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簫

合歡簫

合歡簫,是壯族一種奇特的嗓振氣鳴樂器。合歡蕭雖然稱作簫,但非常獨特,只管端開有吹孔,管身上卻沒有按音孔。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之畔邕寧縣等桂南一帶農村。中國常見的各種簫笛樂器,管身上都開有吹孔和按音孔。

簡介


合歡簫
合歡簫
合歡簫的名稱來源於兩種與“合歡”有關的含意,一是用一段竹管破開兩半后再合攏而成,二是常為壯語稱作“歡”的山歌調伴奏。既是兩半相合 的管身,又為其伴和作“歡”,所以才有了 合歡簫之名。這是壯族人民就地取材,並結合 本民族民歌曲調而創製的樂器,雖然文獻上沒有留下它的蹤跡,但從其流傳和應用看來,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結構


合歡簫結構極為簡單,管身為一節兩端帶節隔的竹管,是採用當地生長的一種稱作“單竹”的竹材製成的,這種竹子竹節長、管壁薄。製作時,一般多選用一節長60厘米左右、外徑 1.5厘米~2厘米的竹管,但兩端都帶竹節,管身必須順直。在兩端節隔的截 面中 央,平行開出一個長條形的通孔,並順著這兩個通孔,將竹管破開為均分的兩半,然後再將 其原樣合攏,兩端用橡皮筋箍緊,便製成了一支合歡簫。這種簫的管身不分首尾,因為兩端所開的長條形通孔相同,任何一端均可作為吹孔,而另一端便是出音孔。管身上 既無按音孔,更無簧哨,只留有兩條破開的痕迹。雖然如此,人們還是將一端固定為管首,用作吹孔,並在另一端系以飄穗作為裝飾。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奏者口含管首吹孔,對著長條形通孔哈氣哼鳴,氣流在管內擊發合攏的 兩邊竹片,便可發出嗓音與竹片振動的混合音響。演奏者左手扶持管身下端,右手拇指、食 指沿著管身上下移動,按觸管身外表的不同部位,使哼鳴之聲衝激合攏的管壁,可調節竹片 的振動幅度,改變混響的音量和音色。吹簫時必須有正確的口形,氣流通過呼吸道、口腔、嘴唇吹入簫的吹孔,使簫內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
吹簫時必須有正確的口形,氣流通過呼吸道、口腔、嘴唇吹入簫的吹孔,使簫內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
“風門”就是指氣流通過的唇孔。“口風”是指通過風門呼出的氣流也就是指呼吸與口形配合形成的氣流。風門是否開得正確決定著簫的音色音準。
正確的口形如下:唇肌和面部肌肉配合協調,口兩邊嘴角肌肉向後拉,面部呈微笑狀,雙唇中間部分形成橢圓形風門,舌處於自然狀態。
吹奏時,注意勁要用在內邊嘴角肌肉處,雙唇中間風門處絕對不能用力。嘴唇的薄厚不是風門好壞的絕對條件。如果嘴唇較厚,可多向後拉一點或用樂器將下唇多壓一點。一般說,上下唇的位置要求前後基本一致,但上唇可略靠前一點,不致影響簫的音色。切忌一唇過於靠前,一唇過於靠後。
風門形成后可以有大小變化,嘴唇兩邊肌肉拉力可幫助風門的變化,風門開大時,兩邊嘴角肌肉拉力相對減小(少用力);風門開小時,兩邊嘴角肌肉向後拉力反而加大(多用力)。這一變化,一般外表不太明顯,要在練習時切身體會。
口風也有粗細緩急之分。音的高低強弱變化,主要是由口風來決定的,口風急發音高,口風緩發音低,口風粗發音強,口風細發音弱。風門和口風配合好了,我們才能吹奏出委婉曲調,抑揚頓挫的簫音。這就必須通過吹奏者運用正確的方法,經常刻苦的練習才能達到。而其中最主要的環節就是要掌握呼吸與口形的密切配合,要發展呼吸與口形協調一致的功能。在實際吹奏中的呼吸和口形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呼吸變化集中表現在吸氣量的多少和呼氣(口風)的緩急粗細上。口形的變化則表現在風門的大小、口勁的大小上。

特點


合歡簫是靠演奏者的聲帶振動作為音源的,它的音高、音域均與人聲相同,富於歌唱性,所 以合歡簫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田園風味。合歡簫結構極為簡單,管身為一節兩端帶節隔的竹管,是採用當地生長的一種稱作“單竹”的竹材製成的,這種竹子竹節長、管壁簿。製作時,一般多選
壯族人民
壯族人民
用一節長60厘米左右,外徑1.5厘米一2厘米的竹管,但兩端都帶竹節。管身必須順直。在兩端節隔的截面中央,平行開出一個長條形的通孔,並順著這兩個通孔,將竹管破開為均分的兩半,然後再將其原樣合攏,兩端用橡皮筋箍緊,便製成了一支合歡簫。這種簫的管身不分首尾,因為兩端所開的長條形通孔相同,任何一端均可作為吹孔、而另一端便是出音孔,管身上既無按音孔、更無簧哨、只留有兩條破開的痕迹。雖然如此,人們還是將一端固定為管首、用作吹孔,並在另一端系以飄穗作為裝飾。

傳統


在壯族人民傳統節日、喜慶和歌圩等娛樂 場合中,合歡簫是常用的氣鳴樂器,它除主要為壯族的“歡”(山歌)伴奏外,常用於獨奏、重奏或 齊奏,還可與木葉等其它樂器一起合奏,形式多樣,表現力豐富。在壯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生活中,合歡簫起著牽絲引線的“紅娘”作用。小夥子和姑娘初次會面時,常常鳴簫對“歡”,以曲代言,互相了解。即使在熱戀之中,也常以簫聲傳情達意,別有一番樂趣。每當 明月之夜,一對對的戀人們漫步在林間小路,或依偎在樹叢旁,悠揚的簫聲伴和著輕輕的哼 唱,這是情侶們在度過最幸福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