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觚是一種古代飲酒器,大致相當於後世的酒杯。長身、侈口、細腰、圈足。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狀。商代前期的觚較商代後期和西周的粗短一些。
該器具最早出現於二里崗文化時期,盛行於殷墟文化,在西周早期逐漸衰退並消失。銅觚圈足上的十字形鏤孔與鑄造過程中採用的泥芯撐有關,金屬芯撐技術的使用開始於二里崗文化時期,殷墟文化時期金屬芯撐的使用逐漸規範化。圈足上的鏤空紋飾是商周時期銅器裝飾手法的一種,圈足下端的條狀缺口可能是鑄造過程中用來定位的,但不能排除是裝飾或者銅器的擁有者因某種特殊的文化習俗或使用需求而讓鑄造工匠刻意為之的可能性。
銅觚
這件商代青銅觚呈喇叭形撇口,束頸,
鼓腹,外撇高圈足。頸部凸起兩道
弦紋。腹部上下飾一周
聯珠紋,主體飾變形饕餮紋,整個紋飾分為寬窄均等的三列,軀幹由雲紋勾成,尾上卷,軀幹下一列填以雲紋,足、爪呈雲紋狀,脊背上一列填列刀狀紋,為流行於殷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饕餮圖案。
足部飾
雲雷紋。器底外凸,足內壁刻陽文“子口戈”。整器造型古樸端莊,保存較好,紋飾清晰,刻畫考究,極為難得。配日本包裝。內外套盒,內盒蓋面書“宋雲雷紋尊”、“銘陽文子口戈形”,落“巨閑口口”
篆書款。盒蓋描金書“此器高八寸五分,口徑六寸六分,製作質樸。為飾以雲雷紋,古色蒼古,隱隱見水口口宋人之制,有形式古昔典風之趣矣”。尾落“丁卯立秋,口口藏六生口”。篆書“藏六”,“丁卯七十四”五字款。外盒蓋墨書“宋雲雷紋尊”。配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