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癌

胸腺癌

胸腺癌是來源於胸腺上皮細胞的縱隔惡性腫瘤。C型胸腺瘤即為胸腺癌,較為少見。胸腺癌最常見的組織類型是鱗狀細胞癌。胸腺癌主要表現為壓迫癥狀,胸痛、呼吸困難、心慌等,還可出現遠處轉移。胸腺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其預后取決於組織學分級和解剖學分期,一般來說預后不良。

就診科室


● 胸外科、腫瘤科

病因


● 胸腺癌病因不明。
● 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也可能與內分泌異常、重度感染相關。

癥狀


● 胸腺癌早期可無癥狀,多在X線檢查時發現。
● 主要表現為壓迫癥狀,胸部鈍痛、氣短及咳嗽是最常見癥狀。若出現劇烈疼痛、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膈肌麻痹、聲音嘶啞,提示腫瘤已有廣泛外侵。
● 常見的伴隨病有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球蛋白缺乏、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 大多數在首次發現時已有外侵或轉移表現,一般多侵犯周圍器官或向前縱隔淋巴結、無名靜脈、胸膜、肺、心包擴散轉移。

檢查


● 確診胸腺癌需要血清學檢查(腫瘤標記物、甲狀腺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X線、CT、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 血清學檢查:多為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如畸胎瘤可導致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胸內甲狀腺腫可有甲狀腺激素變化等。
● 影像學檢查:是判斷腫瘤位置、大小、與周圍組織關係的重要依據。
● 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的金標準。可通過經皮穿刺、手術活檢等方式獲取組織標本。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診斷胸腺癌。
● 胸部X線、CT和經皮縱隔腫瘤穿刺等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手段。
● 胸腺癌診斷的關鍵是病理檢查,診斷標準是腫瘤性上皮細胞具有明顯的惡性細胞學特徵。

胸腺癌有哪些的病理分型


● Marchevsky的組織學分型是目前最常採用的方法。
● 胸腺癌可分為:鱗狀細胞癌、淋巴上皮瘤樣癌、基底細胞樣癌、黏液表皮樣癌、肉瘤樣癌、小細胞未分化細胞混合癌、透明細胞癌和未分化癌。

胸腺癌是如何的分期的


● 廣泛採用Masaoka分期:
● Ⅰ期:腫瘤局限在胸腺內,肉眼及鏡下均無包膜浸潤。
● ⅡA期:鏡下有包膜浸潤;ⅡB期:肉眼可見周圍脂肪組織浸潤,但局限於縱隔胸膜內。
● Ⅲ期:侵犯周圍器官,其中ⅢA期不侵犯大血管,ⅢB期侵犯大血管。
● ⅣA期:胸膜或心包浸潤;ⅣB期:淋巴或血行轉移。

鑒別診斷


● 胸腺癌多需要與前縱隔畸胎瘤、胸內甲狀腺腫、縱隔淋巴瘤等疾病相鑒別。
● 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有一定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但有時鑒別診斷仍存在困難。
● 組織病理學檢查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唯一的金標準。

治療


● 胸腺癌一經發現,應及早手術,並徹底切除腫瘤及胸腺組織。不能手術切除、切除不徹底或術后複發的病例,可行放射治療(放療)、化學藥物治療(化療)及免疫等綜合治療。

手術治療

● 對於未發生廣泛轉移或遠處轉移的病例,手術切除是最佳選擇。
● 侵犯無名靜脈可行血管重建。
● 侵犯心包、膈神經者爭取一併切除。
● 對於難以完整切除的病例,行病灶姑息性切除也能減少腫瘤負荷。

放療、化療

● 對於術前明確診斷,但評估難以根治性切除者,可行術前輔助放化療。
● 廣泛轉移病灶可開胸或通過電視胸腔鏡活檢以明確病理類型,指導放化療。

危害


● 胸腺癌可造成胸痛、氣急癥狀,還可引起其他壓迫癥狀,如上腔靜脈綜合征等。
● 具有侵襲性,累及淋巴結、胸膜、縱隔等,還可發生轉移,甚至危及生命。
● 胸腺癌多通過多沿鄰近胸膜或心包膜以浸潤方式發展,也可以出現淋巴或血運轉移。

預后


● 治療效果取決於病理類型、腫瘤分期。
●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改善預后。
● 胸腺癌發現時多處於晚期,治療效果不佳。

預防


● 胸腺癌的病因不明,無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下措施有利於預防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
●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避免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
●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控制飲酒:酒精是多種致癌物質有溶劑,減少飲酒有助於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 不吸煙:煙草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吸煙也是癌症發生誘因。

參考文獻


● [1] 王綠化,朱廣迎。腫瘤放射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2] 赫捷。腫瘤學概論.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3] 石遠凱。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腫瘤學(五).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4] 胡盛壽,王俊。外科學:胸心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5] 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