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眉戶的結果 展開
- 傳統戲劇
- 郿鄠
眉戶
傳統戲劇
眉戶,分佈於山西晉南、陝西、甘肅、豫西等各省地,又稱“眉鄠”或“迷糊”,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它的貢調主要由小曲小調所組成,俗稱“曲子戲”,文人習慣稱為“清曲”。
眉戶源於何地尚無文獻可考,藝人相傳,說法不一。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盛行於關中、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的部分地區。具代表性的有《十二把鐮刀》、《梁秋燕》、《杏花村》、《遲開的玫瑰》、《陝北婆姨》、《屠夫狀元》、《留下真情》等劇目。
1949年中國青年代表團,應邀於莫斯科、布達佩斯演出的《十二把鐮刀》獲得了國際劇界的關注和好評。1955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出演現代戲《梁秋燕》被評為長期保留。1982年大型眉戶戲《杏花村》被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發行全國。1999年陳彥創作的現代劇《遲開的玫瑰》被評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2008年6月7日,眉戶劇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由山西省臨汾市申報的晉南眉戶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合併圖冊
眉戶戲的聲腔貢調,多是吸收明清時期關中民俗曲而形成的。相傳明代武功縣的狀元康海,因劉謹案受牽連回鄉后,致力於秦腔事業,自己組建“康家班社”,倡秦腔之音,作曲、編劇、習唱,被尊為秦腔、眉戶的鼻祖。眉戶戲是由散曲而來,康海創作的散曲達500多首,曲子是康海在突然遭到亡妻亡子亡兒媳之後,精神受到沉重打擊,在昏沉中哼唱的曲子,由兩位妾女所錄,他后與周邊縣的小調加以篩選分類創作,曲子分大調、小調,以琵琶、板胡、邊鼓、海笛配樂器,起名曲子戲,之後成為流行於西北五省的眉戶戲。
陝西眉戶分東西兩路:東路眉戶源出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迷人,陝西有將“胡”作“戲”解之說,故稱“迷胡”,即迷人的戲的意思。華陰和華縣是周朝鄭國地域,眉戶可能受到“鄭聲”的影響。民間流傳有“同州的梆子部陽的線,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西路眉戶相傳應起源於陝西太白山麓的眉縣和戶縣(鄠(hù)縣)而故稱“眉戶”,眉戶曲發軔於陝西民間歌謠,古稱“清曲調”。以民歌中的情歌、牧歌、樵歌、漁歌、小調、童謠為基礎,在明代時將元代小令和套曲及演唱程式引入其中,經過長期的演變和不斷的加工,發展成為一種戲曲藝術。
眉戶
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眉戶戲就有楊運子班在華陰、華縣一帶流動演出。(1959年《陝西省文化局眉戶調查資料》)因常與秦腔同台兼演,民間謂之“風攪雪” 。
清代道光年間(1820-1850),眉戶曲在華陰和華縣一帶逐步發展為眉戶戲曲。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台,並借鑒吸收大型劇種營養,但仍保持農村群眾自娛自樂的形式。在晉南也有“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台演出。搬上舞台初期,演齣劇目多為小生、小旦和小丑扮演的小戲。藝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吸收、借鑒蒲劇的音樂和表演手法,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晉南眉戶是由陝西眉戶演變而來的。它的唱腔中,有眉、戶二縣的太白山歌,也有華縣的民間小曲,更有晉南的民歌調。流行於運城地區13個縣(市) 。起初,只是一些眉戶愛好者三五成班坐地說唱。他們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四葉瓦擊節拍,唱詞由演唱者自編,其格律自由不拘,說唱性極強。
