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峰

鰲峰

語出:

(1).指翰林院。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一:“宋景文公 守 益州 ……為承旨,又作詩曰:‘粉署重來憶舊遊,蟠桃開盡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頭。’”元 黃溍 《上都分院》詩:“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步趨丹陛,入鶴籞而知嚴;手校紫泥,臨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島嶼。因如巨鰲背負山峰,故名。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山語·靈洲山》:“西 北 二江之來,至 廣州,先以 靈洲 為砥柱,次以 海珠,次以 海印,次以 禺珠,皆在水中央,所謂鰲峯也。”

基本信息


áo fēng ㄠˊ ㄈㄥ
鰲峰(鼇峯)釋義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一:“宋景文公 守 益州 ……為承旨,又作詩曰:‘粉署重來憶舊遊,蟠桃開盡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頭。’”元 黃溍 《上都分院》詩:“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步趨丹陛,入鶴籞而知嚴;手校紫泥,臨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島嶼。因如巨鰲背負山峰,故名。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山語·靈洲山》:“西 北 二江之來,至 廣州,先以 靈洲 為砥柱,次以 海珠,次以 海印,次以 禺珠,皆在水中央,所謂鰲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