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新生兒期特有的急性皮下組織的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多發生在生后1周。好發於容易受壓部位,多見於臀部、背部或腰骶部。表現為皮膚溫度增高,呈紅色,稍有腫脹、質硬,界限不清,指壓部位變白。可出現高熱、哭鬧、拒乳,或有嘔吐、腹瀉等。及時發現並治療,一般皮膚創面10~15天癒合,多留有瘢痕,但不影響功能。若新生兒皮下壞疽病情發展迅速,可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易合併敗血症,而至死亡,病死率亦高。

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病因


● 皮膚防禦能力差
● ● 新生兒的皮膚薄嫩,屏障功能差,局部皮膚在冬季易受壓受損。
● 細菌感染
● ● 常見感染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亦可偶為表皮葡萄球菌、產氣桿菌、綠膿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等。
● 物理刺激
● ● 新生兒長期仰卧位,衣服的磨擦、大小便浸漬或哭鬧躁動等都可誘發局部皮膚損傷,使細菌得以侵入。

癥狀


● 局部癥狀
● ● 好發於容易受壓部位,多見於臀部、背部或腰骶部。
● ● 皮膚溫度增高,呈紅色,稍有腫脹、質硬,界限不清,指壓部位變白。
● ● 病變擴大,皮下組織壞死液化,但膿液不多,皮膚與皮下組織分離,觸摸有漂浮感。
● ● 皮膚出現壞死,部分皮膚出現多個水皰,並逐漸融合,內容物轉為血性液體,中央部皮膚變黑,出現逐漸增大的壞死區。
● 全身癥狀
● ● 表現為高熱、哭鬧、拒乳,或有嘔吐、腹瀉,體溫多在38℃~39℃。合併敗血症時表現為嗜睡、發紺、呼吸困難、腹脹、皮膚黃疸、有出血斑點等。

檢查


● 如懷疑為新生兒皮下壞疽,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以下一些適合的檢查,當然,還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檢查。
● 外周血象
● ● 白細胞計數多升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提示感染。
● 細菌學檢查
● ● 塗片檢查:取皮緣周圍的分泌物或漿液進行染色,有利於鑒別細菌種類。
● ● 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取病灶分泌物或漿液進行培養,對臨床治療有指導作用。

診斷


● 醫生根據患兒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來確診該疾病。
● 身體局部長時間受壓或尿糞浸泡史;與不潔物品接觸史;有皮膚破損情況。
● 出現不明原因發熱、哭鬧、拒食時,患兒全身皮膚,尤其背、臀部及受壓部位,有局限性紅腫。當觸之硬而略腫,指壓時變白,進而紅腫區擴展迅速,或皮膚紅硬的中央呈暗紅色,或有漂浮感,即可診斷。
●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及血、分泌物培養提示細菌感染。

鑒別診斷


● 新生兒皮下壞疽需要與尿布疹和硬皮病作鑒別。
● 尿布疹的皮膚髮紅不腫,硬皮病的皮膚腫而不紅,兩者都無感染的全身癥狀。
● 如果患兒腰、骶、臀、背等受壓部位,發現局部皮膚有邊界不清的紅腫時,應立即就醫。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不要自己診斷,擅自用藥,以免耽誤病情,引起嚴重併發症。

治療


● 治療原則為儘早處理,合理規範使用抗生素,必要時切開引流。
● 抗生素治療
● ● 適用於早期皮膚僅有輕微紅腫時,同時選用第三代頭孢和紅黴素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靜脈滴注給葯。
● 切開引流
● ● 適用於皮膚出現暗紅或用手觸之有漂浮感時。
● 植皮
● ● 適用於大片皮膚壞死留有較大創面時。
● 支持療法
● ● 加強營養,注意補充熱量和維生素C。
● 患兒體位
● ● 以切口不受壓,敷料不被大小便污染為原則。一旦污染,應及時更換,從而避免混合感染。

危害


● 新生兒皮下壞疽病情發展迅速,可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易合併敗血症,而至死亡,病死率亦高。

預后


● 預后與就診時間早晚和治療是否正確有關,一般皮膚創面10~15天癒合,多留有瘢痕,但不影響功能。嚴重者預后差。

預防


● 日常護理
● ● 注意新生兒的皮膚清潔,每日洗澡。
● ● 尿布力求鬆軟,防止皮膚擦傷;及時更換被尿、糞污染的尿布,便后清洗臀部皮膚。
● ● 注意嬰兒室及嬰兒用具的消毒。
● ● 呼吸道感染人員應暫時避免與嬰兒接觸,保護嬰兒健康。
● ● 護理新生兒前護理者要先洗手,動作要輕柔,並經常修剪指甲,以防不慎劃破皮膚、增加感染機會。
● 飲食調理
● ● 母乳餵養,補充維生素B、C、K。
● 其他注意
● ● 平時要注意觀察,當新生兒出現明顯沒有原因的哭鬧、不安、發熱、拒奶時,應仔細全面檢查身體,尤要檢查腰、骶、臀、背等受壓部位。發現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