清代道光年末年,青海省海東地區民和縣李二堡村開始引進眉戶戲。這裡每年正月里都要耍社火、下帖送社火戲曲,通過耍社火來還願,祈求平安。當時農科賦稅,百姓窮困,而佛事活動花銷大,顯得心誠而力不足。後來經老者們商議,經李士司東府官員相幫,請來陝西戲曲藝人為師,學唱起了眉戶戲。從此青海眉戶戲形成。
清代咸豐年間(1850-1861),李二堡眉戶戲引進后,湧現出一批出類拔萃的優秀演唱家,如李鴻挺,李白玉,李鴻連,趙國賢,李鴻榮,李鴻舉,李如業等,他們的演唱各有所長,被公認為"老把式"。眉戶戲由李士司西府從東府李二堡引進到西寧的湟中地區。於是眉戶戲由此普及開來,一把三弦、一把二胡就可伴奏演唱,比大戲方便得多。長期以來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眉戶戲一併流行。
劇照
清代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為眉戶的發展盛期。僅鳳翔縣出現的眉戶班社就達二十二個。特別是在傳入青海后,流行於演三小戲,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樂隊的文場只有三弦、板胡、二胡,武場只有小鼓、小鑼、小鑔。青海眉戶戲多數劇目的情節都是反映人們的普通生活。無論抒情、諧趣、諷刺的內容都以喜劇的形式展現,因而很受百姓歡迎。青海眉戶戲吸收了眾多民間小調,唱腔亦多有改進,念唱道白摻加了青海方言,地方特色濃郁;曲調眾多,剛柔並濟,優美動聽。廣泛流行於民間且家喻戶曉的劇目有:《下四川》《打櫻桃》《上糧》《小姑賢》等二十多本。此後,眉戶戲也成為了青海省河湟戲曲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清代末年,青海平安縣城南大寨子村的汪旦兒,熱愛戲曲,聰明好學,投身陝西跟師學藝。之後重返原籍大寨子村,立即在村裡組織戲班子。台鄉庄科村的馬進福、樂都下營祝家村的祝存古,深溝村的“麻老五”都紛紛來大寨子村眉戶班學藝演唱。之後眉戶戲就在平安縣一帶流傳開來。每逢春節耍社火、唱眉戶戲,增添節日氣氛。
清代宣統至民國年間,大寨子老藝人汪涇幫、張永泰、曹占祥等人組織演唱眉戶戲,一些外鄉的戲劇愛好者如古城村的金秉剛、寺台鄉庄科村的馬進福、樂都下營祝家村的祝存古,深溝村的“麻老五”都紛紛來大寨子村眉戶班學藝演唱。
眉戶戲
民國十八年前後,晉南各地相繼出現了不少眉戶社,如解州社東村段躍功戲班,趙連城眉戶班,絳縣孫福勝班,蒲州黃忠班等。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馳名藝人,如鄰近縣姚村莊的著名小旦鬥鬥,她的唱腔以情帶聲,快慢變化出人意料,往往能打動人心。她演《賣水》中的梅英,將人物刻畫得生動逼真,讓老年觀眾念念不忘。在將近半個世紀里,晉南眉戶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劇目也由摺子戲發展到大本戲。如《拾萬金》、《如意壺》、《陰陽扇》、《反大同》、《走南陽》、《白玉兔》、《三進士》、《泰山圖》、《水晶帶》、《天平山》等百餘本。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好多班社解體,藝人們自謀職業。晉南眉戶一時銷聲匿跡。
抗日戰爭時期,新文藝工作者在眉戶戲的整理和發掘中,探求“民族的形式、科學的內容、大眾的方向”,使眉戶音樂更加得到發展和豐富。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今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首先創作演出了眉戶《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現代戲,發揮了鼓舞人民、教育群眾的積極作用。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經不斷完善、創新,劇種迅速發展。
