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白雲山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佳縣白徠雲山,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高山之上白雲飛,如詩如畫的風光尚且不論,山上的白雲觀就包藏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這裡山水相映,白雲繚繞,松柏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道教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佳縣白雲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后因終年白雲繚繞,而稱白雲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雲封”而叫白雲觀。道家勝地白雲觀,自從明萬曆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後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們至今都絡繹不絕。此外,白雲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雲觀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陝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佳縣白雲山,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佳縣白雲山,這裡山水相映,白雲繚繞,松拍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道教名山,據《佳縣誌》記載,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終南山道士李玉鳳雲遊四方,來到白雲山,觀其山其景秀,便結廬而居,採藥治病,設化教民,普濟眾生,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一時間名揚四方,被萬姓尊為玉鳳真人。白雲觀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開始修建的。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神宗皇帝朱翊鈞給白雲山頒施對旨一道,親賜《道藏》4726卷,從此白雲山名聲大震,當地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后經歷代續建補葺,建成了以道為主兼有儒、釋廟宇各類建築100餘處、佔地200餘畝的宏大宮觀。成為全國著名道教聖地,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
佳縣白雲山
白雲山由崇尚道教起步,因建廟立神成形。54座宮、殿、樓、祠等組成的廟群,自成格局,各具特色,都是因神建廟,每廟必神,200多位神,400多尊像司職各又相互聯繫。其中以道教系列神為主,儒、釋、道三教交匯。即供華夏大地供奉的傳統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神。白雲山神之多,神之全,真可謂諸神薈萃,集於一山,這在各地的古觀古寺中是少見的,其間記述和演繹了許許多多宗教故事、神話傳說。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知白雲山神,亦知天下神。宗教現象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和現實存在,白雲山這座宏大完整的神的宮闕,為我們研究宗教文化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資料庫,它讓人們從歷史的、現實的眼光去審視神,了解神,認識神,體會神,監別神,從而甄別真偽,領悟虛實。
白雲山白雲觀,又名白雲廟,位於佳縣城南的白雲山上,瀕臨黃河,蜿蜒跌宕,景色壯觀。因廟依山而建故得名。這裡白雲繚繞、松柏蒼鬱、廟宇林立,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素以關西名勝聞名於西北、華北等地。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雲觀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並擴建。數百年來,經過不斷營建修葺,共建廟宇53座,建築面積8.3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偉,氣勢壯觀。這座古建築群依山勢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師殿為中心,殿、亭、閣、樓參差錯落,星羅棋布。經黃河灘頭登白雲觀,須攀618級台階。觀內底層建築為五龍宮,有正殿、兩廊、觀音樓等。宮北為四道天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雲觀的主要建築,屋宇崇高,輝煌雄偉。殿前有鐘鼓樓。鐘樓的鐘聲,隔黃河的山西境內亦可清晰聽到,因而有佳縣八景之一的“白雲晨鐘”之譽。真武殿四周的建築有藏經閣、瑞芝閣、超然閣、七聖樓、玉皇樓、文昌樓、東嶽廟、關帝廟、三靈廟、二斗祠、聖母祠、三清殿、三宮殿、白雲洞、真人洞等。
白雲觀建築精巧,別具一格,古樸典雅。觀內保存有敘述道、佛教經變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畫1590餘幅。壁畫內容豐富,絢麗多彩,系古代陝北民間和明代鐵鐘、清代銅鐘等珍貴文物。1947年,毛澤東主席轉戰陝北來到佳縣,兩次登山賞景,並告當時縣委領導同志要保護文化遺產。白雲觀現已成為陝北獨特的旅遊勝地。
白徠雲山廟是一座存留完整、規制宏大的古建築群,包括廟堂、牌坊、亭台、通道、橋樑等,古建面積8.1萬平方米。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勢漸次升高,形成三條軸線,鱗次櫛比,疏密得當。主軸、次軸均採用兩翼對稱這一傳統布局,建築大都用木結構,並充分利用榫卯結合之木構架,種類多達20餘種。建築屋頂依照廟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採用了歇山、懸山、硬山、重檐等眾多形制,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琉璃瓦或布瓦,產生了高低有別、主次分明、色彩繽紛的效應。屋脊獸頭也形式繁多,造型優美,是很有價值的工藝珍品。木牌坊在白雲山古建中享有特殊身份,它兀然獨立,飛檐出挑,翼角翹起,搏風擊雨數百年不傾不圮。白雲山出類拔萃的建築,和諧地體現了明清營造法式,又融入了鮮明的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相得益彰,顯示了歷代建造師的精湛工藝水平。
白雲山屬典型的廟觀文化,它把祖國的傳統文化、宗都文化、黃河文化、黃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機地熔於一爐,其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不失為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
白雲山的雕塑藝術滲透於整個建築群的各個角落,數量之多,名目之繁,令人目不暇接。白雲山雕塑藝術取材極為廣泛,有石作的欄桿,旗杆、石獅、牌坊、台基、柱礎、香樓等;有木作的梁、坊、雀替、門窗、神龕、神像、匾額、供器等;有磚瓦作的勾頭、滴水、墀頭、錢檐、脊獸等;還有金屬,琉璃泥塑等多種多樣雕塑飾品。白雲山的雕塑題材也有多種形式,有龍、鳳、麒麟等傳說中的動物,更有飛禽、走獸、花卉、風景、人物等。雕刻的表現手法也種類繁多,即有剔底起突,也有浮雕、立體圓雕等等。這些藝術作品有的樸實莊重,有的簡潔明快,有的粗獷雄渾,有的精細流暢,不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而且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白雲山現存碑刻157塊,或以功德記事,或雲遊名山大川之文人雅士揮豪潑墨,留下了許多書法精品。其中明代萬曆年間山西糧道吳宗義所書的兩塊草書碑,如飛龍流水,自然有勢;懸掛在真武大殿由開山道人李玉鳳所書的木匾額“玉虛宮”蒼勁有力,壯實渾厚,當年毛主席看到時也佇立良久,讚不絕口。近年來,也有趙朴初、啟功等書法名家留下的真跡。
壁畫,是白雲山最有藝術價值的民間藝術之一,現存在1300餘幅。這些壁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色彩艷麗的大型工筆畫,有描述神話傳說的彩色連環畫,有中堂、條幅式山水風景畫,有色調清淡的花草水墨畫。這些壁畫,都出自民間畫匠之託手,大都為明清之作,保存了古代民間精湛的繪畫藝術特色。
白雲山道教音樂被譽為白雲神韻,聖鏡仙樂。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雲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陝西布政使司貼來白雲山總理教務,首次把北京白雲觀的道教音樂傳到白雲山,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雙重成份,即古樸典雅,又莊重肅穆。清康熙年間,白雲山道士苗太稔雲遊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又具有婉轉優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形成了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雲山道教音樂,並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雲山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省城,至今這一神韻仙樂仍誦唱古觀,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