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亮

司法局幹部

陳徠明亮,男,漢族,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現任司法局幹部。

個人簡介


陳明亮,男,1998年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后在新會司法局工作。截止2011年,13年來陳明亮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先後被授予“個人三等功”一次,被評為“江門市司法行政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被司法部評為“全國社區矯正先進典型人物”的光榮稱號。2002年5月至2010年9月,陳明亮任會城街司法所長期間,帶領全所同志認真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61人,社區服刑人員表現良好,全部順利回歸社會,沒有出現重新違法犯罪的情況,為全區、乃至全市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業績詳情


一、主動作為,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模式
2008年,會城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陳明亮同志積極探索,主動作為,突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目標,堅持“因人施矯”,創新和完善“四個銜接和一個無縫對接”,即加強與法院、公安機關、檢察院和社區服刑人員相銜接,落實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無縫銜接;“四個區別對待”,即刑種不同區別對待;男犯與女犯區別對待;身體健康狀況不同區別對待;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區別對待;實現“四個必訪”,即發現犯人思想波動時必訪、遇到實際困難時必訪、社會交往有異常時必訪、重大節假日必訪等做法,加強與公安派出所聯繫,發揮村和(社區)幹部及犯人家屬的作用,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理和教育措施,實行“一對一”和“多幫一”,形成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社區矯正工作形成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
2010年8月,全省社區矯正工作現場會在江門市召開,會城司法所成為現場會的考察點,他們的成績和經驗得到省司法廳陳偉雄廳長、楊日華副廳長的高度評價和與會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寬嚴相濟,多措並舉做好監管教育工作
社區矯正就是讓符合法定條件的犯人在社區服刑,這是我國刑法的進步,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尤其需要突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徠(一)因人施矯,關愛特殊對象
會城司法所監管的社區服刑人員中,有3名艾滋病患者。陳明亮沒有歧視和嫌棄他們,而是用平等、接納的態度去關心和幫助他們。除了履行正常的管理工作之外,還經常與聊天、走訪等方式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鼓勵他們積極改造和接受治療。其中2人矯正期滿順利回歸社會,他們對司法所和陳明亮在社矯期間給予細心幫助充滿感激之情。
張某是在矯正期內懷孕的社區服刑人員,接受矯正初期思想顧慮較多。陳明亮主動做開導、解釋工作,幫助她消除其思想顧慮。張某在產前和哺乳期間,陳明亮按程序批准她以電話方式報到,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管理,解決其實際困難。
(二)幫其心、挽其人,幫助犯人排憂解困
“以誠幫教,真情感化”是陳明亮又一工作方式。如林某是一名保外就醫的犯人,因年歲高,並患有多種疾病,每年需要高額的醫療費用,導致家庭經濟困難。林某在社區矯正期間確有誨教表現,但由於其戶口一直在高明監獄,不能參加本地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為了幫助林某爭取早日將戶口遷回新會,參加醫療保險,減輕其經濟負擔,陳明亮同志及時與上級報告情況,並根據我國刑法有關減刑和假釋的規定,出具考察報告,建議上級司法機關依法給予林某減刑的獎勵。陳明亮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真誠幫助,令林某深受感動。
再如一些原是單位領導人,現在成為階下囚,接受社區矯正初期,一時難以適應,害怕見到熟人。陳明亮一方面通過家訪、面對面談話、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等方式鼓勵他們多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公益勞動和社區活動;另一方面安排他們在上班前、下班后或者周末來司法所報到,照顧他們的內心感愛。通過開導和幫助,使他們較盡地適應並接愛社區矯正。
(三)責其罪、促其進,嚴格依法管理
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中,陳明亮不卑不亢,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同時,嚴格執行監管規定。如曾當過某所長的黃某,經多次教育仍不誨改,於是,陳明亮按規定向其作出警告,警告他若不準時前來報到,將建議司法部門予以處罰,甚至撤銷緩刑收監執行。黃某被震懾住了,終於轉變了態度,承認錯誤,主動到司法所報告,參加學習教育和社區公益勞動,認真接愛改造。
三、加強指導,深入推進全區社區矯正工作
2010年9月,陳明亮調任區司法局基層股長。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陳明亮立足全區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大局,修訂了《新會區社區矯正工作指引》制計了《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相銜接的工作指導意見》,認真抓實“五個工作環節”,一是排查摸底清;二是銜接程序細;三是宣傳發動廣;四是檔案資料全;五是考核獎懲嚴;實現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的有效銜接。陳明亮還通過加強對全區各司法所工作人員培訓,經常到各司法所檢查、指導工作,使全區社區矯正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一份努力,一份回報。陳明亮與各司法所同志通過共同的努力,全區社區矯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區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555人,沒有出現重新違法犯罪,98%以上的社區服刑人員表現良好,為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