現代眉戶在關中分東西兩路。東路眉戶盛行於華陰市和華縣,民間流傳有“同州的梆子部陽的線,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西路的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戶縣,並以“眉戶”得名。
新中國建立之初,山西省組建起運城專區眉戶劇團,以演歷史劇目為主,后運城與臨汾地區合併,劇團改稱晉南地區眉戶劇團。陝西省在學習、挖掘眉戶遺產、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先後創作演出了大型的眉戶現代戲有《梁秋燕》、《糧食》、《兩顆鈴》、《苦菜花》、《中國魂》、《雷鋒》等。
眉戶劇目
山西省的臨汾眉戶劇團也在1952年成立,之後發展為山西主要的表演藝術團體之一。最早的演員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老藝人。這些演員在戲曲方面每個人都很有資歷,長期活躍在民間。1953年12月10日,在建設新中國的熱潮中,山西一個農民自己組成的劇團———臨猗眉戶劇團在臨猗縣城關原頭村誕生。劇團一開始便遇到了一個難題,即演古裝戲還是演現代戲。當時,有關部門以為“不穿靴子、不扎靠子是糟蹋行情,演現代戲,不算正式劇團。”因此不為劇團備案。但他們經過慎重考慮后決定:演現代戲,並且要長期堅持下去。1957年,臨猗縣眉戶劇團成立。
陝西省文藝工作團在1953年改為眉戶劇團,並演出了黃俊耀創作的現代戲《梁秋燕》,湧現出李瑞芳、吳德等著名演員,該劇還成為眉戶的長期保留劇目,演出超過了一千場,流傳各地。同年東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1955年,眉戶劇團又併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之後眉碗團又推出了黃俊耀創作,李瑞芳主演的現代眉戶劇《糧食》 。1958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推出眉戶傳統劇目《曲江歌女》,由李瑞芳主演,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一顆紅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國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號召農民搞承包責任制,結合形勢需要,山西省臨猗青年眉戶劇團排演了《胡樂樂傳》,李英傑在劇中飾演胡樂樂,劇情讚揚了一位積極響應號召承包葡萄園帶領大家特別是貧困家庭發家致富的帶頭人---胡樂樂。各地演出很受歡迎,更是對政府的承包責任制政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本劇也應邀參加了山西省一九八五年的調演,演出非常成功並獲得多項殊榮。之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又相繼創作演出的有《愛與恨》、《杏花村》、《酒醉杏花村》、《漂來的媳婦》等,有的拍了電影、電視,有的獲得全國藝術節的金獎銀獎,以及演齣劇本、演員、音樂、舞美等單項獎,藝術上都得到了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受到政府的表彰和鼓勵。1982年,李瑞芳主演的大型眉戶戲《杏花村》被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發行全國。並獲首屆陝西省藝術節大獎。1986年,臨汾眉戶劇團所創作演出的劇目多次獲獎。
眉戶
