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哼哈二將的結果 展開
- 《封神演義》的人物
- 周銳的圖書作品,兒童文學。
哼哈二將
《封神演義》的人物
哼徠哈二將,中國民間對佛寺山門前二金剛的俗稱。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以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
佛教中守護廟門的兩個神,形象威武兇惡,《封神演義》中把它們描寫成兩個有法術的督糧官,一個鼻子里哼出白氣,一個口中哈出黃氣。用來比喻有權勢者手下得力而盛氣凌人的人(如果碰巧是兩個),也比喻狼狽為奸的兩個人。
哼將-孫善郁老師作品
哼將,原名鄭倫,原是商紂王的大將,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為師。由於鄭倫虔誠拜師,認真學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鐘愛,於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種法術,這就是“竅中二氣”。他在“警衛”中如遇盜賊,只要鼻子一哼,就會響如洪鐘,並隨響聲噴出二道白光,可吸敵人魂魄,所以,任何敵人在他面前都會失敗。
哈將,名叫陳奇,他腹內有一道黃氣,如果遇到敵人,只要張口哈出一口黃氣,同樣可以吸敵人的魂魄,使敵人呆若木雞,舉手就擒,置敵人於死地。
佛教界有一種說法,轉輪王,生了一千位兒子,每位都成了佛。最小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青葉髻。一個叫樓至德。他們兩兄弟為了保衛兄長們成佛,同時也為了保護佛法,便自覺自願做了佛國的佛法神。他們兩個,手拿武器,腹懷“竅中二氣”,怒目而視,威武雄壯,盡職盡責,把守山門,保衛佛國與佛法永遠不受侵害。
「兩位神將」原先祇是「一位」金剛力士,本是佛國護法的「二十諸天」之一的密跡金剛。《封神演義》上說鄭倫原為商紂王的部將,拜崑崙度厄真人為師。真人傳給他竅中二氣,將鼻一哼,響如鐘聲,並噴出兩道白光,吸人魂魄。後來被周文王擒獲改邪歸正,卻又被紂王的部下大升斬死。
陳奇也是商紂王的部將,曾受異人秘傳,養成腹中一道黃氣,張口一哈,黃氣噴出,見之者魂魄自散。後來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時敕封鄭倫、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布教化、保護法寶,這就是中國民間所流傳的哼哈二將。
七十四回哼哈二將顯神通二將相逢各有名,青龍關前定雌雄;五行道行皆堪並,萬劫輪迴共此生。黃氣無聲能覆將,白光有影更擒兵;須知妙法無先後,大難臨頭時命自傾。
話說黃天祿弟兄三人,裹住陳奇,忽一槍正中陳奇右腿,陳奇將坐騎,跳出圈子外邊,黃天祿隨即趕來。陳奇雖然腿上有傷,他的道術自在,他把盪魔杵一舉,只見飛虎兵蜂擁而來,將腹內煉成黃氣噴出,黃天祿滾下鞍鞽,早被飛虎其撓鉤搭住,生擒活捉去了,進關來見邱引。邱引吩咐也把黃天祿監禁了。話說黃天爵、黃天祥回營,見父言曰:“兄被擒。”黃總兵十分不樂,差官打聽可曾號令?探馬回報:“啟老爺不曾號令。”話說陳奇有傷,自用丹藥敷搽。