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樹

林寶樹

徠林寶樹(1673——1721),字光階,號梁峰,福建武平袁畲白泥田村(今武東鄉袁畲村)人。23歲中秀才,26歲赴省城考中舉人,不久後任命他為東北海城知縣,未赴任。一生著作甚豐,有《梁峰詩文集》、《四書大全摘錄》(又名《學庸摘抄》)及《一年使用雜字》等問世。其《靈洞山賦》和《募建陳大士書院序》兩文被視作文苑精華,由《汀州府志》全文錄載。

生平事迹


林寶樹,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林寶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23歲入學黌宮,考中秀才。26歲生日那天,族中伯叔兄弟團聚他家,大家你一斗我五升自願湊谷為他籌集盤纏赴省參加鄉試,還將族祠蒸嘗積穀全數捐助給他。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八月,林寶樹赴省參加已卯科鄉試,中了舉人。同年,吏部授予他奉天海城知縣(今遼寧省鞍山市南部)。由於父母年邁,海城離家萬里,他辭官不赴(一說次年他攜侄上任,在職三個月,便因看不慣官場黑暗憤而掛冠回鄉)。
此後他長期在家賦閑,靠舉子的微薄廩俸生活,潛心著述,隱山悟機氏在《梁峰公行略》中說他“晚年居家,手不釋卷,深沉幽養,道味盎然,游優自得,然有難以言語形容者”。家居時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經常為窮人訴訟提供免費文墨,為紅白喜慶作司禮,為窮人抄寫文契字據和計算往來賬目,包寫一年一度四鄉八村的大字春聯,等等。
林寶樹病逝於1734年(雍正十二年),享年六十一歲。

作品一覽


林寶樹著作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通俗啟蒙讀物《一年使用雜字》(俗稱《年初一》)。他在幾十年鄉居生活中,深深體會到農民群眾不識字的痛苦,而四書五經深奧艱澀,縱使讀了幾句,在實際生活中也無法應用,於是他決心進行“改子曰詩云之弊端,開鄉俗文化之先河”的嘗試,創作這部用客家方言寫成、敘述客家農村生產生活習俗的通俗讀物。全書共四千八百字,其中收進適合農村應用的單字近三千個。用白話韻文七言歌體寫成,讀來朗朗上口,易識易記,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使用價值。最早梓本刻於1729年(雍正七年),以後一再翻刻,流傳於客家聚居的汀屬八縣,廣東梅江流域和江西會昌、尋烏、安遠諸縣,曆數百年而不衰,成為清代及民國期間,家家戶戶案頭必備之書,也是研究閩西客家民俗文化的一份極有價值的資料。至今仍有許多人能記憶背誦。

軼事典故


林徠寶樹幼年失學,九歲開始跟隨父母參加農業勞動。11歲那年春節,父親請人寫好一捆春聯,讓他去張貼。因為他目不識丁,竟把“六畜興旺豬為首……”的對聯錯貼在父親的房門口;又在牛欄門上貼上“夫妻和睦百年偕好,子孫成龍坐山鎮海”的春聯。惹得鄉鄰一陣鬨笑,父親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件事給林寶樹父子以很大刺激,決心讀書習文擺脫愚昧。從此全家人勒緊褲帶,節衣縮食,供林寶樹入私塾讀書。不久,遇上災荒年景,為使他不致輟學,父親忍痛把他的一弟一妹賣到江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