二十一世紀:2004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推出了由李梅主演的大型眉戶現代劇《西部風景》 。2006年,《遲開的玫瑰》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2009年,《遲開的玫瑰》榮獲國家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大獎”。《遲開的玫瑰》歷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大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十一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等多項國家級重大獎項。之後,還有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臂塔圓舞曲》、《五味什字》 。2014年,為了進一步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臨猗縣老年大學文娛戲曲班排出了一部敬老古裝眉戶戲《七斤三兩》,為全縣的和諧發展做出老幹部應有的貢獻。該班在縣城、鄉村演出,傳遞正能量,深受廣大市民好評。
行當
生:生角是凈、丑以外男性角色的統稱,按個性特徵和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鬚生、正生、老生、紅生、馬褂生、鞭子生、衰敗鬚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武生、貧生、娃娃生。
旦:旦角是女性角色的統稱,按其年齡、身份、性格及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正旦(青衣、花彩正旦、刀子旦)、小旦(閨門旦)、花旦、老旦(富老旦、貧老旦)、彩旦(丑旦、媒旦)、武旦(刀馬旦)。
凈:凈角俗稱花臉、黑頭,以面部臉譜為主要特徵,按其身份、性格及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大花臉(大凈)、二花臉(二凈、毛凈)。
丑:丑角亦稱三花臉,屬喜劇角色,以面部臉譜為主要特徵,按其身份、性格及年齡特徵劃分。其中包括大丑、小丑、老丑、文丑、武丑。
戲曲服裝分為古代戲服裝和現代戲服裝,至於清代的服裝則有專門的清裝,如箭衣、馬褂、大帽、長辮、靴子等;還有一些特定職業的古裝戲服,如素道袍、箭衣、官衣、水袖等;同時,為了更符合舞台藝術的需要,傳統戲除蟒、靠、校衛衣外,生、旦角服裝全部用反面緞材料;還有梅蘭芳大師所要求的“三白一展”(即領子白、水袖白、靴底白,衣服平展)。服裝按劇情需要分門別類,形成服裝分箱口: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頭帽等。現代戲曲服飾簡樸,化妝粗線條。表演動作真實、生活化。整體風格較為現代。
陝西戲曲
建國后,鉛粉、干紅灒水、干墨灒水等水彩化妝被油彩妝代替,當時的特點是濃、重、厚。但這在化妝品和化妝技術上有很大革新,同時,在保留傳統臉譜特點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臉譜的特長,在體現人物性格特點和化妝技巧及審美上有了很大改進。在丑角的臉譜要求上也做了妥善規範,如武丑在眉、鼻、眼中間畫倒三角白眼窩;方巾丑畫成方形白眼窩,再加上眼角的魚尾紋。旦角,基本上採用包大頭、花鬢、劉海齊用,頭面裝飾,釵環,戴花除使人物造型美外,主要根據人物身份而定。
眉戶的演唱形式分為兩種:一是仍保留地攤子演唱的曲藝形式。其唱本多系摺子戲,如《女寡婦驗田》、《古城會》、《皇姑出家》等,這種節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說白。一種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劇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駒》等大型本戲,又有如《張良賣布》、《兩親家打架》、《杜十娘》等摺子戲,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選用自由。