只見次日邱引傷痕全愈,要來報仇,乃不戴頭盔,頂上戴一金箍,似頭陀樣,貫甲披袍,上馬提槍,來奔至周營,坐名要黃天祥決戰。報馬報入營中,天祥便欲出戰,飛虎阻擋不住;天祥上馬提槍,出營來見邱引,大呼曰:“邱引定要擒你見功。”催開馬,搖手中槍直刺邱引,槍迎面交還,二馬盤旋,雙槍並舉,大戰在關下。黃天祥這根槍,如風狂雨驟,勢不可當;邱引招架不住,掩一槍,回馬往關前就走。黃天祥不知好歹,隨即趕來;只見邱引頂上長一道白光,光中分開,面現出碗大一顆紅珠,在空中滴溜溜只是轉,邱引大呼:“黃天祥!你看吾此寶。”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昏飄蕩,一會辨不出東西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繩縛二臂。及至醒時,已被捉住。邱引大喜,掌鼓進關。正是:
可憐年少英雄客,化作南柯夢人。
且說邱引拿住黃天祥進關,升堂坐下,傳令兩邊:“把黃天祥推來。”眾人將黃天祥推至面前,黃天祥氣沖斗生,厲聲大呼曰:“邱引!你這逆賊,敢以妖術成功,非大丈夫也。
我死不足惜,當報國恩,若姜元帥兵臨,你這匹夫,有粉骨碎身之禍;你既擒我快與我一死,吾定為厲鬼以殺賊。”邱引大怒曰:“你這叛賊。反出語傷人,你箭射鐧打槍刺,你心下便自爽然;被擒,不自求生,又以惡語狂言辱吾。”天祥睜目大罵:“逆賊!我恨不得槍穿你的肺腑,鐧打碎你天靈,箭射透你心窩,方稱我報國忠心;今不幸被擒,自分一死,何必多言,做出那等的模樣?”邱引大怒,命左右:“先梟了首級,仍風化其屍,掛在城樓上。”少時報馬報入周營:“啟老爺!四公子被邱引梟了首級,把屍骸掛在城樓上,風化其屍,請軍令定奪。”黃飛虎聽報,大叫一聲,跌倒在地;眾將扶起,黃總兵放聲大哭曰:“吾生四子,不能為武王至孟津,大會諸侯以立功,今方頭一座關隘,先喪吾三子。”
黃飛虎思子、作詩一首以志感:
“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幾番未滅強梁寇,左術擒兒年少亡。”
話說黃總兵見事機如此,忙修告急申文,連夜差使臣往汜水關老營中,見子牙求救。使臣在路,非止一日,來至行營,旗門官報入中軍:“啟元帥!黃總兵遣官至轅門等令。”子牙傳令令來,使臣至帳前行禮,將申文呈上。子牙展開看畢大驚曰:“可惜鄧九公、黃天祥俱死於非命,著實傷悼。”只見鄧嬋玉哭上帳來:“稟上元帥!末將願往,為父報仇。”子牙許之。又點先行官哪吒同往。哪吒大喜,領了將令,星夜往青龍關來。哪吒風火輪來得快,使先行,嬋玉隨營行走,只見哪吒剎時就至青龍關了。正是:
頃刻千里,須臾至九州。
話說哪吒至營前,報入中軍:“有先行官哪吒轅門聽令。”黃總兵忙叫:“請來。”哪吒進中軍,行體畢,黃總兵曰:“吾奉令分兵至此,不幸子亡兵敗,鄧九公竟被左術喪身,吾在此待罪請援;今先行官至此,吾輩不勝幸甚。”哪吒曰:“小將軍丹心忠義,為國軀捐,青史簡編,永垂不朽,亦不辜負教養之功。”次日,哪吒登風火輪、提火尖槍,往關下搦戰,猛見黃天祥之屍,大怒曰:“吾拿住邱引,定以此為例。”大呼:“城上報事官,快傳與邱引,早來洗頸受戮。”報馬報入帥府:“有將請戰。”邱引聽報,自恃己能,依舊頭陀打扮,竟出關門;看見一人登風火輪而來,大呼曰:“來者莫非是哪吒么?”哪吒大罵曰:“你這匹夫,黃天祥不過與你敵國之仇,彼此為國,不過梟首,又有何罪,你竟欲風化其屍?我今拿住你,定碎醢汝屍,為天祥泄恨。”把火尖槍擺直取邱引;邱引以槍急架相還,二馬相還,雙
哼哈二將
地行道術原無跡,盜寶偷關蓋世雄。
