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隆
路振隆
路振隆,男,1942出生於河南洛陽,河南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他曾是北京電影學院的高材生;他曾放棄了繁華的都市,紮根於中原沃土;他曾成功拍攝和執導過享譽全國的《風雪配》、《倒霉大叔的婚事》、《我愛我爹》、《村官李天成》、《糊塗盆砸鍋》、《孤男寡女》、《五福臨門》等幾十部電影、電視劇。他成功地實現了戲曲藝術與電影藝術的完美結合,把一部部優秀的戲曲影片推向全國,使河南戲曲的藝術魅力得以充分展現。
路振隆於1942年出生於洛陽市,他中學時代就酷愛美術、攝影,而且理工科好,他原想學建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拍電影的現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心中悄然萌發了當攝影師,導演拍電影的夢想。
1960年,路振隆從洛陽一高畢業,聽說北京電影學院招生,他匆匆借了5元錢2 斤糧票,心急火燎地趕到省會鄭州。因為那天是星期天,機關不上班,路振隆就在火車站的地上鋪了一張報紙睡了一夜。第二天,他高興地拿著開來的介紹信先寄到北京,然後背著乾糧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參加入學考試。當時,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人很多,路振隆以他精湛的素描功底和對電影藝術獨特的見解贏得了老師的好評,順利通過了初試、複試等一道道關口,終於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我國電影藝術的最高學府——北京電影學院。
路振隆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每天除了上課,就是一頭鑽進圖書館查閱各種專業書籍,看到精彩之處就摘錄下來。因為經濟上不寬裕,他還經常到東安市場舊書店買舊書看,孜孜不倦地吸取著藝術的營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四年的苦心求學,路振隆終於以優秀的畢業論文、答辯和畢業作品,完成了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習生涯。
1964年,路振隆被分配到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從事攝影工作。他憑著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很快成為業務骨幹。“文革”期間,故事片被迫停產,只能拍紀錄片和新聞片,近十年的紀錄片拍攝對他以後的創作積累了很多經驗,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
然而,路振隆的心靈深處一直埋藏著濃厚的鄉土情結,他時刻牽掛著故鄉河南的藝術事業。1974年,河南電影製片廠正在籌建中,當時的廠領導對路振隆早有耳聞,熱情地誠邀他回故鄉發展,這一下子勾起了他心中的情結。當他去派出所遷戶口時,戶籍民警關切地說:“從沒聽說過,大城市上海的戶口硬要往貧窮落後的河南遷的,你可要想好啊,千萬不要一時衝動,遷出上海你就不可能再遷回去了呀!”民警的一番話並沒有動搖路振隆的信念,他毅然決然地告別大上海,情歸故里!
河南電影廠籌建的初期,廠址是麥地,路振隆並沒有心灰意冷,仍然滿懷熱情地與同志們努力工作,勾畫著電影廠的宏偉藍圖。在省委支持和全體人員的共同奮鬥下電影廠初具規模,路振隆終於又有平台,施展他的攝影導演才華了。
他一直非常喜歡謝鐵驪導演的《早春二月》、謝添導的《林家鋪子》、桑弧導演的《祝福》和崔嵬導演的《紅旗譜》。他期待自己也能拍攝和導演出那樣富有鄉土氣息和濃厚民族情味的影片。他先後創造河南電影史幾個“第一”:
1979年,他與康征合作,執導了河南第一部電視劇《約會》;
1980年,他與常耕民合作執導電視劇《嗩吶情話》,並獲得全國優秀電視劇首屆飛天獎二等獎,河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1981年,拍攝河南第一部故事片《小城細雨》;
1981年,他成功拍攝了戲曲藝術片《風雪配》。從此,他就與戲曲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先後拍攝導演了《武當仙袍》、《倒霉大叔的婚事》、《我愛我爹》、《我愛我孫》、《村官李天成》、《五世請纓》、《糊塗盆砸鍋》、《陳家灣的新故事》等幾十部戲曲電影和電視劇。
其中《倒霉大叔的婚事》獲廣電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實現了河南省電影在中國電影“華表獎”零的突破。執導的戲曲故事片《我愛我爹》獲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實現了河南省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電影類“零”的突破,獲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他導演的戲曲故事片《村官李天成》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第十屆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他拍攝的戲曲電視劇也部部都獲得了全國和省級的各種獎項。路振隆在幾十年的影視生涯中,累累碩果是不勝枚舉的。路振隆也因此在全國第十屆戲曲電視劇評獎中榮獲“最佳導演”稱號、“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全省“十佳影視藝術家”、“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怎樣讓戲曲舞台藝術與影視藝術完美結合,路振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要把握的基本原則是:在儘可能保留舞台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影視藝術的造型手段,而成為完美和諧統一的新的藝術形式——戲曲電影或戲曲電視劇。
