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壘地域

築壘地域

築壘地域是構築有永備和野戰設計工事以及其他築城工事,並與各個工事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築壘配系的地域或地帶,包括前沿陣地、戰鬥警戒陣地和兩道防禦地帶三個部分。

解釋


根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兵種和勤務》的解釋,築壘地域有兩層含義:
1.構築有永備和野戰設計工事以及其他築城工事,並與各個工事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築壘配系的地域或地帶。能由專門指定的部隊獨立地或與諸兵種合成部隊(野戰部隊)協同進行持久頑強的防禦。某些情況下也可僅有野戰部隊防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築壘地域相當普遍,目的在於掩護國境和海岸地段、重要的戰役戰略方向、行政和政治中心、經濟區及其他目標。在蘇維埃共和國,最早的築壘地域是在國內戰爭年代建立的(莫斯科、彼得格勒、薩拉馬燈築壘地域),構築的主要是野戰築城工事。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關於築壘地域構築和防禦的理論。在蘇聯,軍事工程師戈連金、赫梅利科夫、科漢諾夫等(其他國家有居爾曼、紹維諾等)對此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法國、德國、芬蘭和其他國家都在國境築壘線(築壘地帶)配系中構築了築壘地域(如馬奇諾防線、齊格菲防線、曼那海姆防線)。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在滿洲準備對蘇聯進攻的屯兵場時,也構築了國境築壘地域配系,其中最堅固的是波格拉尼奇納亞築壘地域(綏芬河築壘地域)。蘇聯在三十年代為了抵抗可能的侵略,沿西部國境構築了一系列築壘地域,其中一部分在邊境交戰(1941),防守列寧格勒、基輔和其他城市時發揮了作用。
戰前構築的築壘地域有幾道防禦地帶(陣地)和斜切地區組成。其基礎為築有永備射擊工事的防禦樞紐部。在防禦樞紐部之間的間隙地,則構築野戰工事,並由野戰部隊防守。有些築壘地域包括數個地境。在築壘地域前面通常構築縱深達20公里的保障地帶。戰爭年代按類似要圖構築築壘地域,但構築的主要是野戰工事,通常由野戰部隊防守。在構築這種築壘地域的實踐中常常非正式的將其分為永備和野戰兩類。永備築壘地域具有堅固和複雜的鋼筋混凝土和裝甲築城工事構成的配系,工事內設有專門的火炮、機槍等。野戰築壘地域則主要由土木和土石工事組成,工事都適合於使用野戰部隊的建制武器。根據所掩護的方向和目標的重要性,築壘地域的縱深可從6——8公里一直到50公里甚至更大,1公里正面上築城工事和火器的密度:永備射擊工事——達10——15個或更多,野戰火炮——達10——20門,反坦克兵器——達10件或10件以上。
過去構築的築壘地域至少不少國家(希臘、土耳其等)還保存著。將來在防禦配系中,仍不排除構築和運用築壘地域。
2.指定擔負防禦任務的建制軍事部隊。蘇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年代,為了提高防禦的穩定性,曾建立相當數量的兵團,稱為“築壘地域”。每個兵團由數個機炮營以及若干保障和勤務分隊組成。他們通常都編入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並在其編成內參加防禦和進攻戰役。和平時期一個標準的築壘地域編成為:築壘地域指揮機關、3個獨立機槍營、1個獨立通信連和1個工兵連。此外,某些築壘地域還編有1個炮兵團(3營制)和6個暗堡炮兵排。一旦戰時,得到動員令后,築壘地域各部隊和分隊即轉入戰時編製,另外又加強2個獨立機槍營、1個機槍連,並將獨立工兵連和通信連擴編為營,將各暗堡炮兵排擴編為炮兵連。