話說左右見土行孫不見了,只嚇得目瞪口呆,慌忙報與邱引。邱引聽報大驚曰:“周營中有此異人也,所以屢伐西岐,俱皆失利。不見黃天祥屍首,就是此人盜去,也未可知。”速傳令:“早晚各要謹防關隘。”且說土行孫回見黃總兵,共議取關,忽哨探馬報入中軍:“有三運糧官鄭倫來到,轅門等令。”黃總兵傳令令來。鄭倫至帳前行體畢,言曰:
“奉姜元帥將令,催糧應付軍前聽用。”黃飛虎曰:“多蒙將軍,催糧有功,俟上功勞簿。”鄭倫曰:“俱是為國效用。”鄭倫偶見土行孫也在此,忙問土行孫曰:“足下是二運官,今到此何干?”土行孫曰:“青龍關中有一人,名喚陳奇,也與你一樣拿人。吾岳丈被他拿去,壞了性命,特奉元帥將令,來此救援。只他比你不同,他把嘴一張,口內噴出黃氣來,其人自倒;比你那鼻中白氣,大不相同,覺他的便宜,我被他拿去走一遭。”鄭倫曰:“豈有此理,當時吾師傳我,曾言我之法,蓋世無雙;難道此關,又有此異人?我必定會他一陣,看其真實。”且說陳奇恨鄧嬋玉打傷他的頭面,自服了丹藥,一夜全愈。次日出關,竟坐名只要鄧嬋玉出來,定個雌雄。探馬報入中軍:“啟老爺!陳奇搦戰。”鄭倫出而言曰:“末將願往。”黃飛虎曰:“你督糧亦是要緊的事,原非先行破敵之職,恐姜丞相見罪。”鄭倫曰:“俱為朝廷出力,何害於理?”黃飛虎只得應允。鄭倫上了金睛獸,提降魔杵,領本部三千烏鴉兵,出營來見陳奇,也是金睛獸,提盪魔杵,也有一隊人馬,俱穿黃號衣,也拿著撓鉤套索。鄭倫心下疑惑,乃至陣前大呼曰:“來者何人?”陳奇曰:“吾乃督糧上將軍陳奇是也。你是何人?”鄭倫笑曰:“吾乃三運糧總督官鄭倫是也。”鄭倫問曰:
“聞你有異術,特來會你。”鄭倫催開金睛獸,搖手中降魔杵,劈頭就打;陳奇手中盪魔杵,迎面交加,一場大戰。怎見得?
二將陣前尋斗賭,兩下交鋒誰敢阻;這一個似搖頭獅子下山崗,那一
哼哈二將
能人自有能人伏,哼哈相會時。
鄭倫鼻子兩道白光,出來有聲;陳奇口中黃光,自迸出。陳奇跌了個金冠倒躅,鄭倫跌了個鎧甲離鞍;兩邊兵卒,不敢拿人:各人只顧搶各人主將回營。鄭倫被烏鴉兵搶回,陳奇被飛虎兵搶回,各自上了金睛獸回營。土行孫同眾將,笑得腰軟骨酥。鄭倫自嘆曰:“世間又有此異人,定要與他定個雌雄,方肯罷休。”不表。且說陳奇進關來,見邱引盡言其事;邱引又聞佳夢關失了,心下不安。次日,鄭倫關下搦城:陳奇上騎,出關言曰:“鄭倫!大丈夫一言已定,從今不必用術,各則手上工夫,你我也難得會。”催開坐騎,又殺了一日,未見輸蠃。只見黃飛虎與眾將,俱在帳上,共議取關之策。哪吒曰:“如今土行孫也在此,不若今夜我先進關,斬關落鎖,夜乘其無備取了關為上策。”黃飛虎曰:“全仗先行。”正是:
哪吒定計施威武,今夜青龍屬武王。
話說邱引在關內,修表進朝歌,遣將來此協同守關,共阻周兵。不覺是一更時分,土行孫先進關來,暗暗在囹圄中,打點放黃天祿、太鸞。二更時分,哪吒登風火輪,飛進關來,當在城樓上,祭起金磚,把守門軍士打散,隨撞開拴鎖,周兵吶喊一聲,殺進城中;金鼓大作,天翻地覆,城中大亂,百姓只顧逃生。土行孫在囹圄中,聽得吶喊,隨放了黃天祿、太鸞,殺出本府來。邱引還不曾睡,慌忙上馬,提槍出府;只見燈光影,火把叢中,見金甲紅袍,乃武成王黃飛虎,哪吒登風火輪,使槍殺來。鄧秀、趙升、孫焰紅把邱引裹在當中;鄭倫殺進城來,正遇陳奇,二將交兵大戰。黃天祿從後面殺出府來,土行孫倒拖鐵棍,往邱引馬下舉棍打來;邱引不及堤防,被土行孫一棍,正打著他馬七寸。那馬便前蹄直豎,把邱引跌下馬來;黃飛虎看見,忙拈槍刺來,邱引已借土遁去了。正是死生有定,不該絕於此關。且言眾將裹住陳奇,被哪吒祭起乾坤圈,打中陳奇,傷了臂膊,往左一閃,被黃飛虎二槍,刺中脅下,死於非命。