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耳聾

藥物性耳聾

藥物徠性耳聾是某些藥物在應用過程中或應用以後發生的感音神經性聾。屬於耳鼻咽喉科疾病。藥物性耳聾曾經占感音神經性聾發病率的首位,兒童常見,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現在發病率逐漸下降。某些藥物可引起的位聽神經系統中毒性損害,引發藥物性耳聾。能誘發藥物性耳聾的藥物稱之為耳毒性藥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兩類。藥物性耳聾臨床表現不一,耳聾多在用藥后1~2周出現,逐漸加重,一般是雙側對稱性耳聾,多伴有耳鳴,少數人會繼續惡化,至全聾。除耳聾外,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等癥狀。晚期需佩戴助聽器或行電子耳蝸植入。藥物性耳聾一旦形成,很難治療,可引起永久性耳聾或前庭損害出現眩暈等併發症,尤其是病情較重、病程較長的病人,可影響終生。早期輕度中毒者,經積極治療,聽力可部分恢復;對於中毒時間較久的耳聾,一般治療方法無明顯效果。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某些藥物可引起的位聽神經系統中毒性損害,引發藥物性耳聾。
● 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水楊酸鹽、利尿類、抗腫瘤類等藥物。

癥狀


● 藥物性耳聾臨床表現不一,除耳聾外,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等,伴隨癥狀可先於或後於耳聾出現。
● 典型癥狀
● ● 主要表現為聽覺系統的慢性中毒,以耳聾、耳鳴為主。
● ● 耳聾多在用藥后1~2周出現,逐漸加重,半年後逐漸穩定。
● ● 耳聾多為雙側對稱,以高頻聽力損失開始,漸向低頻擴展,少數人會繼續惡化,至全聾。
● 其他癥狀
● ● 耳鳴
● ● 耳悶
● ● 眩暈
● ● 頭疼
● ● 頭暈
● ● 嘔吐

檢查


● 藥物性耳聾患者常見檢查一般包括耳部專科檢查,聽力學檢查,前庭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
● 耳部專科檢查,了解聽力損失的性質、程度和動態。制定治療方案。
● 聽力學檢查,了解聽力損失的性質、程度和動態。制定治療方案。
● 前庭功能檢查,了解前庭功能狀態,制定治療方案。
● 影像學檢查,了解各器官實質性損傷,制定治療方案。

診斷


● 藥物性耳聾一般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和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診斷。
● 病史
● ● 有耳毒性藥物的應用史。
● 臨床癥狀
● ● 用藥后雙耳聽力下降或突然耳聾,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
● 相關檢查結果
● ● 聽力檢查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以感音性耳聾為多,亦有混合型耳聾者。

鑒別診斷


● 藥物性耳聾需與傳導性耳聾、神經性耳聾相鑒別。一般依靠病史和臨床癥狀進行鑒別診斷。
● 患者有耳毒性藥物的應用史后雙耳聽力下降或突然耳聾,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時,應及時停止用藥,引起重視,立即就醫。

治療


● 藥物性耳聾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首先需要停用導致聽力下降的藥物並避免再次接觸,短期內發病者可以試行激素治療。晚期需佩戴助聽器或行電子耳蝸植入。
● 藥物治療
● ● 發病時間短者可以試行激素等藥物治療。
● 手術治療
● ● 可植入電子耳蝸治療。
● 其他治療
● ● 高壓氧倉治療、佩戴助聽器等。

危害


● 藥物性耳聾一旦形成,很難治療,可引起永久性耳聾或前庭損害出現眩暈等併發症,尤其是病情較重、病程較長的病人,造成長期影響。

預后


● 早期輕度中毒者,經積極治療,聽力可部分恢復。
● 對於中毒時間較久的耳聾,一般治療方法無明顯效果。

預防


● 避免接觸雜訊或過大的聲音。
● 按醫囑使用藥物,不可自行加量或停用,如果用藥期間出現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請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