首先是對劇本的改編,他概括為五字決:留、刪、改、避、代。留:留其形、留其韻;刪:刪除舞台上下場及純屬交待的場面,增加生活實感;改:改掉受舞台時空的局限,充分體現劇作的場景氣氛;避:避開舞台演出與影視虛實難以克服的場景;代:充分發揮影視造型手段代替原有的舞台手段。
路振隆非常注重景的選擇和加工,根據每台戲的劇作和表演的特點,在景的選擇和處理上,採用不同的虛實結合,他主張“實”景要拍得“假”些,搭景要拍得“真”些,這裡說的“假”一點,就是強調形式美,要區別於自然形態,這裡說的“真”,就是強調空間氣氛的具體性、逼真性。
他經常提醒演員在屏幕上的表演要貼近生活,避免外部動作的誇張,多著力於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又要防止完全按故事片和電視劇的表演傾向,以免失去戲曲表演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他巧妙處理唱腔部分與背景環境的關係,對於劇中敘述性的唱腔,注意唱前營造好唱的氛圍,真正做到讓人物有感而唱,水到渠成,達到所謂“言不足則歌之”;對於人物自我抒發唱段,採取人物自己唱和伴唱、旁唱相結合的結構形式,使觀眾感到協調,容易接受,不論哪種唱段,一定要情重於腔,在音量控制和用嗓行腔方面都要根據規定情景或輕或重,或強或弱,或吟或誦,克服舞台上那種都用大音量的習慣唱法,處理好唱腔頭尾與台詞部分的連接,過渡自然。在音樂的配器上,拍實景或寫實的戲,一般不用打擊樂,發揮影視視聽藝術手段。
在鏡頭的處理上,注重節奏和韻律,講究畫面構圖的動與靜以及前景的運用。
正是由於路振隆掌握著如此多的拍攝、執導戲曲影視的制勝法寶,才能使他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說起路振隆的家庭,可謂是“影視之家”。他的愛人盧榮華在電影廠做膠片洗印和分析化驗工作。大女兒路雅莉做影視剪輯,二女兒路紅莉子承父業,做電視導演,一家人有共同愛好,共同語言、共同參與、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還是共同的心聲——電影。有時,也會因有意見、觀點分歧爭論,這都是電影惹得“禍”。但一家人樂在其中,其樂融融。
路導一生中除了拍電影,似乎沒有什麼其他業餘愛好,他彷彿就是為電影而生。閑暇時間,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電影。既看自己拍的電影,回顧當年,也看別人拍的電影,互相借鑒,時刻關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
談起戲曲電影的現狀與前景,路振隆滿懷憂慮。近年來,由於各種文化娛樂形式的增多對電影形式嚴重的衝擊,尤其是戲曲電影首當其衝,再加上拍攝資金的短缺,戲曲電影的前景不容樂觀。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他曾發出痛心疾首,但他並不因此放棄,繼續為戲曲電影的振旗鼓奔走呼號。
路振隆在河南影視界轟轟烈烈地奮鬥了四十多年,可謂功成名就,但他從未停滯過前進的腳步。2002年他退休之後,電影廠捨不得他這塊“無價之寶”,又返聘他繼續做導演,至今又拍了五部電影、兩部戲曲電視劇。最近,河南影視製作集團還為他成立了“路振隆影視藝術工作室”。2008年,他將與苗文華等強強聯合將桑派名劇《桃花庵》搬上銀屏,讓更多的人感受河南戲曲桑派藝術的魅力。如今的路振隆又忙碌起來,相信他在不久的將來,寫齣戲曲影視新的一頁,重鑄戲曲影視的輝煌。
豫劇《桃花庵》
2010年5月19日,在省人民大會堂,由河南影視集團、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邯鄲市東風劇團聯合出品的豫劇戲曲電影《桃花庵》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式。
據介紹,《桃花庵》是一部家庭倫理劇,話說有婦之夫張秀才在蘇州廟會上遇到尼姑廟善,兩人同居三月後張秀才不幸病終,后廟善生下遺腹子並托村姑贈予本城大戶蘇大老爺。張秀才之妻裴氏遇到該子后見其酷似自己的丈夫於是收為義子,后該子高中狀元。裴氏審村姑得知此子為自己丈夫的親生,又從廟善處得以確認。於是和廟善同往蘇府相認,皆大歡喜。
影片《桃花庵》根據豫劇桑派同名舞台劇改編,歷時三年打造而成,該片演員陣容強大,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邯鄲東風劇團團長、豫劇桑派傳人苗文華領銜主演,並聘請了河南、河北一流演員加盟。執導該片的是曾三獲中國電影華表獎的著名導演路振隆。
據本片導演路振隆介紹說,豫劇藝術通常在人們心目中粗獷有餘、細雅不足。這次影片根據桑派本身高雅、細膩的表演風格,特意邀請以身段講究著稱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胡芝風老師為該片戲曲表演指導,根據劇情和鏡頭的需要設計、豐富了大量的戲曲表演身段,使這部影片的表演,在手、眼、身、法、步及水袖等方面更加規範,以戲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和造型手法,外化了人物內心的世界,提升了豫劇藝術表演品位。
在攝製影片《桃花庵》時,劇組不惜工本,以較多的資金將全劇所有鏡頭在江南蘇州實景拍攝。這樣,不但很好地體現原劇作所規定的地域特徵,而且中國江南園林造型藝術,大大地豐富了整個戲的造型元素。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移步換景,有效地克服原劇中唱段長的單調感,增加了視覺信息量和整個戲的美感。
河南影視集團領導表示《桃花庵》是一部既有傳統唱腔、又有現代意識的,人美、景美、唱腔美的戲曲電影精品,該片從表演、導演到攝影、化妝、燈光等整個組成可謂名家薈萃,珠聯璧合。