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

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稱胎膜早破,包括未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未達到37周發生者稱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達到及超過37周發生者稱足月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胎膜早破時的孕周越小,圍產兒預后越差。早產胎膜早破是臨產前的一種危機,是難產最早發出的信號。有作者報道其發生率為4.5%~7.6%。導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並且往往是多因素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雙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骨盆狹窄、胎位異常、頭盆不稱、羊膜腔穿刺不當、性生活刺激、撞擊腹部、孕婦缺乏銅、鋅及維生素等。多採用住院待產、期待療法(如防治感染、羊膜腔封閉療法等)。其危害是可造成早產及胎肺發育不良、臍帶脫垂、胎盤早剝、母兒感染等。胎膜早破后常於24小時內臨產,未足月胎膜早破應根據孕周、母胎狀況、當地新生兒救治水平及孕婦和家屬的意願進行綜合決策。積極治療可獲滿意療效。

就診科室


● 產科或婦產科

病因


● 導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多因素的結果,可與下列因素有關:
● 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
● ● 病原菌上行侵襲宮頸內口局部胎膜,可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張力下降而破裂。
● 雙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
● ● 可造成羊膜腔壓力升高,宮腔壓力過高而破裂。
● 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胎頭高浮
● ● 可造成胎膜受壓不均導致破裂。
● 營養因素
● ● 孕婦銅 、鋅及維生素等缺乏,影響胎膜的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合成,胎膜抗張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

癥狀


● 胎膜早破發生,孕婦會感覺有液體自陰道流出。
● 孕婦突感較多液體自陰道流出。
● 繼而少量間斷性排出。

檢查


● 胎膜早破可通過體格檢查、陰道液酸鹼度檢查、陰道液塗片檢查、羊膜鏡檢查等進行確診。
● 體格檢查
● ● 有較多液體自陰道流出,如果流出液體含有胎脂即可確診。
● 陰道液酸鹼度檢查
● ● 陰道液 p H>6.5 時支持胎膜早破的診斷,但血液、尿液、宮頸黏液、精液及細菌污染可出現假陽性。
● 陰道液塗片檢查
● ● 陰道后穹隆積液塗片見到羊齒植物狀結晶,可確診胎膜早破。
● 羊膜鏡檢查
● ● 可以直視胎先露部,如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確診胎膜早破。

診斷


● 醫生可通過體格檢查、陰道液酸鹼度檢查、陰道液塗片檢查、羊膜鏡檢查等進行診斷。
● 體格檢查:陰道有液體流出,如果流出液體含有胎脂即可確診。
● 陰道液酸鹼度檢查:陰道液pH值正常值為4.5~5.5,當陰道液pH值≥7.0時,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極大。
● 陰道液塗片檢查:陰道液塗片檢查有羊齒狀結晶,0.05%亞甲藍染色可見淡黃色或不著色胎兒皮膚上皮及毳毛;用蘇丹Ⅲ染色見黃色脂肪小粒,用0.5%硫酸尼羅藍染色可見橘黃色胎兒上皮細胞,可確診為胎膜早破。
● 羊膜鏡檢查:可以直視胎先露部,如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確診胎膜早破。

鑒別診斷


● 單從癥狀很難診斷胎膜早破,孕婦應該去醫院就診,進行各項檢查后明確診斷。
● 早產等容易與該病混淆。
● 可通過B超、羊膜鏡等檢查進行鑒別。

治療


● 足月胎膜早破應及時終止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應根據孕周、母胎狀況、當地新生兒救治水平及孕婦和家屬的意願進行綜合決策。

住院待產

● 密切注意胎心音變化,胎先露部未銜接者應絕對卧床休息,防止臍帶脫垂。

期待療法

● 孕齡28~36周應採取期待治療。期待治療包括一般處理、促胎肺成熟、預防感染、抑制宮縮和胎兒神經系統的保護等。
● 防治感染:若有羊膜炎,應儘早結束分娩,不考慮孕齡。妊娠近足月或感染明顯或胎兒體重已達2500克,應考慮剖宮術。分娩結束,應常規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孕齡≤37周,無產兆,無感染徵象,應保持外陰清潔,嚴密觀察,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爭取適當延長孕齡。
● 若產程已發動,為頭先露,可嘗試陰道分娩。
● 但孕齡≥30周,臀先露已臨產,應考慮行剖宮術。
● 小於妊娠30周者最好經陰道分娩。

危害


● 胎膜早破可誘發早產。
● 還會增加宮內感染、產褥感染。
● 孕婦由於擔心胎兒的情況,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預后


● 破膜后24小時內臨產,可獲滿意療效。

預防


● 加強圍產期衛生宣教與指導,積極預防和治療生殖道感染。做好生理衛生,保持生殖道清潔,防止上行感染。
● 孕中晚期不要劇烈運動,避免腹壓突然增加。
● 定時產檢,有問題及時調理。
● 宮口鬆弛者,可卧床休息。宮頸功能不全,可於妊娠12~14周行宮頸環扎術。
●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鈣、銅及鋅等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