業推廣項目總結、農業推廣現狀調查、農業推廣項目評價等實訓項目。
《農業推廣》總結和概括了我國近幾年來農業推廣的新成果、新經驗,突出了實用性,加強了針對性,充分體現了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和時代特色。
《農業推廣》可作為高職高專種植類專業學生的通用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生物技術、農業經濟、畜牧獸醫等專業學生的選修教材,同時還可作為農業推廣、農村區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等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農民行為的產生與改變 | 第三章 農業推廣溝通 | 第四章 創新的採用與擴散 | 第五章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 | 第六章 農業推廣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
第一節 農業推廣的基本概念 | 第一節 農民行為的產生 | 第一節 溝通的概念和分類 | 第一節 創新的採用過程與規律 | 第一節 農業科技成果概述 | 第一節 農業推廣的基本方法 |
一、農業推廣的涵義及其演變 | 一、行為的概念及特點 | 一、溝通的含義及作用 | 一、創新的概念 | 一、農業科技成果的含義與屬性 | 一、大眾傳播法 |
二、農業推廣的地位和主要社會功能 | 二、行為產生的機理 | 二、溝通的分類 | 二、創新採用過程的階段性 | 二、農業科技成果的類型與特點 | 二、群體指導法 |
第二節 農業推廣發展簡史 | 三、影響行為產生的因素 | 第二節 農業推廣溝通的要素、程序和特點 | 三、創新採用者的差異 | 第二節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 三、個別指導法 |
一、中國古代農業推廣史 | 四、行為產生和改變的理論 | 一、農業推廣溝通的要素 | 四、創新採用率及其決定因素 | 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概念 | 四、推廣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
二、我國近代的農業推廣 | 第二節 農民行為的改變 | 二、農業推廣溝通程序 | 第二節 創新擴散曲線與擴散過程 | 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要素與條件 | 第二節 農業推廣的基本技能 |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農業推廣工作 | 一、行為改變的一般規律 | 三、農業推廣溝通的特點 | 一、創新擴散曲線及其表示方法 | 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與特徵 | 一、推廣演講 |
四、改革開放30年農業推廣取得的主要成就與經驗 | 二、農民個人行為的改變 | 第三節 農業推廣溝通的準則、要領和技巧 | 二、創新擴散的階段性與周期性 | 四、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 二、推廣寫作 |
五、我國農業推廣發展對策 | 三、農民群體行為的改變 | 一、農業推廣溝通的基本準則 | 三、農業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 | 第三節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 | 第三節 農業推廣工作的原則和程序 |
六、國外農業推廣發展史 | 四、改變農民行為的方法 | 二、農業推廣溝通的基本要領 | 四、農業創新擴散的有效性 | 一、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方式 | 一、農業推廣工作的基本原則 |
第三節 農業推廣學的產生和發展 | 五、改變農民行為的基本策略 | 三、農業推廣溝通的技巧 | 第三節 進步農民策略 | 二、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 二、農業推廣工作程序 |
一、農業推廣學的性質 | 第三節 行為原理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的應用 | 四、提高溝通效果的措施 | 一、進步農民策略的概念 | 三、提高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效率的基本途徑 | 本章小結 |
二、農業推廣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及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 一、按農民的需要進行推廣 | 本章小結 | 二、實行進步農民策略的後果 | 第四節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的評價 | 複習思考題 |
三、學習與研究農業推廣學的目的、意義和方法 | 二、正確使用期望激勵,調動農民積極性 | 複習思考題 | 三、實行進步農民策略的原因 | 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程度與效率的評價 | 實訓 編製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本章小結 | 三、改變農民群體行為,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 四、進步農民策略的問題 | 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效益的評價 | ||
