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罰臧否
漢語成語
陟罰臧否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zhì fá zāng pǐ,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意思是指對下級的獎罰或提拔,賞罰褒貶。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含褒義。
陟(zhì):鼓勵。罰:懲罰。臧否(pǐ):善惡,這裡形容詞用作名詞。臧,善;否,惡。
陟罰臧否,泛指對下級的獎罰或提拔,賞罰褒貶。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章炳麟《革命道德論》:“郡邑守令仰望風采,陟罰臧否,在其一言。”
《前出師表》諸葛亮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皇宮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姦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