殺到天明,黃飛虎收兵查點,只走了邱引。黃飛虎升廳,出榜安民,查明戶口冊籍,留將守青龍關。黃總兵回營,先有哪吒報捷,土行孫仍催糧去了。且說子牙在中軍,與眾將正議三略六韜,報事官報:“元帥!哪吒等令。”子牙命傳進來,哪吒至中軍,備將取了青龍關事,說了一遍,弟子先來報捷。子牙大悅,謂眾將曰:“吾意先取此二關者,欲通吾之糧道;若不得此,倘紂兵斷吾糧道,前不能進,使不能退,我先首尾受敵,此非全勝之道也。故為將先要察此,今幸俱得,可以無憂。”眾將曰:“元帥妙算,真無遣策。”正談論間,左右報:“黃飛虎等令。”子牙曰:“令來。”飛虎至中軍,打躬行禮。子牙賀過功,因不見鄧九公、黃天祥在前、心中甚是凄楚,嘆曰:“可惜忠勇之士,不得享武王之祿耳。”中置治酒歡飲。次日,子牙差辛甲先下一封戰書。話說汜水關韓榮,見子牙按兵不動,分兵取佳夢關、青龍關,速速差人打探,回報二關已失。韓榮對眾將曰:“今西周已得此二關,軍威正盛;我等正當中路,必須協力共守,毋得專恃力戰也。”眾將各有不忿之色,願決一死戰;正議間:“報姜元帥遣官下戰書。”韓榮命令來,辛甲至殿前,將書呈上。韓榮接書展開觀看,書曰:
徠“西周奉夫征討天寶大元帥姜尚,致書於汜水關主將麾下:常聞天命無常,惟有德者,永獲天眷。今商王紂淫酗肆虐,暴殄下民,天愁於上,民怨於下,海宇分崩,諸侯叛亂,生民塗炭;惟我周王,特恭行天之罰。所在民心效順,強梁授首;所有佳夢關、青龍關逆命,俱已斬將搴旗,萬民歸順。今大兵至此,特以尺一之書,咸使聞知,或戰或降,早賜明決,毋得自誤。”
韓榮觀看畢,即將原書批回,來日會戰。辛甲領書回營,見子牙曰:“奉令下書,原書批回,會兵。”子牙整頓士卒,一夜無詞。次日,子牙行營礮響,大隊擺開出轅門,在關下搦戰;有報馬報入關來:“今有姜元帥關下請戰。”韓榮忙整點人馬,放礮吶喊出關;左右大小將官分開,韓榮在馬上,見子牙號令森嚴,一對對英雄威武。怎見得?有鷓鴣天一詞為證:
殺氣騰騰萬里長,旌旗戈戟透寒光;雄師手仗一環劍,虎將鞍橫丈八槍。軍浩浩,士忙忙,鑼鳴鼓響猛如狼;東征大戰三十陣,汜水交兵第一場。
話說韓榮在馬上見子牙,口稱:“姜元帥請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元帥何故動無名之師,以下凌上,甘心作商家之叛臣?吾為元帥不取也!”子牙笑曰:“將軍之言差矣!君正則居其位,君不正則求為匹夫不可得,是天命豈可常哉?惟有德者能君之。昔夏桀暴虐,成湯伐之,代夏而有天下。今紂王罪過於桀,天下諸侯叛之,我周特奉天之罰,以討有罪,安敢有逆天命,厥罪惟鈞哉?”韓榮大怒曰:“姜子牙!我以你為高明之士,你原來是妖言惑眾之人;你有多大本領,敢出大言?那員將與吾拿了?”傍有先行王虎,走馬搖刀,飛奔前來,直奔子牙。只見哪吒已登風火輪,舉槍忙迎,輪馬相交,刀槍並舉;兩下喊聲不息,鼓角齊鳴。未及數合,哪吒奮勇一槍,把王虎挑於馬下;魏賁見哪吒得勝,把馬一磕,搖槍前來,飛取韓榮。韓榮手中戟,迎面交還,魏賁的槍勢如猛虎;韓榮見先折了王虎,心下已自慌忙。無心戀戰。只見子牙揮動兵將,衝殺過來,韓榮抵敵不住,敗進關中去了,子牙得勝回營不表。且說韓榮兵敗進關,一面具表,往朝歌告急,一面設計守關。正在緊急之時,忽報:“七首將軍余化等令。”韓榮聽得余化來至,大喜,忙傳令令來。余化至殿上行禮,韓榮曰:“自從將軍戰敗去後,反被
哼哈二將
