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癃

精癃

精癃,中醫病名。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床特點以尿頻、夜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為主,嚴重者可發生尿瀦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現腎功能受損。

名詞解釋


精癃是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床特點以尿頻、夜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為主,嚴重者可發生尿瀦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現腎功能受損。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的前列腺增生症基本相同。

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理基礎是年老腎氣虛衰,氣化不利,血行不暢,與腎和膀胱的功能失調有關。
1. 脾腎兩虛 年老脾腎氣虛,推動乏力,不能運化水濕,終致痰濕凝聚,阻於尿道而生本病。
2.氣滯血瘀 前列腺的部位時肝經循行之處,肝氣鬱結,疏泄失常,可致氣血瘀滯,阻塞尿道;或年老之人,氣虛陽衰,不能運氣行血,久之氣血不暢,聚而為痰,痰血凝聚於水道;或憋尿過久,吸精瘀濁停聚不散,瘀滯於溺竅,致膀胱氣化失司而發為本病。
3.濕熱蘊結 若水濕內停,郁而化熱,或飲食不節釀生濕熱,或外感濕熱,或恣飲醇酒聚濕生熱等,均可致濕熱下注,蘊結不散,瘀阻於下焦,誘發本病。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55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患者。逐漸出現進行性尿頻,以夜間為明顯,並伴排尿困難,尿線變細。部分患者由於尿液長期不能排盡,致膀胱殘餘尿增多而出現假性尿失禁。在發病過程中,常因受寒、憋尿、便秘等發生急性尿瀦留。嚴重者 可引起腎功能損傷而出現腎功能不全的一系列癥狀。有些患者可併發尿路感染膀胱結石疝氣或脫肛等。

病證鑒別

1.精癃與前列腺癌
兩者發病年齡相似,且可同時存在。但前列腺癌有早期發生骨骼與肺轉移的特點。發病多在前列腺後葉,早期尿路梗阻症不明顯。當病灶侵犯前列腺側葉時,直腸指檢可觸及硬結或堅硬腫塊,表面不光滑,兩側不對稱,界限不清,甚至與骨盆固定。盆腔部Cr或前列腺穿刺活體組織檢查可確定診斷。
2.精癃與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
部分腦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患者可發生排尿困難、尿瀦留或尿失禁等,且多見於老年人,需注意與前列腺增生症鑒別。神經系統檢查常有會陰部感覺異常肛門括約肌鬆弛等。此外,尿流動力學膀胱鏡檢查可協助鑒別。

相關檢查

診斷本病還可依據直腸指檢:前列腺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表面光滑而無結節,邊緣清楚,中等硬度而富有彈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此外,可進行B型超聲波檢查CT檢查、膀胱造影檢查、膀胱鏡檢查及尿流動力學等檢查以協助診斷。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應以通為用,溫腎益氣、活血利尿是其基本的治療原則。出現併發症時採用中西醫綜合療法。

證治分類

1.濕熱下住證
主證:尿少黃赤,尿瀕澀痛,點滴不暢,甚至尿閉,小腹脹滿;口渴不欲飲,發熱,或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消癃通閉。
代表方:八正散加減。
主證:尿頻,滴瀝不暢,尿線細,甚或夜間遺尿或尿閉不通;精神倦怠,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脾益氣,溫腎利尿。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加菟絲子肉蓯蓉補骨脂車前子等。
常用藥:黃芪炙甘草人蔘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主證:小便頻數不爽,淋漓不盡;頭暈目眩,腰酸膝軟,失眠多夢咽干;舌紅,苔薄,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陰。
代表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常用藥:熟地黃山茱萸、干山藥澤瀉茯苓丹皮9克,知母黃柏
5.腎陽不足證
主證:小便頻數,夜間尤甚,尿線變細,餘瀝不盡,尿程縮短,或點滴不爽,甚則尿閉不通;精神萎靡,面色無華,畏寒肢冷;舌質淡潤,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溫陽,通竅利尿。
代表方:濟生腎氣丸加減。
常用藥: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肉桂附子(制)、牛膝、車前子。
主證:小便不暢,尿線變細或點滴而下,或尿道澀痛,閉塞不通,或小腹脹滿隱痛,偶有血尿;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苔白或薄黃,脈弦或澀。
治法:行氣活血,通竅 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減。
常用藥:沉香、黃芪、陳橘皮、滑石榆白皮、瞿麥、甘草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主要用於尿瀦留患者,可針刺中極、歸來、三陰交、膀胱俞足三里等穴,強刺激,反覆捻轉提插;體虛者灸氣海、關元、水道等穴。

轉歸預后


本病若早期診斷,病情較輕者,一般預后良好

預防調護


1.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患者,要注意及時排尿,避免膀胱過度充盈。
2.慎起居,避風寒,忌飲酒、喝濃茶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保持大便通暢,忌憋尿,保持陰部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