構成


根據規定,每個築壘地域應該包括前沿陣地、戰鬥警戒陣地和兩道防禦地帶,總縱深20公里,即包括了防禦的整個戰術地幅。建立前沿陣地的目的是,以自身最小損失迫使敵主力展開,並使敵在接近我築壘地域第一防禦地帶前沿不斷受到消耗和削弱。
紅軍總參謀部1940年7月17日的訓令中指出:“在前沿陣地應根據其縱深大小建立若干築壘地帶”。
築壘地帶:又稱國境築壘線,指設有築城工事和障礙物的防禦陣地、抵抗樞紐部和支撐點的配系,主要用於掩護國境線重要方向或者戰役重地等。
除了在前沿陣地設置築壘地帶外,蘇軍還在全縱深設置了各種障礙物,包括不顯著障礙物、防坦克障礙物、鹿砦、地雷場和應用雷場。而且,如果前沿陣地的前沿緊靠國境線,那麼它的第一道地帶(縱深4-6公里)除了設置雷場和障礙物外,還必須進行全面的工事構築。
在主防禦地帶首先構築了有各種壕溝、崖壁、椿砦和永備工事的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築壘地域的土木、土石和其他野戰築城工事都是按照能夠抗住一發152毫米炮彈轟擊標準構築,而永久性防坦克障礙物應當是50噸以內坦克不能通過的。
作為築壘地域的基礎防禦樞紐部則更高要求嚴標準了。它包括3-5個呈棋盤形配置的支撐點。防禦樞紐部正面4-8公里,縱深為4-6公里,每個支撐點可以掩護1.5×1.5公里的地域。機槍和防坦克火炮、暗堡炮兵以及預設陣地上的重野戰炮兵的綿密火力是每個支撐點火力防護的基礎。
蘇軍自身統計,在築壘地域中,火炮永備工事佔25%,機槍-火炮永備工事佔25%,機槍永備工事佔25%,指揮所和彈藥庫永備工事佔25%

