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綿狀血管瘤
肝海綿狀血管瘤
肝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很常見的肝臟系統疾病,大多數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良性的。本病好發於30~50歲的成年人,女性多見。肝海綿狀血管瘤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是先天性血管畸形,是一種起源於間葉細胞的先天性良性腫瘤,由不典型或不規則排列和大小的大量血管組成。可能與出生時體重,遺傳等因素有關。肝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部位、大小、增長速度有關,小者無癥狀,大者可有腹痛、腹脹等,少數巨大者可有黃疸、貧血及出血傾向,血管瘤自發破裂引起腹腔內出血者罕見,但巨大血管瘤或臨近肝表面的血管瘤外傷后破裂可引起腹腔內出血。肝海綿狀血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手術后可以有效緩解癥狀。肝海綿狀血管瘤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腹痛、腹脹、腫瘤破裂出血等。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 腫瘤外科或腫瘤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 肝海綿狀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肝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后變形,毛細血管擴張。
● 肝組織局部壞死後血管擴張形成空泡狀,壞死後的肝組織周圍血管充血、擴張,最後形成空泡狀。
● 肝內區域性血循環停滯后,致使血管形成海綿狀擴張。肝內持續性靜脈淤滯,引起靜脈膨大。
● 肝內出血、血腫機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擴張。
● 肝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部位、大小、增長速度有關。
● 小者無癥狀,大者可有腹痛、腹脹等。
● 少數巨大者可有黃疸、貧血及出血傾向。
● 血管瘤自發破裂引起腹腔內出血者罕見,但巨大血管瘤或臨近肝表面的血管瘤外傷后破裂可引起腹腔內出血。
● 確診肝海綿狀血管瘤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檢查。
● CT檢查
● ● 是肝海綿狀血管瘤首選的檢查方法,其診斷準確率接近100%。
● 血象檢查
● ● 血象檢查會有血小板增高,紅細胞減少,血中癌胚抗原升高,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升高等現象,是肝海綿狀血管瘤的輔助檢查手段。
● 病理檢查
● ● 是肝海綿狀血管瘤確診的檢查手段,準確率高。
● 醫生診斷肝海綿狀血管瘤,主要依據臨床表現、CT檢查和病理學檢查來確診的。
● 可引起腹部包塊、上腹不適、飽脹、進食后加重,腹部或肝區疼痛、食慾缺乏、早飽、噁心、嘔吐等非特異癥狀。偶有阻塞性黃疸,極少數血管瘤可發生自發性破裂,導致腹腔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
● CT顯示肝臟有佔位性病變。
● 病理學檢查顯示由不同大小的血管間隔組成,由結締組織分隔。
● 根據動脈造影表現分為4型:富血型(Ⅰ型),乏血型(Ⅱ型),動靜脈分流(AVS)型(Ⅲ型),門靜脈供血型(Ⅳ型)。
● 肝海綿狀血管瘤根據病情分為4期。
● 1期:說明腫瘤情況較輕。
● 2~3期:說明腫瘤發展到中期。
● 4期:為晚期。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等癥狀,容易與肝海綿狀血管瘤混淆,這些疾病有消化性潰瘍、胃炎、胃腫瘤、功能性消化不良、胰腺疾病、功能性膽囊疾病、奧迪括約肌功能障礙、右側輸尿管結石、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對於有癥狀和(或)併發症的肝海綿狀血管瘤,主要依靠手術治療。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治療方法。
● 小的無癥狀的血管瘤不需治療,但應間隔3~6個月做B超檢查,動態觀察血管瘤的變化。肝切除是治療肝海綿狀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認為,手術治療的指征為:
● 血管瘤直徑>10cm。
● 血管瘤直徑5~10cm,但位於肝臟邊緣,有發生外傷性破裂大出血的可能。
● 血管瘤直徑3~5cm,雖小,但有明顯臨床癥狀。
● 觀察過程中進行性增大,不能排除惡性腫瘤的。
● 介入治療
● 射頻消融治療
● 肝海綿狀血管瘤引起的噁心、嘔吐、腹部不適等癥狀反覆發作,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 可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腹痛、腹脹、腫瘤破裂出血等。
● 肝血管瘤通常不會惡變。但有些情況下仍需手術治療,如增長較快,伴有壓迫癥狀,體積較大。
● 肝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對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 ● 飲食宜清淡,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 不濫用藥品、保健品
● ● 遵醫囑使用藥物,忌濫用藥物,以免損傷肝功能。應注意活動與休息,避免勞累,注意勞逸結合。
● 治療相關疾病
● ● 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與肝海綿狀血管瘤相關的疾病。
● 定期體檢
● ●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以便於及早發現肝海綿狀血管瘤。
● 其他
● ● 遠離放射源,少去環境污染的地方,保持營養充沛,增強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