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血淚美人恩
牛郎血淚美人恩
《牛郎血淚美人恩》是薩姆·佩金帕執導的西部喜劇片,傑森·羅巴茲、斯黛拉·斯蒂文斯主演,1970年5月13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被朋友背叛的西部拓荒者凱博·胡格在瀕死之時奇迹般地找到水源從而發家致富的故事。
牛郎血淚美人恩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傑森·羅巴茲 | 凱博·胡格 | |
斯黛拉·斯蒂文斯 | 希迪 | |
大衛·沃納 | 約書亞·道格拉斯·斯隆 | 簡介 牧師 |
Strother Martin | 布溫 | |
斯利姆·佩金斯 | 本·費爾柴爾德 | |
L.Q. Jones | 塔哥里 | |
Peter Whitney | 庫欣 | |
R·G·阿姆斯特朗 | 奎特納 | |
吉恩·埃文斯 | 克利特 | |
William Mims | 詹森 | |
Kathleen Freeman | 詹森夫人 | |
Susan O'Connell | 克勞迪婭 | |
Vaughn Taylor | 鮑威爾 | |
Max Evans | 韋布·西利 | |
James Anderson | 傳道士 | |
Felix Nelson | 威廉 | |
Darwin Lamb | 陌生人 | |
Mary Munday | 多特 | |
William D. Faralla | 盧修斯 | |
Matthew Peckinpah | 馬修 | |
Victor Izay | 辦公室文員 | |
Easy Pickens | 依斯 |
製作人 | Gordon T. Dawson、William D. Faralla、菲爾·費德曼、薩姆·佩金帕 |
導演 | 薩姆·佩金帕 |
編劇 | John Crawford、Edmund Penney |
攝影 | Lucien Ballard |
配樂 | Jerry Goldsmith |
剪輯 | Lou Lombardo、Frank Santillo |
藝術指導 | Leroy Coleman |
視覺特效 | Bud Hulburd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牛郎血淚美人恩 | 凱博·胡格 演員 傑森·羅巴茲 勇敢、堅強的西部拓荒者。本性善良、心腸軟,也有狡猾精明的一面。因被朋友背叛而流落荒漠,幾乎喪命,沒想到竟因禍得福找到水源,得以發家致富。 |
牛郎血淚美人恩 | 希迪 演員 斯黛拉·斯蒂文斯 風姿綽約的小鎮妓女。俏皮潑辣又溫柔多情,夢想著到大城市打拚。雖然與胡格相愛,但因為胡格堅持留在沙漠等待仇人,只好離開他去尋找自己的“美國夢”。 |
牛郎血淚美人恩 | 約書亞·道格拉斯·斯隆 演員 大衛·沃納 好色又膽小的牧師。偶然經過荒漠,發現胡格“霸佔”水源,威脅要告發其非法佔地,結果反而啟發對方想出買地的主意。雖與胡格性格不同,卻最終成為好友。 |
牛郎血淚美人恩 | 布溫 演員 Strother Martin 凱博·胡格的夥伴,虛偽善變。與塔哥里合夥搶了胡格的水和財物,將其一個人拋在荒漠中。三年後,又打算再次搶劫胡格,卻中計被擒。胡格寬宏大量,不但饒了他,還將旅店交給他管理。 |
電影原聲帶 | |
---|---|
1.《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 (Main Titl)》 2.《The Water Hole》 3.《New Lodgings》 4.《The Preacher》 5.《Hasty Exit》 6.《Wait for Me, Sunrise》 7.《A Soothing Hand》 8.《A Death in the Family》 9.《The Rattlesnakes》 10.《The Flag》 11.《The Guest》 12.《Butterfly Mornin's》 13.《Three Hours Early》 14.《Hogue and Hildy》 15.《Hildy Leaves》 16.《Waiting》 17.《Hildy Returns》 18.《The Eulogy》 19.《Wait for Me, Sunrise (End Title)》 20.《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 | 作曲:Jerry Goldsmith 發行時間:2002年5月13日 牛郎血淚美人恩 |
• 影片籌備之初,主角選定的是詹姆斯·斯圖爾特,但斯圖爾特擔心出演這部電影會影響自己的形象,然後又找過查爾斯·赫斯頓,赫斯頓不太喜歡劇本。
• 在拍攝過程中,劇組常常遇到西部的壞天氣,導演佩金帕不得不帶著整個劇組到酒館喝酒等待天氣變好。導致電影的完成時間拖延整整19天,還超過了預算,光酒債就欠了七萬美金。
• 片中被稱為“沙漠之洲”的胡格旅館是真實存在的,拍片時,導演特意把它從加州移到沙漠。
• 影片完成後,華納兄弟未經導演佩金帕同意就將影片剪輯成兩個半小時的時長,佩金帕和製片人菲爾·費德曼都十分不滿,佩金帕自己動手又剪了半個小時,電影才勉強完成。
• 該片票房慘敗,導致華納兄弟和佩金帕解約,儘管如此,佩金帕仍稱該片是其執導的所有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
上映國家 | 上映日期 |
美國 | 1970年5月13日 |
芬蘭 | 1970年5月22日 |
挪威 | 1970年7月13日 |
丹麥 | 1970年8月3日 |
匈牙利 | 1980年12月4日 |
墨西哥 | 2002年6月22日 |
該片就像是佩金帕自己對於鍾情的西部片舉行的最終葬禮,他用自己深切的西部情懷譜寫了一曲牛仔讚歌。前半段的故事充分挖掘佩金帕的喜劇天分,拍得像舞台劇,而在“非典型佩金帕”元素里仍裹藏著佩金帕對現實社會的諷刺。如果說喜劇在電影里是出乎意料的,那麼該片的人物塑造卻非常具有佩金帕風格。約書亞表現出人性的複雜和胡格單純透明的生活態度與理想,正代表著文明社會上的人群與大自然原始生活中的人群的不同,二人性格不同引發的碰撞和鬥嘴,恰恰給影片增添了喜劇效果。電影的前半部表現了西部片最初的探險精神,“胡格清泉旅館”的建立預示著勤勞奮鬥、自力更生的美國精神,冉冉升起的星條旗代表著導演對一代美國人民完成夢想的禮敬。電影後半部分則象徵著美國傳統西部片的由轉衰,同時還刻畫了和西部片暴力元素密切相關的內容——復仇。這裡的復仇不似報複本身,更多像是在彰顯西部硬漢的血性和尊嚴。胡格為救布溫被汽車撞死的下場,則體現了野蠻遭遇文明的必然結局。影片的基調早己不再歡鬧,西部大漠的狷狂氣質和黃昏夕陽的漫漫憂傷共同奠定了悲劇收場的結尾,也飽含著佩金帕本人對西部的深清與不甘。(《看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