早期“地攤子”時期的眉戶戲,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海笛輔之;最初的伴唱樂器僅有三弦與四頁瓦。坐唱樂隊由6人組成,分操三弦、板胡(正反各一把),笛子、水水和四頁瓦。
演變為“舞台戲”之後的樂隊,相繼加進板胡、笛子、二胡、低胡、揚琴、大提琴、小提琴、琵琶、黑管、雙簧管、長笛等。建國后還加有十多種打擊樂器,有鼓板、刺板、梆子、碰鈴、釵、鑼、堂鼓、三角鐵等。已發展為中西混合編製的中型樂隊了。
眉戶戲的曲調是吸收明清時期關中民間俗曲形式的。興起時間約在清乾隆以前,曲調主要為“月起月落”等套曲形式。流行於陝、甘、寧、青、新、晉、豫、鄂、川以及內蒙古等地。其在陝西發展分為東、西、南、北、中五路曲子。東路(華縣、華陰、潼關)稱“迷胡”、“東府曲子”或“竹馬子”;西路(鳳翔、寶雞)稱“西府曲子”或“寶雞曲子”;中路(眉縣、戶縣)稱“眉戶”或“迷胡”;南路(漢中、安康)稱“漢中曲子”或“商洛曲子”;北路(延安、榆林)稱“榆林清曲”。眉戶音樂的基本風格是優美、抒情、活潑、詼諧。陝西眉戶的唱腔不同於秦腔的高昂激揚,豪放粗擴,而有更多的委婉細膩,優美動聽,富於表現深沉、凄楚和悲痛。
西部風景
歡音苦音:眉戶的唱曲有“歡音”和“苦音”之分,如:歡音“硬越調”、苦音“軟越調”。有緊慢之分,如:“緊西京”、“慢西京”。還有正反、大小之異,如:“金錢”、“反金錢”、“凄涼”、“小凄涼”等。一些曲調有前後、新老、頭尾之別,唱腔豐富多彩。
唱腔結構:眉戶的唱腔音樂屬曲牌聯套體,它是通過單曲反覆與多曲聯套來演唱故事,刻畫人物,揭示內容。其結構有三種:一是單曲反覆或變化反覆來完成一段唱腔;二是雙曲聯套,套法分整曲聯套與分割組合兩種形態。兩個曲牌可以是同一詞格,也可以是不同詞格;三是多曲聯套,分同宮曲牌聯套與異同宮曲牌聯套。其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體,一般的套曲格律是:“越調”、“背宮”、“五更”、“金錢”、“背尾”、“越尾”,中間可以自由選用曲牌,有時“背宮”、“背尾”、“五更”、“金錢”也可不用,但是“越調”起、“越尾”落是必不可少的。這種套曲格律在坐場清唱中尤為嚴格,後來發展為舞台演出,運用曲調就較靈活了。另外,還有一些戲劇性強又不斷反覆變化的唱腔,如:“慢訴”、“崗調”、“落子”等。節奏自由,吟誦性強的散板或近似散板的唱腔,如:“滾白”、“說道情”、“箭板”,以及類似秦腔緊打散唱的“帶板”、“唱場”等。
陝西戲曲
器樂曲牌:眉戶傳統的伴奏音樂只有“弦樂曲牌”及“鑼鼓點”;而無“嗩吶”和其他管樂曲牌。偶爾也會有一些歷史劇有嗩吶出現,其曲牌多取自秦腔。弦樂曲牌分純器樂曲有:“鼓耶調”、“八板”、“柳生芽”、“祭靈”、“殺妲己”、“鳳凰三點頭”、“四尺調”、“紗帽翅”、“割韭菜”等20餘首;唱腔牌子器樂化曲牌有:“西京牌子”、“大金錢”、“銀紐絲”等10餘首;還有唱段中間的大過門。前二者主要用於升帳、擺宴、祭典、迎賓等表演動作和配合唱腔之間的道白;後者多用於前奏,以渲染氣氛,配合表演。
劇目 | 名稱 | 名稱 | 名稱 | 名稱 | 名稱 |
傳統 | 《張連賣布》 | 《尼姑思凡》 | 《安安送米》 | 《刺目勸學》 | 《石榴娃烤火》 |
傳統 | 《杜十娘》 | 《屠夫狀元》 | 《兄妹開荒》 | 《大家喜歡》 | 《曲江歌女》 |
陝西 | 《梁秋燕》 | 《遲開的玫瑰》 | 《十二把鐮刀》 | 《愛與恨》 | 《酒醉杏花村》 |
陝西 | 《糧食》 | 《漂來的媳婦》 | 《陝北婆姨》 | 《留下真情》 | 《雷鋒》 |
陝西 | 《好年好月》 | 《五味什字》 | 《臂塔圓舞曲》 | 《二虎守長安》 | 《兄弟姐妹》 |
山西 | 《鳳凰嶺》 | 《女婿》 | 《月好媽媽》 | 《一顆紅心》 | 《雲散月圓》 |
山西 | 《梁山伯與祝英台》 | 《三進士》 | 《狀元與乞丐》 | 《酸棗樹甜棗樹》 | 《女兒的心愿》 |
山西 | 《黃土情》 | 《嗩吶淚》 | 《十里花香》 | 《張小民》 | 《戲緣》 |
青海 | 《下四川》 | 《打櫻桃》 | 《上糧》 | 《小姑賢》 | 《支援柴達木》 |
青海 | 《贊海北》 | 《兄妹開荒》 | 《老來難》 | 《櫃中緣》 | 《殺狗勸妻》 |
相關參考: . . . . . . . . . . .
