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
白徠細胞減少症是原因不明的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持續低於正常範圍的下限。有明確疾病或病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常稱為繼發性白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症主要是中性粒細胞減少,主要機制有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中性粒細胞破壞或消耗過多、中性粒細胞分佈異常。輕度減少者,常無臨床癥狀;嚴重持續減少者臨床上可見頭暈、乏力、感染、發熱等表現。白細胞減少症處理原則:積極多次尋找病因,有基礎病者治療原發病,由藥物所致者,應停用可疑藥物;必要時可應用促進白細胞增多的藥物。嚴重白細胞減少症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口腔感染、肛周膿腫、肺部感染、敗血症等。白細胞減少症的預后與引起白細胞減少症的病因有關,常預后良好,不會導致嚴重危害。如有感染髮生,應積極治療感染。
● 血液科。
● 白細胞減少症是一種白細胞持續減少的疾病。
● 白細胞減少的機制有中性粒細胞生成障礙、中性粒細胞破壞或消耗過多、中性粒細胞分佈異常。
● 白細胞減少的病因多種多樣:血液病有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肝硬化、風濕免疫病等。
● 大部分沒有特異性癥狀,通常表現為原發病表現。
● 白細胞持續嚴重減少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出現咳嗽、咽喉癢痛、口腔潰瘍等表現。
● 頭暈。
● 肢體酸軟。
● 乏力。
● 食慾缺乏。
● 確診白細胞減少症需要進行血常規等相關檢查積極尋找白細胞減少的原因。
● 血常規:可有外周血白細胞減少。
● 外周血塗片檢查:可以觀察白細胞形態及比例。
● 骨髓檢查:了解白細胞的生成情況。
● 免疫學檢查:可以協助判斷有無風濕免疫病。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和血常規等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臨床表現有乏力、發熱、頭暈等。
● 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持續下降,成人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持續小於4×10⁹/L,中性粒細胞絕對數值低於1.5×10⁹/L。
● 骨髓及其他檢查:沒有發現明確的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基礎病。
● 本病需要與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進行鑒別。
● 還需與脾功能亢進、風濕免疫病、病毒感染等疾病鑒別。
● 醫生通過病史、血常規、骨髓檢查以及其他檢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白細胞減少症的治療採用如下措施。
● 白細胞輕度減少、且無明顯癥狀、病情長期穩定的患者,暫時無需治療,可定期監測血常規,並警惕有無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潛在疾病。
● 白細胞輕度、中度減少,且無感染髮熱者,可使用一般的升白細胞藥物,如維生素B₄、利可君、鯊肝醇等。
● 嚴重白細胞減少並有發熱感染者,應及時給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療。
● 長期應用可引起無力等表現,應在醫師正確的指導下合理、規範用藥。
● 應積極查找病因,如找到病因,應給予病因學治療。
● 白細胞減少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乏力、頭暈等癥狀。
● 嚴重者可出現全身各系感染,如口腔感染、肺部感染、敗血症、肛周膿腫等,感染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白細胞減少症經過藥物治療和原發病治療,大多預后良好。
● 避免接觸化學毒物、放射線等。
● 積極預防感染。
● 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避免藥物導致的白細胞減少。
● [1] 張之南,郝玉書,趙永強。血液病學: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