余化將化血刀祭起,那刀來得甚快,哪吒躲不及,中了一刀。大抵哪吒是蓮花化身,俱是蓮花瓣兒,周身縱傷了,他不比凡夫血肉之軀,登時即死,該有凶中得吉。哪吒著了刀傷,大叫一聲,敗回營中,走進轅門,跌下風火輪來。哪吒著了刀傷,只是顫,不能做聲。
旗門官報與子牙,子牙令扛抬至中軍,子牙叫:“哪吒!”哪吒不答,子牙心下悶悶不樂。
不知哪吒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在泰山西路自無極廟西北行約2公里即至天勝寨,為西漢末年赤眉軍寨址,四面環山,形勢險要。北崖有石洞,額書“玉皇洞”,洞中可三處窺天,又名三透天。洞前房基、張旗石、柱窩、石臼皆存。西南為跑馬場,西北為演武場。再北山坳有三洞,其一額“仙陽洞”。元初僧通慧行全結茅於此,民國年間為女道修行處。寨西北一峰,形似雄獅,名獅子峰,俗稱駱駝峰或雞冠峰。西又一峰,高聳峻削,丹壁奇特,名扇子崖。明代楊博題“仙人掌”。峰極險峻,唯藉助繩索自西南隅方可攀巔。赤眉軍曾就頂設望哨。明代舉人王無欲築室崖巔,后又結茅其下,名西山別業。民間有“打開扇子崖,金銀財寶往家抬”的傳說。1990年,依崖鑿階,修築雲梯,以便攀登。
崖西是傲徠峰,又名芙蓉峰。峰高不過泰山主峰之半,但犀利崢嶸,有傲然不向泰山低頭之勢,故民有諺:“傲徠高,傲徠高,近看與岱齊,遠看在山腰。”東南,絕壁之下有月亮洞,內有月亮泉。泉水自洞頂下注,冬結冰柱,春來依然,似龍宮冰窟。
據考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當年進京趕考遊覽扇子崖受到啟發,把這兒的許多景物寫進了故事裡。扇子崖就是鐵扇公主的扇子,傲徠峰是傲徠國原址,還有魔王洞、獅駝嶺、石猴觀海等。
1995年迎勝村為了開發旅遊資源,在扇子崖上修建了鐵梯;在崖前創建了閣樓式茶舍和餐館。
峰崖交接處為山口,前有扇子崖廟,明末清初泰安舉人王無欲建,民國年間道士梁鴻峻重修,新中國成立后漸毀。1988年,迎勝村與國家聯合投資重修盤路、廟宇,重塑神像,煥然一新。廟門東向。正殿為元始天尊殿,殿壁頂為石拱建築,俗稱無梁殿。今殿內正中供元始天尊,東側為黃天化、土行孫、無極、韓毒龍、殷洪、洪錦、方相、哼將、韋禮;西為黃天祥、黃天祿、蘇全忠、薛惡虎、殷蛟、黃天爵、方弼、哼哈二將、韋陀等18陪神。殿西有地母宮,祀地母、無極老母、眼光奶奶。又西為呂祖祠,閣樓式,祀呂祖。再西為太陽廟,祀太陽神、月亮奶奶、送生娘娘。
自正殿前沿階下谷,有真武洞,清光緒年間建,題額“玄天上帝”,內祀真武神及金童玉女。前為會仙庵舊址,今房基、石廟尤存。又東路旁有巨石,上有清康熙初年線刻一老僧坐蓮修身。廟南隔溪相望有弄水岩,雙峰崛起,澗水東流,至西百丈崖下注西溪。
山口后是長谷絕澗,名青桐澗。明清時山民多在此采青桐芽制茶,名女兒茶。明《岱史》贊其“清香異南茗”。澗北有壺瓶崖,危崖萬丈,突兀類壺瓶狀而名。立於山口,東瞻扇子崖如半壁城垣,遙遙欲墜;西望傲徠峰,峰峙中天;北眺壺瓶崖,絕壁入雲,連綿數里,氣勢磅礴。清人劉應時詩云:“獨秀西南數傲徠,天門洞宇鎮蒿萊。竹林曲抱青峰雲,月障高懸碧澗開。石壁谷中雲散去,仙人掌上鶴飛回。登臨不盡平生興,對景愧無作賦才。”
金剛是梵文Vajra的意譯,意譯為“縛日羅”、“伐折羅”。本來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話中的狼牙棒、粗棒,是眾神之王因陀羅的武器。金剛由金、銅、鐵;山岩製成,有4角或l0O個角,還有1000個利齒,在佛教中,金剛以其譬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成為堅固、不滅的象徵。古印度兵器金剛桿也作為豐產的象徵,也曾作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則表示伏魔、斷煩惱、堅利智的法器。
