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百丈鎮的結果 展開

百丈鎮

四川雅安市名山區轄鎮

百丈鎮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東面是黑竹鎮,南接聯江鄉、紅星鎮,西臨解放鄉、新店鎮,北與中峰鄉、廖場鄉連界,境內交通便捷。全鎮面積37.22平方千米,大力招商引資發展工業、農產品生產加工業和旅遊業,為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鎮建設示點鎮。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雅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4號):將新店鎮安橋村,紅星鎮余壩村、華光村,原廖場鄉觀音村,原解放鄉銀木村、高崗村、瓦子村、月崗村及原中峰鄉桂花村、一顆印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百丈鎮管轄,百丈鎮人民政府駐百丈湖大道二段1號。

2020年4月,被評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鄉鎮。

地理環境


地形

地處丘陵地帶,以淺丘(低丘)、坪崗、平壩為主。沿百丈河沿岸為沖積平壩,鎮境海拔637.35∽769.65米。

氣候

屬內陸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5.7℃,1月平均氣溫5.4℃,極端最低氣溫-5.4℃(1975年12月4日),7月平均氣溫24.5℃,極端最高氣溫34.7℃(1977年8月3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9.9℃。百丈鎮境內年平均無霜期299天,最長可達344天,最短為258天,
年平均陰天有277天,佔全年三分之二,陰天較多,雲霧蔽日,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039.5小時。相對日照率為28%,屬日照低值區。年平均降雨量1512.7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118.7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1107毫米(1974年)。

水文

百丈鎮境內的臨溪河,屬岷江水系,發源於名山縣萬古鄉七里漫,東西流經三江壩(富充河)、鍋底灘、石栗灘注入百丈湖(原百丈水庫)。再通過千尺潭、東河橋順流而下。百丈鎮境內長6.5千米。百丈湖以下河道,兼作玉溪河引水工程的灌溉渠道體系。
車溝河,源於新店鎮陽坪,流經百丈鎮涼江村、朱壩村匯入臨溪河,全長約13千米。
丁溝河,源於解放鄉文昌村,流經百丈鎮百家村匯入臨溪河,全長約6千米。
燕子溝河,起源於百丈場南,棲霞山燕子溝,經百丈街后順街而下,到東河橋匯入百丈河,全長2千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寒潮、低溫連陰雨、暴雨洪澇、夏旱伏旱、大風冰雹等。

自然資源


百丈鎮鎮內有頁岩、石膏礦沙金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到2011年末,鎮內有森林面積9000多畝。森林植被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和灌木叢四種類型。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1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13萬人,城鎮化率11%。另有流動人口0.2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1萬人,佔51.4%;女性1萬人,佔48.6%;14歲以下0.3萬人,佔14%;15~64歲1.6萬人,佔74.8%;65歲以上0.3萬人,佔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2萬人,佔99%;有藏族、布朗族、彝族3個少數民族,共136人,佔總人口的0.64‰。2011年人口出生率7.6‰,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2‰。
總人口18131
9208
8923
家庭戶戶數5146
家庭戶總人口(總)17313
家庭戶男8722
家庭戶女8591
0-14歲(總)3537
0-14歲男1788
0-14歲女1749
15-64歲(總)13221
15-64歲男6766
15-64歲女6455
65歲及以上(總)1373
65歲及以上男654
65歲及以上女71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6957

政治


鎮黨委、政府確立“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的發展思路,努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達到社會穩定,人民富裕的目標。

經濟


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8427.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788萬元,工業總產值13639萬元,全年財政收入223.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2元。
全鎮有鄉鎮企業762個,年總產值26850萬元,總收入22276.9萬元,上繳利稅173.4萬元,鎮有工商個體戶709戶,從業人員2479人,1995年百丈鎮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鎮建設示點鎮。
鎮重點企業是永晟化工集團公司、標準件廠、綠川茶廠、汽車配件廠、重質碳酸鈣廠、中心電器廠。優勢產品有:農用各種複合肥、磷肥、硫酸、標準件系列產品、蒸青茶系列產品。
鎮大力招商引資發展工業、農產品生產加工業和旅遊業。2001年,共引進資金2000萬元。在中峰鄉修建計日供水量1萬噸的二水廠,為鎮生產、生活供水;在鎮天宮村修建日加工茶葉1.5萬公斤的“綠川茶廠”和多個春茶精製廠;擴建東河橋農貿市場以及修建臨溪河沿河街休閑娛樂場所。百丈湖桂花島138畝和新城區經濟開發區98.5畝,共236.5畝存量土地待引進資金開發。截至2001年,葉山村、天宮村兩個農民新村已完成規劃和道路修建,水、電、通信設施基本具備,天宮新村已遷入住戶38戶。

文化


百丈鎮歷史悠久。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即設百丈鎮,貞觀八年(634年)建百丈縣,后改縣為鎮併入名山縣。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恢復百丈縣,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銷縣,設縣時間歷時731年。1984年改鄉為鎮。百丈鎮以徐向前元帥回憶錄“百丈關戰役”載入中國革命史冊。1935年10月14日,紅四方面軍在百丈鎮關斗山至挖斷山,與國民黨軍展開浴血奮戰,傷亡將士1.5萬餘人,悲壯慘烈。當年紅軍浴血奮戰之地已建省級風景名勝——百丈湖,湖畔興建了百丈湖度假村、凱西山莊、宏名山莊、怡湖苑、松林山莊等旅遊設施,湖光山色,景色秀美,度假村依山而建,典雅恢宏,氣勢雄渾,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布達拉宮”、“川藏線上第一村”。【政區沿革】唐初(618年)設百丈鎮。貞觀八年(634年),改鎮為縣,隸屬劍南道所轄之雅川。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銷百丈縣,併入名山縣。1950年1月下旬,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百丈區,轄百丈、黑竹、太平、馬嶺、茅河5鄉;5月,建立中國共產黨百丈區委員會;同年秋,改稱第三區。1956年3月1日,增轄新店、中峰、雙河3鄉。1968年6月,成立百丈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6月恢復區公所,撤銷革命委員會。1985年,百丈區轄百丈、紅星、解放、馬嶺、聯江、黑竹、茅河、廖場1鎮8鄉。1992年9月16日,撤銷百丈區建制。區公所人員分別安排到原所轄各鄉鎮,財產劃歸百丈鎮人民政府。

社會


2001年鎮有學校面積76435平方米,有高中一所14個班,在校學生730人,教職工56人;初中一所13個班,在校學生684人,教職工46人;小學十所47個班,在校學生1452人,教職工78人;幼兒園七所,學生339人,教職工11人;鎮有名山區第二人民醫院、畜牧獸醫站。鎮人口年計劃生育率95.54%,出生率8.7‰,自然增長率8‰。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便捷,國道108線從王家村五組起到涼江村二組穿鎮而過,將城鎮與百丈湖風景區連為一體,全長7.5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太平出口在場鎮處與國道108線相連接,長3公里,鎮有機耕道33.5公里,水、電、通訊設施齊全。

獲得榮譽


2020年4月1日,獲得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