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片
飲片
飲片指的是中藥根據需要,經過炮製處理而形成的供配方用的中藥,或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藥。中藥飲片是中醫藥的精華所在,藥材經過不同的炮製方法,其藥性和功效會改變,是中醫用藥的特點和優勢。
中藥飲片是中醫藥的精華所在,一味中藥經過不同的炮製方法,其藥性和功效會變得不同,在不同變化的背後,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
● 英文名稱:Decocting Piece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方劑學
● 一用川大黃,須錦紋者,佳。剉成飲片,用酒拌勻,燥干,以備後用。(《傷寒六書》)
● 初步加工或經過炮製后達到質量標準,直接用於配方的中藥。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中藥飲片、中藥材和中成藥是中藥的三種主要商品形式。中藥飲片直接入葯,且又是中藥提取物和中成藥的原料,故其質量優劣直接關係到人們對症治病、預防保健的療效和用藥安全。
● 長期以來,中藥飲片一直缺乏明確的定義,人們把天然藥物、中藥材、中草藥等與中藥飲片相混淆的情況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飲片的藥用價值和質量標準。
● 自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開始,我國明確規定中藥飲片是指藥材經過炮製后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或製劑生產使用的處方藥品,至此,將中藥飲片和中藥材區分開來。其意義有三:
● ● 強調了中藥飲片作為處方葯的法定地位,其生產、經營、流通和監督均受到處方葯管理相關法規的限制。
● ● 明確了中藥材不可直接入葯,必須經過炮製,中藥製劑生產所用的原料也必須是中藥飲片,而不是藥材。
● ● 明確了性味歸經等屬性是中藥飲片的屬性,而不是藥材的屬性。根據臨床辨證論治的需要,應合理選擇不同炮製工藝製備的不同規格的中藥飲片。
● ● 明確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是兩個獨立的品種,從而保證飲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中藥飲片區別於中藥材的關鍵在於炮製,古人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過程稱為“炮炙”、“修治”、“修事”等,現代統稱為“炮製”。
● 炮製的過程,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採取的凈制、切制、炮炙(如炒、炙、煅、蒸、煮、燉)等製法。
● 炮製對飲片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 純凈藥材、分撿除雜。
● ● 使飲片便於稱量和調劑製劑。
● ● 引起中藥“質”的變化,不同的炮製方法,會引起藥性和功效的改變,增強飲片的臨床療效或便於定向用藥,如麻黃、款冬花蜜制能增強其潤肺止咳作用。
● ● 糾正藥物的偏性,擴大應用範圍,如大黃專治下焦病變,經酒制后也可治上焦病變。
● ● 減少藥材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姜制半夏等。
● ● 減少水分,便於貯藏。
●
● 起源:南宋著名學者周密《武林舊事》一書提到從事“熟葯圓散,生葯飲片”的作坊,這是首次出現“飲片”一詞,但此時並未利用飲片配方入葯。元代醫學家危亦林所撰的《世醫得效方》中,供湯劑使用的中藥如綿附子要“炮,去皮臍,薄切片”、當歸“凈洗,薄切,干稱”,說明在元代後期逐漸出現了片狀的飲片。
● 發展: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詳細記載了飲片的加工方法,但也指出當時的飲片在乾燥等方面工藝尚不過關,儲藏過程中易發生變質,應用時需現剉。明代後期繆希雍的《炮炙大法》中,在各個藥物專項下不再提出要“旋剉應人”,提出藥物先加水軟化,再進行切片,繼而乾燥的過程,已與現代飲片炮製工藝無異。清代吳儀洛《本草從新》中註:“按:柴胡所用甚多……,葯肆中俱切為飲片,其實真柴胡無幾……”說明在清代葯肆中售賣的均為飲片。到民國王一仁所著的《飲片新參》一書,前言中註明全書各葯皆從葯肆中購飲片,說明“飲片”已經普及流行。
● 創新:近現代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新式飲片陸續出現,如中藥顆粒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中甲。方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陳彥琳,杜傑。對《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藥飲片定義的分析與解讀。中國現代中藥,2011,13(3):3-5.
● [4] 李波,李成義,陳傑,等。中藥飲片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思路探討。中醫藥信息雜誌,2019,26(4):10-13.
● [5] 陳繽,王麗娜,賈天柱。中藥飲片的歷史沿革研究。中醫雜誌,2013,54(8):6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