金剛力士,就是一些手執金剛柞在佛國從事護法的衛士。
金剛密跡,又叫密跡金剛、密跡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剛杵給佛擔任警衛的夜叉神的總頭目。“夜叉”是梵文音譯,又譯為“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話中一種半神的小神靈。《大日疏經》卷一說;“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舊翻或為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跡”是因其能聽到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
密跡金剛本是出身顯赫的法意太子,他發誓皈依佛門,“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以便“普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後來,他成十五百金剛的隊長,被稱“密跡金剛”或“夜叉王”,再后他.又一分為二,分化為兩個金剛力士,專門把守山門,被稱為“哼哈二將。”哼哈二將是佛寺大門的侍衛。
佛寺大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有一小門,象徵“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三門”又稱“山門”。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門,也稱為三門式山門。三門常蓋作殿堂式,故又稱為“山門殿”。哼哈二將便分立在山門兩側,威風凜凜。
兩位金剛力士面貌雄偉,滿臉忿怒之相。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體,手執金剛桿,兩腳張開。左邊的力士怒顏張口,發出“哈”的“哈將”,右邊的力士則忿顏閉唇,為發出“哼”聲的“哼將”。兩位門神的主要區別就在這開口閉口之間。
哼哈二將完全是中國佛教的附會,這種叫法來源於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中有鄭倫、陳奇二將,鄭倫是商朝的督糧上將,拜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真人教了他一手哼鼻的絕招,遇到敵人,鼻子一哼,噴出白光兩道,吸人魂魄,敵人便被擒拿。陳奇也是商朝督糧官,受異人傳授,遇敵時只要張嘴一哈,噴出一道黃氣,見者魂魄自散。後來哼、哈二將相逢,各逞奇術,各顯神通,打得不分勝負。周滅商后,姜子牙歸國封神,敕封他二人為鎮守山門、宣布教化、保護佛法的哼哈二將。
北京戒台寺三門殿里的哼哈二將高二丈余,體魄雄壯,上身裸露,肌肉飽滿,一個張口呼哈,一個閉口怒哼。形象逼真,猙獰可怖,為較有名哼哈二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