複習思考題 | 本章小結 | 本章小結 | 本章小結 | ||
複習思考題 | 複習思考題 | 複習思考題 | |||
實訓 簽訂農業技術承包合同 | |||||
第七章 農業推廣試驗與示範 | 第八章 農業推廣教育與培訓 | 第九章 農業推廣計劃與項目管理 | 第十章 農業推廣體系建設 | 第十一章 農業推廣信息服務 | 第十二章 農業推廣調查 |
第一節 農業推廣試驗 | 第一節 農業推廣教育 | 第一節 農業推廣計劃與項目概述 | 第一節 農業推廣組織 | 第一節 農業信息概述 | 第一節 農業推廣調查的內容 |
一、推廣試驗的類型 | 一、農業推廣教育的特點 | 一、農業推廣計劃與農業推廣項目的含義 | 一、農業推廣組織的概念與職能 | 一、信息的概念和特徵 | 一、農業資源調查 |
二、基本要求 | 二、農業推廣教育的教學原則 | 二、農業推廣項目的類型及來源 | 二、農業推廣組織類型 | 二、農業信息的種類和內容 | 二、農業生產調查 |
三、試驗設計與誤差控制 | 三、農業推廣教育活動的實施 | 第二節 農業推廣計劃的編製與實施 | 三、我國的農業推廣組織體制 | 三、農業信息的來源與特性 | 三、農業市場調查 |
四、方案設計 | 四、農業推廣教學方法 | 一、農業推廣項目的選擇 | 四、幾個有代表性國家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 | 第二節 農業信息化和信息農業 | 四、農業科技推廣調查 |
第二節 成果示範 | 第二節 農民技術培訓 | 二、農業推廣計劃的編製 | 五、農業推廣組織的管理 | 一、農業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農業推廣調查的類型與方法 |
一、概念與作用 | 一、農民技術培訓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 三、農業推廣計劃的實施 | 第二節 農業推廣人員 | 二、農業信息化的內容 | 一、農業推廣調查的類型 |
二、基本要求 | 二、農民學習的心理 | 第三節 農業推廣項目的管理 | 一、農業推廣人員的作用 | 三、農業信息化的意義 | 二、農業推廣調查的方法 |
三、步驟 | 三、農民技術培訓方法 | 一、農業推廣項目的管理方法 | 二、農業推廣人員的素質 | 四、信息農業 | 第三節 農業推廣調查的實施 |
四、總結 | 第三節 農業推廣人員培訓 | 二、農業推廣項目計劃動態調整與評估 | 三、農業推廣人員的職責 | 第三節 農業推廣信息系統 | 一、農業推廣調查的準備 |
第三節 方法示範 | 一、農業推廣人員培訓的意義 | 三、農業推廣項目的驗收、鑒定與報獎 | 四、推廣人員的管理 | 一、農業推廣信息系統概述 | 二、調查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
一、概念與作用 | 二、農業推廣人員培訓的內容與方法 | 本章小結 | 本章小結 | 二、農業推廣信息系統的利用途徑 | 三、撰寫調查報告 |
二、基本要求 | 本章小結 | 複習思考題 | 複習思考題 | 三、農業推廣信息系統的應用 | 本章小結 |
三、步驟 | 複習思考題 | 實訓一 制訂農業推廣項目計劃 | 第四節 農業推廣信息服務 | 複習思考題 | |
四、總結 | 實訓 農業推廣培訓演講 | 實訓二 農業推廣項目總結 | 一、農業推廣信息服務體系 | 實訓 農業推廣現狀調查 | |
本章小結 | 二、農業推廣信息服務的內容與方法 | ||||
複習思考題 | 三、農業推廣信息諮詢服務 | ||||
實訓 農業推廣成果示範 | 四、提高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質量 | ||||
本章小結 | |||||
複習思考題 | |||||
第十三章 農業推廣工作的評價 | |||||
第一節 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概述 | |||||
一、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作用 | |||||
二、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原則 | |||||
三、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內容 | |||||
第二節 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指標體系 | |||||
一、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 |||||
二、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 |||||
三、生態效益指標體系 | |||||
四、推廣成果綜合評價 | |||||
五、農業推廣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 |||||
第三節 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步驟和方法 | |||||
一、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步驟 | |||||
二、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方式與方法 | |||||
本章小結 | |||||
複習思考題 | |||||
實訓 農業推廣項目評價 |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