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耀的結果 展開

楊耀

建築師、明式傢具研究學者

楊徠耀(1902年-1978年)明式傢具研究學者,建築師。20世紀30年代始系統研究明式傢具,是我國第一個研究明式傢具的學者,編著出世界上第一部有關明式傢具的專著《中國花梨傢具圖考》,同時撰寫《中國明代室內裝飾和傢具》,《我國民間的傢具藝術》等明式傢具重要論文,對明式傢具的產生背景、類型、結構、榫卯、造型、裝飾手法、工藝技藝以及藝術成就等當面都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其中不少成果,仍為今天后起的明式傢具的研究者所引用。

個人生平


楊耀,字子揚,1902年生於北京,早年家境貧寒,1932年在北京協和醫院任建築師,並與當時在輔仁大學任教的德籍教授古斯塔夫。艾克先生合作,開始研究明式傢具。
1944年起楊耀先生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一邊教學,一邊承擔建築設計任務。
解放后,楊耀先生更以飽滿的熱情,參加祖國的建設。1962年在原建築工程部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任總建築師,領導室內設計及明式傢具研究工作。同時積極熱情地為大專院校、傢具廠培養傢具研究及設計人員。
十年浩劫中,楊耀先生受到不應有的衝擊與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78年8月21日在京不幸逝世。

主要貢獻


楊耀先生對我國明式傢具研究作出的主要貢獻為:
一。確定以使用功能作為明式傢具分類標準
將明式傢具按照功能歸納為六大類,即:1椅凳類;2几案類;3櫥櫃類;4床榻類;5架類;6屏類。這種分類方法,綱目分明,易於總結,便於探索傢具演變規律,多為後來者遵循。
二。為明式傢具研究探索出一條科學途徑
提出將明式傢具當成古代物質文化的一部分,放到具體歷史環境中去考慮,解剖它的結構,研究它的榫卯斗拼方法,分析它的工藝技能和造型方面的成就,楊耀先生主張並親身踐行這一方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和開闢了一條科學研究明式傢具的途徑。
楊耀先生勤於對明式傢具的解剖研究,早在20實際30年代親自在實踐的基礎上繪製出一批精確的科學性很高的明式傢具結構和構造圖紙,此為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批明式傢具的測繪圖紙,在明式傢具研究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三。虛心向匠師學習,注重理論研究與實際的結合
楊耀先生經常下作坊、下工廠向工匠請教,觀察他們的操作,整理他們使用的專門術語,並通過自己親自實踐來剖析驗證,發掘確定明式傢具的專用術語,榫卯名稱,線腳、線型、裝飾配件等名稱。繪出榫卯斗拼圖紙。
四。宣傳和保護明式傢具
自從楊耀先生開展對它的研究和宣傳后,才引起各界人士的矚目,於是收藏、鑒賞明式傢具成為一時風尚,私人和博物館對我國明式傢具開始作為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物而收藏。楊耀先生就是著名的明式傢具收藏家,致使不少明式傢具的珍品得宜保護,至今流傳於世。在這方面楊耀先生的歷史功績是很大的。
徠楊耀精於傢具設計工作,1959年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甘肅廳的室內傢具,1962年主持設計了出口硬木傢具。楊耀還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傢具設計和研究人才,著名明式傢具研究專家陳增弼就是楊耀的學生。

主要論文


《我國傢具發展簡況》原載1963年《建築理論及歷史資料彙編》第一輯。原為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所寫的有關章節的傢具文字。插圖由陳増弼繪製。
《中國明代室內裝飾和傢具》原載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國立北京大學論文集》
《我國民間的傢具藝術》原載1948年《北京大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77年9月28日楊耀親自修訂過。
《中國傢具的藝術地位和風格問題》著於1962年,油印本,是楊耀先生1962年政協會上作為提案提出。
1986年,楊耀先生受業弟子陳増弼教授將楊耀先生論文與40幅傢具測繪圖彙集成冊,名為《明式傢具研究》,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