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赤練蛇的結果 展開

赤練蛇

蛇目游蛇科動物

赤鏈蛇是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是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越南、俄羅斯的有毒蛇。在中國分佈的為赤鏈蛇指名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rufozonatus)。該亞種成體全長約1米左右,體背黑褐色與紅(紅褐)色相間。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紅(紅褐)色窄橫紋而得名,但部分個體缺少紅紋。頰鱗常入眶。頭背黑色,鱗緣紅色,枕部有一“∧”形紅色斑,眶後有一黑紋向後達第7枚上唇鱗。背鱗平滑,或體後段的中央少數幾行微棱,19(17,20,21)—17(19)—15(17),福建崇安一標本中段行數為21。腹鱗雄188—224,雌184—222。別名紅四十八節、紅長蟲、紅斑蛇、紅花子、燥地火鏈、紅百節蛇、血三更、鏈子蛇、桑樹根、楝樹根等。身上散發腐魚腥臭味。

主要品種


原鏈蛇屬(Dinodon)與白環蛇屬(Lycodon)的成員形態特徵比較近似,過去屬間主要分類學指征為:上頜齒均被兩個齒間隙分為前中后3個組,但最後一組鏈蛇屬為3枚,而白環蛇屬為2枚。然而,根據郭等人採用分子生物學、種系發生學和形態學綜合得出的結論,認為原鏈蛇屬應為白環蛇屬異名(2013)。考慮到鏈蛇屬一些成員的知名度大於白環蛇屬成員,一些學者認為可以取鏈蛇屬作為Lycodon屬的中文名。
赤練蛇
赤練蛇

形態特徵


毒性討論

赤鏈蛇的毒性一直飽受爭議。
對於“無毒”(non-venomous)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它用來指那些不含毒液(傳統的對“毒液”此詞的綜合定義為:被一種特殊器官所傳輸的,一種特殊腺體產生的複雜的物質,一定劑量會對有機體產生危害,被用於制服、消化獵物或防衛)的蛇,也用來指那些生產可能包含蛇毒中常見毒素的口腔分泌物,但並沒有在其生存中扮演任何角色的蛇。因此,“無毒”(non-venomous)的種類完全可能從醫學角度上嚴重影響被咬者,而它們的口腔產物,不能在一個不同的術語系統中被認為是“無害的”(harmless)。這意味著以生物學角度嚴格意義說,“毒液”(venom)不能被解讀為在醫學上是必然危險的,而“有毒的(toxic)口腔分泌物”或“達氏腺分泌物”,同理地應不被解釋為是無害的。
不過,赤練屬於無毒蛇。赤鏈蛇吃蛤蟆,這時口腔存在毒素,咬人會有中毒現象,還有,沒有【赤練】,準確名字叫赤鏈
赤練蛇
赤練蛇

生活習性


赤鏈蛇在國內分佈很廣。國內除內蒙古西部到新疆和西藏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佈。國外見於朝鮮、日本等地,其中沃氏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walli)分佈於日本。大多生活于田野、山地、平原、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於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常有發現(城市周邊的郊區辦郊區以及城裡的花園等地都有),食蟾蜍、青蛙、蜥蜴、魚類、老鼠、蛇、鳥、動物屍體等。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現。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後活動頻繁。白天躲藏在牆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於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發起攻擊。一般在11月下旬入蟄冬眠(安徽蕪湖),翌年3月中旬出蟄,夏季雨後較為活躍。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飼養


家庭玩賞性飼養赤鏈蛇,其飼養箱以透明的塑料、玻璃或有機玻璃質的為好,便於觀賞。箱體的大小以100厘米×50厘米×(60~70)厘米為合適,上面用鐵絲網製成既通氣良好又牢靠的蓋子蓋好。
也可以用木箱飼養,但木箱四周要襯一層鐵絲網,以防止其將木箱咬破逃走。
箱的底層鋪一層5~6厘米厚的潮沙土,沙土上墊一層紙,便於清除打掃污物時更換,免得細小的污物掉在沙土中不好處理。即使這樣,沙土隔一段時間后也要換上新的。
箱內還要放一個陶質或瓷質的盤子,每天都要換上清水,蛇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
此外,箱內應放2~3段比蛇身粗一些的數枝段和1~2塊破損了一半的大缽子或瓦缸,倒扣在紙上,樹段供蛇盤在上面休息和玩耍,破缸供蛇在裡面藏身隱蔽,使它生活得更舒服。
開始飼養最好從幼蛇養起。養幼蛇的方法很簡單,把它關在飼養箱內,只要每天供應新鮮的食用水就行了。初生的仔蛇不吃食,因其腹中的卵黃可維持6~7天,隨著卵黃等體內積蓄的營養素耗盡,經過8~12天第一次蛻皮后蛇開始進食,此時活動能力逐漸加強,開始投喂小昆蟲的幼蟲、小魚蝦及蝌蚪等活食,再經幾天之後喂一般成蛇的食物,不要每天都喂,隔3~5天喂1次就行。
這以後,可投喂小青蛙、小鼠、泥鰍、蜥蜴和其他活昆蟲。
赤鏈蛇對溫度、濕度、環境等養殖條件適應能力比較強,容易飼養管理,適宜初次養蛇者飼養。但此蛇食慾比較旺盛,每隔6~8天便要攝食1次。1條重500克的赤鏈蛇,每次可食小青蛙或小蟾蜍2~3隻,多者可達5隻。
在飼養過程中,不要老用一種飼料飼餵,要經常調換品種,如用老鼠、魚、泥鰍、水蛇、蟾蜍、小雞等不斷輪換。為了貯備食物方便,可以馴誘蛇吃死泥鰍。所謂死泥鰍,不是病死的或不新鮮的死泥鰍,而是把活泥鰍放在開水中燙死的新鮮泥鰍,在馴誘赤練蛇吃死泥鰍之前,應暫停投喂其他食物。
赤鏈蛇也很喜歡吃小雞,孵雞場淘汰的雛雞也是一種上好的食料。
赤鏈蛇有食蛇的習性,因此,每個飼養箱中只宜養1~2條,不宜多條混養,大蛇和小蛇、親蛇和仔蛇都不宜養在一起。即使養在一起,也要注意及時投食,避免蛇因飢餓而吃下同類。
赤鏈蛇吞食食物之後喜歡靜卧,此時不要去驚擾它,如果受到驚擾,它很可能會把吃進的食物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