戰爭中的地域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蘇聯邊境各軍區未完工的新築壘地域在邊境交戰、防守列寧格勒、基輔和其他一些城市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當然,由於沒有完工,大大降低了掩護國境線的效能和作用。正如蘇聯元帥巴格拉米揚在其著作《第聶伯河上的戰鬥城市》所描寫的,“毫無疑問,如果我們能在新築壘地域全部投入使用前使舊築壘地域保持戰鬥準備,那就可以大大提高軍隊的防禦能力”。
俄羅斯拉瓦築壘地域
由蘇軍獨立第35、140機槍營,步兵41師以及91邊防總隊負責。戰爭伊始,遭到德軍第17集團軍5個師的進攻。蘇軍在得到軍屬炮兵209團加強后,擊退德軍數次進攻。6月23日,德軍突破步兵159師防守的接合部,不得已,蘇軍於6月26日放棄。
佩列梅什利築壘地域
由蘇軍獨立第52、150機槍營以及邊防92總隊防守。守軍在6月22日晨即佔領工事,不斷實施反衝擊。6月23日,得到步兵第99師增援,將德軍逐出城外,直到6月28日奉命放棄。
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築壘地域
在該地域,德軍向第5 集團軍當面投入10個步兵師與4個坦克師,蘇軍守備部隊邊防90總隊予以頑強反擊。以下引用《戰爭是這樣開始的》一書所描述的,“波塔波夫將軍7月9日晚發來的報告,是最早出現的一線希望。他報告,由M·A·布蘭克上校指揮的兵力不大的軍隊集群取得了戰果。它是由各種各樣的部隊湊成的,負責防守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當天,這些軍隊對德軍步兵第298師部隊實施猛烈反衝擊,給該師造成了嚴重損失,奪取了沃倫斯基新城-日托米爾公路,以此切斷了突向日托米爾的敵軍坦克縱隊賴以生存的主動脈。
11時收到了波塔波夫的報告。他的集團軍所屬步兵第31軍和機械化第9、22軍於8時向沃倫斯基新城和馬爾赫列夫斯克兩方向的德軍實施了突擊。衝擊發展順利。敵軍正一邊拚命抵抗,一邊緩慢退卻。波塔波夫報告,德軍步兵第298師的一個團在第一次戰鬥中就被擊潰了。繳獲了一份該師師長的戰鬥命令。從命令中可以看出,法XS統帥部擔心遭到我第5集團軍的突擊,決定將用於向基輔發展勝利的賴謝瑙將軍第6集團軍主力調來對付它。此後該城一直堅守到7月底,拖住了德軍第6集團軍主力,並給對方造成較大損失。”
根據德軍戰報,其298步兵師7月17-7月28日損失2398人;262步兵師7月17-8月7日,損失2593人-陣亡634人,受傷1664人,失蹤295人。
基輔築壘地域
7月底,德軍在基輔接近地集結了20多個師,方面軍事委員會發布了加強基輔築壘地域的命令。除了機槍營外,集中了步兵147師的分隊、空軍第2軍的2個旅、第一基輔炮兵學校學員、2個反坦克炮兵營等。在當地居民大力協助下,掃清了整個防禦地帶內永備火力發射點和土木質發射點的射界。與此同時,在前沿挖掘了防坦克壕,修了崖壁,設置了鐵絲網、防坦克地雷、應用地雷,構築了陷阱;在森林地段設置了鹿砦,炮兵陣地都有防坦克障礙物加以掩護。
8月6日,德軍出動第6集團軍第29軍向守軍蘇軍第37集團軍發動進攻企圖獲得突破,在5天中,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發起衝擊。然而,在損失了數千人後被迫於8月11日停止進攻。
德軍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支實力雄厚的部隊的當面,只有德第29軍(馮·奧布斯特費爾德爾步兵上將)。8月8日,該軍接到向基輔發起進攻的命令,但進攻毫無進展。4天後,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下令停止進攻。”
明斯克築壘地域
6月25日,德軍第2、3坦克集群的先前支隊(1個坦克團、3個摩托化團)前出到明斯克的接近地。它們在這裡遭到已經在明斯克築壘地域展開的步兵2、44軍各兵團(步兵100、161師)的抵抗。蘇軍依託築壘地域的工事和火力發射點,在6月26-28日順利擊退敵軍坦克部隊多次衝擊,擊毀德軍坦克近百輛。
在蘇軍內部戰時的通報中指出:“憑藉防禦區的有效工事,100與161師各步兵團在幾個炮兵團支援下,在3天時間內消滅敵軍坦克300多輛!而我軍自身傷亡僅有數百人,其中161師603團3天作戰僅陣亡3人,傷40人。”
布列斯特築壘地域
6月22日-7月8日,布列斯特築壘地域的蘇軍守軍8000餘人(第4集團軍第42和67步兵師的7個步兵營以及邊防17總隊等)憑藉著這座築壘地域良好的工事設施以及自身頑強的戰鬥精神,使得德軍第12軍第45步兵師在強大炮兵火力以及航空火力支援下,在付出了損失1000餘人的代價后才攻佔此城。
布列斯特德軍投入兵力為:
陸軍:第45步兵師,滿編17000人,前身為奧地利45步兵師,法國戰役中一舉強渡埃納河成功,以僅損失近千人的代價獲得殲敵萬餘的戰果。
炮兵:2個強擊火炮營,2個150榴炮營,2個105加農炮營,6個210榴炮營以及裝備“卡爾”超重迫擊炮的833炮兵營。
空軍:投入第2航空隊一部,尤其是第3轟炸聯隊,使用了1800公斤重磅炸彈。
從戰例可以看出,由野戰部隊佔領的築壘地域可以成為一支強大的防禦力量。可惜蘇軍戰前工程作業未能全部完工,部隊也沒有及時全部展開,況且兵員與裝備不足,這些因素都使得對戰鬥行動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戰例表明,儘管蘇軍的築壘工事未能完工,但由於先前的標準設置較高且永備火力點、抵抗樞紐部等配置合理,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不少麻煩。從以後兩軍的縱深梯次防禦來看,雙方都從中受益不少。

發展


莫斯科會戰結束后,蘇軍原先的築壘地域基本都已完成了歷史使命。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軍戰術中又出現了許多新名詞-突破築壘地域、強擊群和強擊支隊,而突破築壘地域成了蘇軍大縱深進攻理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突擊集團軍在進攻中的一項最重要任務。在43年底,蘇軍開始在前線部署一種稱為“築壘地域“的部隊,這種部隊兵力通常相當於一個加強團或一個師,主要由炮兵和機槍營組成,它的火力極強而機動性極差,它的任務是防守一個很寬的地段,以釋放盡量多的兵力以參加進攻。
現在的俄羅斯陸軍中,依然存在這個類型的部隊,但名稱改為機槍炮兵師或機槍炮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