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肚牽腸

成語

割肚牽腸,成語,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斷恩絕。”

成語示例


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六而望;若知陣敗,必然割肚牽腸,眼中流血。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成語故事


蜀後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聯合金環三洞兵馬反叛,建寧三郡也歸附了孟獲,永昌危急。為了平息後方的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首先用離間之計平息了建寧三郡的叛亂,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將之法破了三洞人馬。最後誘敵設伏,在錦帶山活捉了孟獲。諸葛亮讓戰俘們吃飽飯,然後全部釋放,說:“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靠在門上等著你們呢;如果聽說戰敗了,一定會割肚牽腸,眼中流血。你們都回去吧。”諸葛亮又問孟獲:“你今天被捉,心服嗎?”孟獲說:“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計,怎麼會服!你放我回去,讓我整頓軍馬,來決一死戰;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牽腸”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