地區 | 劇團名稱 | 劇團名稱 | 劇團名稱 |
陝西 |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 眉戶碗碗腔團 | 青年實驗團 |
陝西 | 秦之聲 | 易俗社 | 三意社 |
陝西 | 華縣劇團 | 華陰劇團 | 眉縣人民劇團 |
寧夏 | 寧夏回族自治區秦腔劇團 | 銀川市秦腔劇團 | 銀川劇社 |
青海 | 西寧市戲劇團 | 大寨子人民公社劇團 | 記西灘鄉邊麻掌村眉戶戲團 |
山西 | 臨汾市眉戶團 | 臨猗眉戶劇團 | 晉南地區眉戶劇團 |
相關參考: . . . . . . . .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戶戲傳承人:李瑞芳,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理事,歷任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華劇(碗碗腔)團團長;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工閨門旦、青衣、老旦,成功塑造了眾多不同年齡,性格迥異的古、現代人物形象,尤以演現代婦女著稱。一曲現代眉戶戲《梁秋燕》聞名遐邇,在群眾中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飯”之譽。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戲曲演員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戶戲傳承人:張新尚,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主工鬚生。諳熟秦腔、眉戶、碗碗腔,尤以眉戶演唱最具韻味,在現代劇方面見長。在戲曲聲樂方面受過專門訓練,並能巧妙運用到戲曲唱腔中,形成了獨特風格。先後在《十二把鐮刀》、《張連賣布》 、《屠夫狀元》、《囊哉》等劇中擔任主演,在群眾中有很高聲譽。
青海眉戶戲曲調眾多,剛柔並濟,優美動聽。在清代後期從陝西關中地區戶縣和眉縣傳入青海河湟谷地。成熟於民國,山陝商賈和貨郎為主要媒介。從早期的自娛自樂形式到地攤班子的出現,再到專業班子的形成,得到了政界的垂青,商家的助推和民眾的接納,繼而由省城及湟水谷地漸次輻射播散開來,迤至民國後期,僅在門源就有近10個業餘班子,與皮影、社火一道成為當地春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邊麻掌眉戶戲,最初由大通籍的陳永祿,互助籍的劉延科、劉延祿兄弟與當地人葉占生、宋元鴻4位同好搭班創始。
李二堡的眉戶戲在清道光年間開始引進,引進后湧現出一批出類拔萃的優秀演唱家,如李白玉,趙國賢,李鴻挺,李鴻連,李鴻榮,李鴻舉,李如業等,他們的演唱各有所長,被公認為"老把式"。改革開放后除李鴻舉仍健在外,其餘均已千古。1981年,李二堡李家眉戶業餘劇團成立了,有了組織和規章,一批新秀也脫穎而出。其中的李長貴繼承了先輩們的表演技巧,匯綜各長,成為劇團一流導演;李積慶的三弦,李長有的二胡也各具特色。及至范英桂、李永德等演員的脫穎而出更是讓眉戶戲深得大家的喜愛。傳承人代表:李世賢。
建國后,大寨子人民公社劇團的主要演員有曹永興、柳生貞、張生春、張生貴、林長恩等,曹永興擅長扮裝花旦,擁有衣服好嗓音,並有拉二胡、彈三弦的特長。柳生貞擅長演(小生),張生春(丑角),張生貴(花旦),林長恩(花旦)。劇團隊伍逐步壯大,培養了一批新的接班人和青年演員。如張生輝(小生)、張生堂(青衣旦)、張生玉(婆子)、曹長德、秦生龍、陳來存、林生華、林發壽、林生明等和演員苗寶全、李萍英、馬永香。演齣劇目也逐步增多,有傳統的摺子戲二十多台。改革開放以來,眉戶戲劇團除了唱傳統戲,還增添了現代戲,如《支援柴達木》《箭桿河邊》《破除迷信》等。
大寨子村眉戶傳承人:張生輝,出生於1940年農曆九月初一,平安縣沙溝鄉大寨子村人。十二歲開始學習演唱眉戶戲,還憑著一定的文字功夫和良好的記憶及悟性,整理出了《張連買布》、《花亭相會》等幾十部喜聞樂見的眉戶劇本。
晉南眉戶與陝西眉戶各有千秋。眉戶曲調原是集晉南蒲州一帶的黃河兩岸民歌小調而成,因曲調特別悅耳,在當地百姓中廣為流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受陝西眉戶的影響改“迷戶”為“眉戶”。晉南眉戶曲調優美動聽,在晉、陝、豫、甘等地深受群眾歡迎。組建起運城專區眉戶劇團,以演歷史劇目為主,后運城與臨汾地區合併,劇團改稱晉南地區眉戶劇團。臨汾眉戶劇團團長,晉南眉戶傳承人:許愛英。
李英傑
眉戶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
2008年,由陝西省華陰市和山西省臨猗縣申報的眉戶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由山西省臨汾市申報的晉南眉戶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錄公布,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申報的陝西眉戶成功入選。5月25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獲得國務院、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眉戶”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